第180章 石破天惊的言论

“爷爷,其实孙儿私底下和姬掌柜盘算过,目前朝廷对商户的征税幅度,太小了;”

“孙儿斗胆建言,应该加大对商户征税的比例;”

朱瞻基这两句话,对于朱棣、朱高炽、杨士奇、黄淮、胡俨等人来说,无异于石破天惊;

如果不是念及朱瞻基是皇太孙,而且最近几个月这小子给朝廷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恐怕黄淮、胡俨这帮大学士,早就对朱瞻基进行了口诛笔伐;

自古士农工商;

商户是最低贱、最没地位、最被看不起的;

现朱瞻基,却要朝廷放下颜面,从商户身上压榨财富;

他们是万万不敢,也不愿苟同;

或许在黄淮等人心中,固执的认为对商户多征税,绝对不是圣人所为;

朱瞻基环视一周,看到大家脸色露出诧异、难以置信,甚至抵触的情绪,心中涌现一阵莫名的悲哀:

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土著啊。

朱瞻基决定给这帮土著来点更猛的料;

“爷爷,孙儿曾经做了这么一个梦,梦中有个叫天朝的国家;”

“天朝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他们把他们的社会形态称为封建社会;”

“他们总结了他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他们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就直接取消了农业税,同时有计划的开放了市场经济;”

“所以,天朝当局的税收,主要是商人及其名下的公司缴纳的;”

“当然啦,天朝还有很多庞大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也在源源不断的为天朝创造财富;”

“而咱们大明朝,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大明的根本,更是立国之本;”

“小子认为,要想国家长期稳定,除了外御强敌;还要内安大明百姓;”

“外御强敌,皇爷爷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绩,现在咱大明军力强盛,所向披靡;”

“内安百姓,就是要让大明的所有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对生活有盼头;”

“有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

“所以,孙儿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咱们大明,可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也取消农业税;”

“咱们进一步鼓励商户们,让其更加自由的进行生产经营,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朱瞻基说完这些,四顾环视杨士奇等人,同时也在观察朱棣的脸色。

看到众人听完自己的一席话,集体陷入深思中;

但朱瞻基心中没有丝毫得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言论,对这帮土著来说,是多么的荒诞;

他们陷入深思,其实是在思考如何反驳自己;

果然,大学士黄淮率先发难:

“太孙有些言论,臣十分赞同,比如攘外必先安内,比如农业是国之根本,比如要让大明百姓吃饱穿暖,对生活充满期盼等;”

“但太孙说取消农业税,鼓励商户自主经营,同时增加商税;恕臣不敢苟同。”

“太孙刚才也说了农业是国之根本,咱们取消农业税,增加商税,根本就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长此以往,百姓都去经商了,谁来耕种土地?”

“是呀,一旦耕种土地的人少了,粮食生产势必会大量减少,如此极有可能会动摇过本。”

“是呀,国家一旦粮食储备不够,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则饥民遍野,民不聊生,内乱之始也。”

“而且商人逐利,唯利是图,一旦朝廷倡导自由经商,则社会风气,势必会被商人扭曲;”

“而且收入差距,也必将进一步拉大;古语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被拉大后,产生的社会矛盾,也是极其尖锐的;”

“所以臣等,不敢苟同太孙取消农业税,营造自由经商环境的言论;”

杨士奇等人,七嘴八舌,同仇敌忾。

朱瞻基听着,一脸苦笑,心说你们这帮死读书的书生啊,怎么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呢?

就大明朝的现状而言,贫富差距就不大么?

社会矛盾就不多么?

我刚才都说了,大明朝现阶段的最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你们这帮土著,咋就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呢?

这个矛盾如果不能圆满解决,那么大明朝,注定会像唐宋元那些个封建王朝一样,从无到有,发展到巅峰,然后衰落,最后被新的王朝取代;

你们这帮读书人,历史书也都研究的比较透彻,应该明白唐宋元等封建王朝灭国的根源啊;

咋就看不明白这一点呢?

朱瞻基忽然想起,大明朝的灭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官集团权力过大,极度膨胀;

这点从建文帝时期,就出现了苗头,到大明中后期,表现的更加明显;

都说书生误国,在大明朝体现的最为明显;

想到这,朱瞻基悠悠的问道;

“都说读史,可知兴衰;”

“那么小子斗胆问一句,诸位大人可知秦汉魏晋隋唐宋元等王朝兴衰的主要原因?”

“今日咱们只谈论衰亡的原因,谁先说?”

朱棣原本想结束这种争论,忽然听到朱瞻基要和众位大学士谈论历史,兴趣大起,自顾自坐着,一言不发;

朱棣不发言表态,说明就是鼓励大家自由讨论。

既然如此,黄淮、胡俨等大学士,自然积极踊跃;

杨士奇、杨荣、杨府和太子朱高炽等心中也在进行反思;

“秦王朝从建立,到覆灭,合共十五载;其衰亡的根本原因是,秦二世沦为宦官赵高的傀儡,宦官赵高乱政,导致民怨沸腾,最终全国各处百姓揭竿而起,最终覆灭;”

“汉朝覆灭的原因是外戚、宦官势力庞大,各自结成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导致民币聊生,最终民变;”

黄淮率先说话,随后总结道,

“也因为此,洪武爷严令宦官和后宫不得参与朝政;”

“后宫指的就是以后宫为首的外戚们;”

“当朝永乐帝,更是对宦官和后宫两块,有严苛的限制;”

“这些,都是圣君所为,大明百姓之福!”

“黄大人所言甚是,强如唐王朝,也是因为边患频繁,和宦官专权,导致覆灭的;”

“而距离我们最近的元朝,则是因为贵族生活糜烂,吏治腐败,国库长期亏空,赋税严重,导致了朝廷失去了百姓的信任;

还有一点就是元朝管理者,只懂得武力征服,不懂得文治;”

胡俨接过黄淮的话,继续总结道,

“所以洪武爷当政后,积极倡导文化教育,恢复科举,尊崇儒学等;”

“永乐帝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修订《永乐大典》,任用读书人治理国家,同时还不忘武力震慑宵小;”

“大明能有永乐帝这样的千古圣君,确实是大明百姓之福;”

两位大学士一边总结历史,一边结合大明现状,进行了一番自以为完美无缺的答辩,甚至还不忘适当吹捧永乐帝。

杨士奇等三杨听了,也不禁微微点头,觉得黄淮和胡俨说的有道理;

甚至连朱棣都在心中暗暗赞同黄淮胡俨的观点。

唯有朱瞻基听完,邹起了眉头,随即严肃的说道:

“两位大人所言,固然有些道理;”

“但只说出了历代王朝灭亡的其中一个根源,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根源;”

“如果你们真的只看到这一层原因,小子斗胆冒犯,史书,两位大人还需要继续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