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宣德鸳鸯花碗

望京城对林然而言已不算陌生,但除了杨建龙的邀请,他还真进不了这个小区。

小区门口带着守卫的保安,就好像在宣告穷人和富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随着车辆缓缓驶入小区,林然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盛世工艺做成全国知名连锁品牌,证明给袁千云父亲看。

郑学茗家。

郑学茗在和一位友人坐在沙发上聊天,听到房门被打开,回头看去,不由笑逐颜开。

“林兄弟,你来了!”郑学茗立刻站了起来。

“郑兄,最近身体可好?”林然回了个礼,随后发现客厅里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有些惊讶,还没开口,对方已经率先和他打招呼了。

“好久不见,林兄弟。”

站在沙发前的,正是琉璃坊的老板江华!

京城两大文玩大佬聚会,传出去可是会引起业界轰动的大事。

杨建龙把林然引进家门后,就去张罗后厨准备午餐的事了。

郑学茗招呼林然来身边坐下。

“江师傅,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林然对江华略微躬身表达敬意,江华也点了点头,他们才一起入座。

“两位都是我的至交好友,其实不瞒林兄弟,今天是江兄特意让我把你喊来的。”

“哦?”这句话倒是勾起了林然的兴趣,两位大佬想见自己,必然是有重要的事。

郑学茗起身给林然倒了一杯茶。

郑学茗家的茶叶,都是上等的茶叶,扑面而来的清香沁人心脾。

再加上茶几上的精美茶具,更加觉得赏心悦目。

坐下之后,林然才注意到茶几上还有一个托盘,上面用红布包裹着某件物品。

江华随后揭开了红布,竟然是宣德青花五彩碗!

看到五彩碗的瞬间,林然眼睛都直了。

宣德瓷器,以古朴典雅著称,特别其面部釉色多变,整体晶莹透测,同时纹饰又丰富,是收藏界的常青树。

而眼前的这件瓷碗,堪称青花瓷中的上品。

彻底展现了青花瓷的特色。

比如碗面的鸳鸯,雄鸳鸯顶毛用深褐、浅绿彩来描绘,颈部却画风一转,使用深红点缀羽毛,最后覆以红彩,并用红彩勾喙。

且不说颜色多变,单是画工,眼睛和双翅用青花描绘,两枚扇形三级飞羽用青花双勾轮廓线,线内填浅褐彩。

正是沈德符《敝帚斋余谈》中记载的“本朝窑器用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以宣窑品最贵”。

“林兄弟,你觉得这宣德青花五彩碗如何?”三人都是业内人士,没必要拐弯抹角,江华便直询问起来。

从外表看,应该是真品。

但是,宣德瓷器存世量极少,并没有大量的鉴定经验,市面上大部分的师傅,都会拒绝鉴定宣德瓷器,万一看走眼了,对自己的声誉有极大影响。

因此,普遍的小鉴定行,都不敢接收宣德瓷器。

一方面,他们承受不起高昂的周转费用。

另外一方面,宣德瓷器假货横行,万一买到假货,得不偿失。

而市面上能够鉴定宣德瓷器的师傅,少之又少。

林然自然也不敢确定,问道:“可否借我鉴赏一番?”

“请。”江华亲自将碗递给了林然。

林然摸着上面的花纹,赞叹道:“果然是明朝宣德工艺!”

“你也认定这是真品吧?”江华笑道,“刚才我和郑兄谈了很久,认为它是真品的概率很大,有林兄弟你的确认,我们更安心了。”

由于这碗价值不菲,市内懂宣德瓷器鉴赏的人很少,所以便想到了郑学茗,顺便把林然喊来叙叙旧,有段时间没有看见他了。

但是,林然并没有直接下结论。

而是皱起了眉头,他在碗的背面摸了一下,然后又碰触一下碗的正面。

感觉有些不对。

看到林然的表情,郑学茗刚想开口询问有何不妥,江华却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以前,他都是直接从林然手中购买文物,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当面鉴定。

经过他的提醒,郑学茗也不作声,在旁边观察起来。

经过林然的再三确定,他发现了在众多纹路当中,有一条奇怪的裂痕。

然后顺着裂痕摸过去,林然顿时心里一惊。

竟然有人能做到如此地步!堪称天才!

“江师傅,恐怕你买到的不是真品。”林然叹了一口气,但他不是纯粹的遗憾,而是惊叹!

“林兄弟何出此言?”江华对于鉴定结果很意外。

他和店里的师傅已经再三确认过了,陶瓷的年代应该是明朝,就算不是宣德年间,也应该是相差无几的年份。

众多老师傅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林然是唯一一个认为他是赝品的人。

“我想,你也是心里存在怀疑,才会把我们喊来的吧?”林然反问了一句。

江华笑了起来:“看起来,林兄弟也发现了,这碗的触感不太对。”

“正是,你看这里..”林然指着花纹的边缘,上面有一条肉眼几乎看不见的裂缝。

“嗯,据卖家所说,可能是碰撞留下的裂痕。”江华说道,“古代的陶瓷留下来,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瑕疵。”

“你在看这条花纹。”林然把碗举起来,郑学茗和江华都坐不住了,纷纷靠了过来。

这是一条青花瓷的花纹,用墨绿色着色,描绘鸳鸯的头部。

“这里有什么问题吗?”他们看了半天没看出端倪。

“不要看颜色,看画。”林然用手指轻轻地描过鸳鸯脖子相连处。

他们俩一开始存在疑惑,但是经过林然再三重复动作,终于恍然大悟。

“这是裂缝!”

“正是!”林然说道:“这位手艺人实在太厉害了,能够将裂缝完美的融入到画中,就算是用放大镜也看不出问题。”

他之所以会想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在后世听过一个传说。

没想到,今天竟然真的见到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