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中探花

科考杀人案风波并未因为崔明冲的落案而落下帷幕,反而有愈演愈恶劣的趋势,其中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如何崔明冲问题之上。

以庞太师为首的利益集团,其中包括礼部尚书吴方、大理寺丞杨安特、枢密院主官吕西和等等官员,皆都认为崔明冲罪不至死,也是为了开考的公正性这才犯了看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希望皇帝能够从轻发落。

而长期和庞太师作对的八贤王,则力主判处崔明冲死刑,而且是从快进行,最好是科考结束后就将崔明冲正法,以安抚民心。

朝堂如此,民间对崔明冲的态度也是两极分化,当然大部分百姓都站在八贤王这一边,他们对大宋的律法几乎毫无了解,只是本能的战队而已,因为在他们心中八贤王是正义的一方,而庞太师就是一位大奸臣,他的女婿自然也不是好人。

到了第五天殿试,试题也变成了《论崔明冲是非功过》,让考生也加入到了正反双方的辩论大战,可谓是紧跟时事了。

“太师,这份考生的文章很有意思啊。”一名官员惊叹着,然后将卷子献宝般递到了庞太师面前。

庞太师为了女婿的事情忧心不已,哪里有心情批阅这些卷子,见他如此兴奋,不由将卷子拿了起来,细细观看。

卷子的前半部分,写的的公共道德和理性的讨论,而到了中间部分,却让庞太师眼前一亮。

道德伦理在内的任何领域中,都在遵循某种传统的必然性,刑法无情且过于书面化,一个人的悲剧便是从空洞的律法而产生的,一个人是否有罪,要从现实出发,他所犯的最是否伤害了大众的利益,如果没有,那么便要追究所犯之罪的源头。

律法不外乎人情,中立性的审问,对于认识问题的公众性至关重要,从而以公正的态度以中立性的眼光做出最合乎法度的判决。

一个国家、一个镇子、一个文化的传承其实矛盾都来自于内部,在发表观点的时候早已站在了自己的主观面。

整篇文章都没有提及到崔明冲这个人,也没有涉及到他所犯的罪,只是讨论如何做出公正的判罚。

庞太师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说道:“这篇文章提出的观点很新颖啊,明冲犯罪的源头是受人胁迫,以罪而论,他也是整个案子的受害者,所有人都以主观的看法来认定明冲有罪,这是不公正的,此人文章写的很好,应该将他提为状元。”

一名官员小声道:“太师,文章提出的论点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可是已经完全脱离了本案的关键点,提为状元怕是会有人不服气。”

“是啊,此文通读下来,实在算不上上乘之作,最好是给他个第三名。”

“张大人言之有理,请太师三思啊。”

大多数考官其实都不看好这篇文章,只是有人想对庞太师献殷勤,从而让这一篇不算出色的文章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层次。

庞太师知道这些文章迟早要送到皇帝那里一一批阅,自己若是为了一己之私强行将此人提点为状元,怕是很难说得过去,为了大局考虑,他也只有点头同意。

很快,他就读到了另外两篇文章,言辞犀利,表达的思想和八贤王几乎高度一致,分明就是要将崔明冲置于死地。

庞太师冷哼一声,将两份文章甩到桌案的角落,冷冷说道:“这两篇文章狗屁不通,不可取,应排在三甲之外。”

其他官员听了,暗暗看了考卷一眼,纷纷叹息起来,两篇文章都是极佳的好文章啊,可惜啊,文章太过激进了,一点余地都不留,这不是摆明了给庞太师难看嘛。

不过三个卷子上都只有编号,没有名字,庞太师暂时都不知道他们三个人分别是谁。

到了发榜那日,众多考生皆都聚在了贡院门口,而老百姓显得更多,里三层外三层将贡院为了起来,企图凑个热闹。

温子文凑到了前面,在第三名的上面看到了许仙的名字,大叫道:“许兄,你中了探花啊,真是恭喜你了。”

李非淡淡说道:“又不是状元,值得这么兴奋嘛。”

“唉,恐怕这次我是没机会了。”温子文说着话,眼睛则继续向下看去,却终于在靠后的地方看到了自己名字,忍不住大声道,“我的名字也在上面,二甲五十七名,哈哈哈.......”

他的口中忍不住发出了狂笑之声,其他考生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虽说他的名字非常靠后,好歹是三甲之内,也算是榜上有名啊,而他们这些人却名落孙山,只能等三年之后再来碰碰运气。

温子文保持着炙热的笑,从人群里挤了出来,走到李非面前,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只要在三甲之内,就能混一个官来当当,当然也要看运气,有的进士可能等个四五年,依旧等不来缺儿。

不过这些温子文都没有放在心上,这次能考中进士,对他而言已经是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李非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了,看把你给乐的,为了庆祝你考试二甲进士,我请你去喝酒。“

“那不行,许兄你家中贫苦,要请客也是小弟请啊。”温子文摇了摇头,笑呵呵的说道。

李非耸了耸肩,在客栈里待了这么多天,恐怕是把他给憋坏了,出去喝酒只是让他放松一下心情而已。

不同于温子文的高兴到几乎忘形,公孙策和包拯则显得有些郁闷了,他们俩竟然同时没有出现在榜单上,一直居于他们之下的赛中原反而考中了状元,也是这次科考的最大黑马。

随着科考落下帷幕,如何处理崔明冲也有了最终结果,庞太师凭借李非的那篇文章大做文章,以探究案件根源这件事上面和八贤王据理力争,加上同堂在一旁相助,最终在朝堂上大获全胜。

崔明冲在整个案件中成了一个受害者的角色,虽然有重大过错,却免除了死刑,需要坐监十年,好在是保住了一条命,相信庞太师日后在好好运作一番,将他从牢里捞出来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皇上赵祯一直都希望摆脱庞太师的控制,本来还想借助崔明冲好好打击一番庞太师的,因为李非的这篇文章让他的希望落空,对李非的观感自然大打折扣。

似乎是为了报复,赵祯妮了一道圣旨,让李非在司天监做官,任司天监教授,正六品官职,说白了就是一个闲差,手上没有任何权利,上升的空间几乎完全断绝。

司天监是一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具体职责是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八贤王府客厅,包拯和公孙策坐在桌前,闷不做声的喝着茶,他们即将离京之时,被八贤王请了过来,以作告别,实则是有要事相商。

“你们两个都是大宋的人才,这次没有考中,想必其中原因你们心里很清楚吧。”八贤王伸手敲了一下桌面,淡淡说道。

公孙策苦笑道:“恐怕是我们的文章让庞太师心生不满,因此他才会借题发挥的。”

八贤王叹息道:“你知道就好,你们二人锋芒太露,丝毫不知收敛,那赛中原的文章写的就十分委婉,既表明了希望秉公处理,又毫不掩饰的对崔明冲传达了惋惜和同情,所以不是你们的文章不如他,而是输了谋略。”

“王爷,包拯以为文能达意,但求问心无愧,若是为了当官而违心写作,那与庞太师之流有何区别呢?”包拯不懂得官场那一套,也没有那么重的功利心,按照自己的心意说道。

公孙策顿感无语,他的心境和包拯完全不同,他只是对自己的文章太自信了,因此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也忽略了庞太师是考官的事实。

八贤王摆了摆手,说道:“这一次科考有太多的意外,怪不得你们,包拯本王想推荐你在京中做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爷,在下恐怕不能答应。”

“你不要耍书生意气。”

“不是的王爷,这次科考失利或许是天意,而京城藏龙卧虎,不缺包拯一人的。”

八贤王站起身,脸色忧虑的说道:“这次崔明冲能逃过一死,许仙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这篇文章却有讨好庞太师之意啊,有你在也能牵制此人。”

“许仙在下也接触过几次,他看起来不像是那种趋炎附势之人,王爷你多虑了吧?”

“包拯啊,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次的事,皇上对他十分不满,所以将他扔到了冷衙门自生自灭,升迁无望,只要庞太师向他伸出援手,这种诱惑想必他也很难拒绝。”

“请王爷见谅,在下心意已决,做官之事就不要再提了。”

包拯思虑片刻后,还是摇头拒绝了八贤王的邀请,他不想陷入对方和庞太师的斗争之中,这实在是非他所愿。

八贤王重重的叹了口气,见其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