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李泰收徒

次日。

李泰开始指导岭南百姓种植红薯。

而且,他还总结出来红薯应该怎么育苗。

本来,育苗由周秉正组织的专业团队负责。

李泰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既然他要为岭南百姓做种植红薯指导,整个种植红薯的流程当然一个也不能少。

育苗本身也并非什么技术性难题。

为什么不将育苗技术也交给他们呢?

想到这里。

李泰来到了明王府。

“王爷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那你就不要讲了。”

周秉正的回答却不按套路出牌。

李泰有点发懵。

他和周秉正相处的时间并不久,还不明白对方的秉性。

所以,明王都是拒绝他了?

周秉正见他一脸发懵,这才笑道:“和我说不要拐弯抹角,想说什么就说,我不太喜欢你们皇族成员那种勾心斗角式的说话方式。”

李泰被教训了一顿,心中却不以为然。

生在皇室之中不勾心斗角,你还能活得下去?

即便是活下去,也不过是一个小透明。

就像是当初的老九李治那般,根本无人问津。

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就痛到无法呼吸。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彼其……还不能这么骂!

这么骂李治,就等于骂他自己,谁让他们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呢?

李泰收拾了一下心情,直言道:“我有一个想法,既然你想要推广红薯种植,育苗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为什么不将疫苗的基础也交给他们呢?”

周秉正后之后觉得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他还没有想过只想着把育苗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听李泰这么一说,仔细一想。

农户们世世代代都在种地,育苗这种小事谁还学不会?

千万不能低估劳动人民种地的技术。

“行,此事全权交给你负责!”

周秉正欣然同意了。

他擅长动动嘴皮子,不擅长亲自实践。

来年开春李承乾要兵发东瀛,届时红薯就没人负责了。

为此,他正想办法将李泰改造为他的工具人。

你要功劳?

行!

反正我一心求死,功劳都给你!

你的皇帝老子信不信,就和我无关了!

李泰没有想到这么轻松就能够说服周秉正,浑然不知对方想要把他培养成工具人的险恶用心。

反而,令他产生一种击败周秉正的错误判断。

周秉正又道:“种植红薯的百姓有很多,你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给你一条建议。”

“你可以创办一个农业培训中心,招收一些学生,将你总结出来的红薯种植经验传授给他们。”

“再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百姓种植红薯。”

“行了,不要说了,我都知道了。”李泰当即心领神会。

他可是办过弘文馆的人。

还主编过《括地志》。

对于周秉正的这个想法,在脑海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

李泰也不逗留,直接离开了明王府。

周秉正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面露笑容。

一旁。

如影随形的专诸,忍不住道:“少爷,又一个人被你忽悠瘸了。”

周秉正怒道:“老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又一个人被我忽悠瘸了,我什么时候忽悠过其他的人?”

专诸讷讷不敢说话。

你是少爷!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敢和你抬杠?

反正,我不敢!

此时。

周秉正又义正言辞的道:“李泰是一只迷途的羔羊,我只是照亮他前行的一盏指明灯罢了。经年之后,他一定会感谢我今日的点拨。”

“所以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你们这些俗人怎么能够明白少爷我高超的境界呢?”

专诸连连点头,附和。

“啊对对对!”

“啊是是是!”

“啊没错没错没错!”

周秉正:“……”

总觉得被冒犯到!

……

李泰来到了田间地头,面对众多百姓,道:“本王现在有一个想法,我自己知道你们种植红薯能力有限,而且岭南这么多土地,这么多人口,推广红薯不可能依靠几个人。”

“所以我突然间有一个想法,我准备收一些学生,把如何种植红薯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等他们学会了之后,再去传授给更多的人。”

说着,他环顾众人,淡淡的问道:“不知道你们谁愿意拜我为师,学习种植红薯?”

此言一出。

众人皆惊。

明王做什么他们都不觉得奇怪,毕竟明王的秉性如此。

要不,怎么绰号周疯子?

而且,明王也不过是一个异性王。

但是,眼前这个王爷可是货真价实的皇帝的儿子。

据他们所知,李泰还是皇帝最宠溺的皇子。

没有之一!

只不过在储君之争之中犯了某些错误,所以被贬到岭南,降为了顺阳王。

即便如此,能够拜一个王爷为师,仍然是他们不敢想象之事。

“王爷,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们真的可以拜王爷为师吗?”

“我们这群人没几个识字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在场的百姓顾虑重重。

这个是货真价实的皇帝亲儿子,也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能够高攀的吗?

李泰心中目前对于普通百姓不以为然,但是想到红薯推广的功劳,他和颜悦色的道:“本王说话,一诺千金,既然刚才这么说了,就一定不会食言。”

“再则,民以食为天农是乃是我大唐所要之事。”

“本王说你认为都是为了推广种植红薯,你们拜我为师有什么不可?”

“不识字也没有关系,这又不是读书做学问,我会亲自指导你们,只要你们记住之后即可。”

三言两语间。

在场的百姓被他说动。

“拜见恩师!”

“见过师傅!”

“师傅在上,收徒弟一拜!”

在场的百姓有抱拳的,有鞠躬的,还有跪下来磕头的。

场面乱哄哄一片。

不知为何。

即便是李泰负责编撰过《括地志》,也从来没有今天这种莫名其妙的成就感。

一时间。

他有些失神。

随后,他又回过神来,叮嘱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本王的学生,作为本王的学生,首先本王要求你们必须学会如何种植红薯。”

“其实我要你们记住,行走在外千万不要辱没了本王的名头。”

“都记住了吗?”

众人一口同声的道:“学生记住了!”

这一幕。

若是在某些人看来不但会觉得不可思议,还会觉得非常的滑稽。

甚至,李泰本人也觉得有些滑稽可笑。

但是,想到他今天收徒造成的影响,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开始正式对待。

再则。

堂堂一个皇子竟然收农户为学生,指导他们种植红薯。

此乃雅事!

传遍大唐后。

他李泰的声望将如日中天!

一想到这里。

李泰只觉得一阵热血沸腾。

为此,李泰又想到了一个名字。

“从今往后,你们就是我李泰的学生,从今天起我就要成立农学馆。不仅教你们种植红薯,改造编撰农学书籍,将大唐作物的种植方法记录在案。”

农学馆正式成立!

堂堂一个学馆,连个书院也没有。

但是,处处都是农学馆的书院。

田间地头便是农学馆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