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实验(完)

当天晚上,陆晓和其他人都住在机场附近的招待楼内。

就算是夜晚,也能听见远处正在训练体能的飞行员们呼喝的声音。

陆晓住在二楼,此时正倚靠着栏杆,看训练的士兵。

彭方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二锅头,还带着一些花生米过来了。

这里也不算是军营,算是接待所。

所以喝点酒也不算犯忌讳。

彭方存知道今天陆晓知道夏国的科技水平其实落后国外不少,估计心情会比较复杂,特地弄到二锅头,准备和陆晓聊聊天开导一下陆晓。

看见彭老提着东西进屋,正在床上用笔记本写网站代码的稚晖君连忙起身迎接。

陆晓也听到动静,回头就看到彭老拿着东西过来。

“彭老。”陆晓招呼道。

彭方存微微点头,笑道:“来,咱们三个喝一杯,聊聊。”

陆晓点点头,三人来到阳台,这里有休息用的玻璃圆桌,不过只有两把椅子,稚晖君从房间里拿了个凳子出来,三人围桌而坐。

大家用一次性水杯,倒了点小酒,就着花生米碰了一下杯。

彭方存说道:“有点难受是吧,没想到我们连你需要的设备都无法自己制造。”

“嗯,虽然早知道我们在高科技领域落后不少,但没想到在特超声波领域,也有这么大差距,我一直以为我们很强呢。”陆晓笑着说,只是笑容有点自嘲。

总是看新闻,说夏国什么什么科技又领先世界,量子计算机九章、超算、小太阳项目、航母什么都有了。

这次遇到难题,才发现原来就连他需要的实验设备,也需要靠着国外的“民用级产品”。

稚晖君没说话,但不停点头。

今天对他的冲击也很大。

甚至让他的理想,都稍微有些改变,是不是不要在软件方面奋斗了,自己再读个研究生,学习基础物理领域。

把基础物理科技水平提高,才能更快追赶上国外呢?

“情况其实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比如特超声波领域,以前主要是没有太多实际需要用到这项技术的项目,如果我们全力研究,还是很快能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的。”彭方存解释道。

陆晓以前认为不管是超声波还是特超声波,夏国应该都能轻易制造设备了。

所以没有查询这方面的资料。

毕竟夏国的雷达技术很不错,他产生了思维误区。

正好彭老是这方面的专家,陆晓请教道:“彭老,我们国内目前和国外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能不能详细给我讲讲。”

“嗯,那就讲讲特超声波方面吧,超声波其实我们的技术很成熟,现在民用市场都在广泛应用,比如汽车上的测距雷达。”

“就算是b超,也是超声波领域,当然医疗设备我们夏国依旧落后,多数用的国外产品。”

“超声波的j工方面运用,并不落后。”

“特超声波因为以前这就是应用在物理基础领域的研究,其他领域既没有开发出威力强大的武器,也没有很有潜力的商业开发,所以就没怎么研究,当然这和我们国内暂时无法制造高精度光刻机还有材料落后也有一些关系。”

“国外有产品,还没有限制出售,大家就没有研究这东西,毕竟都是物理实验室在使用。”

陆晓理解的点点头,既然大多数场景应用都能通过超声波解决,而特超声波除了研究基础物理领域、量子力学领域有用处,没发现更多用途,自然就不会倾斜多少科研力量。

彭方存继续道:“产生特超声波在于更高的震动频率发出机械波,不止有压电的电磁激励技术方法,这个就是今天你看到的仪器用的技术方案。”

“还有超导单电子隧道结方法、热脉冲方法、光学方法、磁学方法。”

“光刻机我们不行,那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突破,只要你证明你的项目有价值,我马上汇报上去,会有其他团队攻克特超声波仪器。”

“比如用光学的办法,利用光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或某些离子晶体中的杂质离子在吸收光子后的无辐射跃迁过程,来产生或检测短波体机械波。”

“在激光领域,我们夏国,可是世界领先!”

“激光武器,以前老鹰国拿来忽悠我们,结果没想到我们真的造出来了,他们现在反而在追赶我们呢。”彭老说着不由笑出来。

三人都一阵欢笑,又碰了下杯子,喝口小酒吃了几颗花生米。

这时候陆晓才释然。

知道并非是夏国科技完全落后,而是以前特超声波没有太大研究价值。

现在只要陆晓证明特超声波很有价值,那马上就有无数科学家,把陆晓需要的设备研究出来。

并且还不是用交指换能器激发,而是用光学办法。

这也符合陆晓想要实现卫星远程攻击地表的远景设想。

真用交指换能器激发,怎么用卫星影响地表?

太空中,交指换能器震动,声波都没有介质扩散。

想通一切后,陆晓心情大好,就算其他人研究不出来,他还研究不出来吗?大不了花费一个模拟点。

专门模拟这项技术!

陆晓自然不会浪费,他要模拟,就直接模拟卫星武器,这样就能获得全套技术,远程制造特超声波的技术,肯定在“天基武器”技术资料内。

落后并不可怕,早晚会超越国外。

这次就先用国外的设备,完成基础研究,再考虑自主化的问题。

当晚陆晓几人就喝了一瓶二锅头,对第二天实验没有任何影响,当晚陆晓睡得更香。

早上是被飞行员们的训练呼喊声唤醒的。

陆晓也早早起床,早上八点过,就吃完早餐,其他人也起得比较早。

今天陆晓有实验任务安排。

实验就在机库的大铁皮房子里展开,陆晓暂时没有拆解特超声波仪器,而是准备利用这台仪器做前期实验。

早上十点,彭志辉去外面取了一花盆的绿色麦子,保镖和张兵等人还带了好几盆其他植物回到机库。

陆晓已经调试好设备,将特超声波仪器和笔记本电脑连接。

他发现,用这台设备实验还真挺方便。

这台仪器造型和桌子一样,中间有个很大的实验舱,可以把东西放进实验舱,内部会产生特超声波。

随后舱室周围的敏感薄片,会吸收回波,得到特超声波反馈数据。

“桌子”内置了电脑,所有数据可以显示在上面。

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估计是放一些金属、液体进入舱室,测试特超声波对这些物质的反馈数据。

现在陆晓直接让人把种了麦子的花盆放进去。

这都不需要超声波建模,用这台仪器,就能测试共振参数了。

当然别人肯定找不到具体参数。

因为测试的特超声波回波,都是杂乱数据,并且表面看不到对麦秆的任何影响。

要是真这么简单,那早就有人发现特殊现象。

特超声波已经被全世界科学家研究。

陆晓因为有共振公式,现在就能处理这些实验数据,最后计算出在一分钟内,释放多少次特超声波对植物细胞有影响,然后再根据反馈数据,连续不断地释放特超声波。

其中的运算极为复杂。

放进试验舱内有多少麦秆,这些麦秆的高低,粗细,都会影响声波共振。

所以陆晓如果测试出,用一定频率需要连续释放100次特超声波,会让麦秆倒伏。

换成另一个实验对象,也许就不是100次。

每次都需要依靠陆晓编写的软件,重新计算。

这也形成保密壁垒,没有陆晓的软件,就无法计算参数。

期间其他人都在辅助陆晓,紧张地看着陆晓做实验,不知道这次实验到底能不能成功。

反正在彭方存的思维里,特超声波几乎没有什么能量。

甚至对人,短期内都不会造成任何损伤,更何况让麦秆倒伏了。

要施加多大的力,才可能折断麦秆!

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可是,在陆晓实验一小时35分后,突然所有人都瞪大眼睛。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