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科普鼻咽癌

“我有不同的看法。”丁凤历来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好,如果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可以进行药物的调整。目前,病人卡马西平的用量是每天0.8克,还没有达到最大的剂量。”

“我看了病人入院后检查的血常规,也看了病人门诊就诊时,多次检查的血常规,病人的白细胞一直很正常。说明卡马西平对这个病人的造血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没有经过系统、足量的药物治疗,就轻率地为病人做永久性、不可逆性、破坏性的手术,是极端不负责任的。”丁凤的话,火药味十足。

“再说了,这个病人是不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是一个未知数。感觉障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病人未必能真实反应他的感觉感受。”

“所以,我认为,下一步应该加大卡马西平的量,同时,完善各种检查,比如,做头部ct检查,重点看看鼻咽部的情况。再比如,可以请耳鼻喉再看看。”

“总之,我是反对匆忙建议病人做三叉神经半月节破坏术的。”随着丁凤的发言,简三叠和李云娥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丁医生这么说,等于给我戴了一顶‘极端不负责任的医生’的帽子,我表示坚决的反对。”

“同时,我对丁医生提出的,加大卡马西平的量的方案,也表示坚决的反对。既然目前的剂量治疗无效,加大剂量,肯定也是无效的。”

“这个手术,本来就是存在的,本来就是为这类病人准备的,怎么就说我是不负责任的了?”简三叠的反应十分激烈。

“对呀,丁医生这个结论,是不是太草率了?是不是太伤人了?”李云娥紧跟简三叠后面,对丁凤发起“攻击”。

“我是就事论事,没有伤人的意思。不管谁说这句话,我都会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我的意见。”丁凤针锋相对。

“嗯,这个位置,我还真的必须争!”前世,林琳轻易将这个位置放弃掉,专注于提高业务水平。现在,如果继续这样,神经科就会像前世一样,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我同意丁医生的意见,这个病人,应该进一步检查,看看是不是继发性的三叉神经痛。在明确诊断之前,确实不应该做这个手术。”刘玉兰的话不多,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表达了对丁凤的支持。

“我觉得,简医生和丁医生的意见,都很有代表性,我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的意见都表示认可。该做的检查,应该继续完善。”

“到最后,如果确实不行,手术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卓一明的骑墙显得更有水平。

“我也同意卓老师的意见,没有其他的看法。”谭小敏也选择了骑墙。

看来,骑墙虽然有风险,但不至于将自己逼进绝境。难怪,这世间,墙头草类的人物是如此的多。这样做,受益未必很大,但风险绝对是最小的。

简三叠与李云娥,丁凤与刘玉兰,卓一明和谭小敏,他们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看法,泾渭分明。

“我说说我的看法。”林琳不用凌晓云叫自己,主动开口了。

“这个病人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是明确的,但我更倾向于,这个病人的三叉神经痛,是继发性的,而不是原发性的。”

“大家想过没有,耳鼻喉科为什么要为病人取三次鼻咽部的组织进行活检?我不认为,是耳鼻喉科的医生们闲着没事,专门去干这种事的。他们这样做,肯定有这样做的理由。”

“我从来不轻易推翻前面的医生的看法和做法,除非,我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他们这样做是错的。”

“我们知道,鼻咽部的每次取样,仅能钳取一点点的组织,三次取样,也就取了三个一点点的组织。这就像病理科对一块肿瘤组织进行切片检查一样,并不是每一张切片,都能看到癌细胞的。”

“所以,耳鼻喉科三次取样阴性,不能代表这个病人没有鼻咽癌。”

“大家未必都清楚,鼻咽癌的生长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外向型生长。这种类型,耳鼻喉科很容易诊断出来。”林琳的话,透着霸气。

“第二种是向内浸润性生长,鼻咽镜下,可以看到鼻咽部的粘膜很光滑,但粘膜下的组织在不断受到癌肿的侵蚀,甚至,颅底的骨头也会受到破坏。比如卵圆孔,半卵圆孔,破裂孔等,这些部位一旦受到破坏,就极有可能影响到三叉神经。”

“这个时候,可以表现为某一分支支配区的疼痛,也可以表现为麻木。”

“还有一种生长方式,就是混合型生长。肿瘤既往外生长,也往里面浸润。这种方式,也是比较容易诊断的。”

“回到这个病人,目前的治疗,其实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所以,下一步,诊断很重要。”

“我建议,第一,再次请耳鼻喉科会诊,如果他们认为有必要,再次取组织活检。第二,做头部ct检查。在写检查申请单时,要注明,请他们注意鼻咽部。另外,再加做一个骨窗检查,特别注意颅底骨头的情况。”

“在诊断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不建议将用药量加大。虽然目前卡马西平对血液系统没有影响,但加大剂量,出现各种副作用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我更不认同建议去病人做三叉神经半月节的手术,这种破坏性的手术,不到最后的关头,尽量不要考虑。”

“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小到阑尾,大到心脏,都是必要的存在,没有一个是多余的。随意破坏或者切掉任何一个,对病人而言,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这点上,我同意丁医生的考虑。”

“我的发言,到此为止,如有不妥,请各位批评指正。”这一次,林琳相当于为科室所有人上了一节关于鼻咽癌的生长方式的科普课。同时,也用力支持丁凤和刘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