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时,他提了这个人的名字,但是没有说燕国动乱的消息。
无月顺时就给弄诧异了:“慕容锦?有这么个人,那是在我小的时候,是我的堂弟。十多年前的那场动乱,他已经被人用箭给射死了,我父亲告诉过我的。”
“他可能没死。”
“不,绝不会的,这个事,也不止我父亲看到,许多宗族的人都知道,连他的牌位都已经放在了宗族的祠堂里,人死了,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当年,他的尸体被火化了么?”
“应该是吧,我们燕国人死,是没有火化的传统的,都是埋葬。”
陈阳:“当年的事,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无月所知道的,也是别人诉说的,主要是父亲的告诉,因为当年她没有在场,小时候的无月,一心读书,酷爱兵法。
当年,燕国的王宫之中,传出一条消息,说国主将要死了,已经不能开口说话,而他的子嗣众多,都有兵权,这帮人闯入王宫,扭打在一起,而当时,慕容锦和他的父亲,也在其中,慕容锦的父亲是当时的太子,慕容锦又是太子唯一的儿子,怎么算,这个国主都会落在他的头
上。
只是父子二人被别人射死,双双毙命。
对慕容锦的了解,无月就只知道这么多了,至于他到底有没有死,是不是被人给救走,那将是另一个谜团,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这个慕容锦就是当年的慕容锦,慕容家族的人,身上是没有胎记的,和月国完全不同。
“相公,是不是出事了?有人自称是慕容锦,去燕国夺位了吧,而且这个人还成功了,对我朝形成了威胁,是么?”
皇后冰雪聪明,能从言语和陈阳的表情中得到事情状况。
陈阳坐下:“你猜对了,燕国现在,就是慕容锦做主,而且他已经称帝了,难缠的家伙,灭了我朝边境的两座城池,杀人无数,人畜不留。”
“这么严重,皇上可曾发兵?”
“已经让军机处的人去办了,做皇帝可真不省心啊,时时刻刻都有麻烦。”
“相公,今晚,你该去雅儿姐姐的房中了,多近亲女人,可以让你消除负面情绪,让你开朗一些。”
“我最近忙着练功呢,好在身体里有血菩提的威力,只要时刻保持打坐,内力就能恢复,现在已经恢复了四成功力。”
“你不是至
阳之气么,临幸女子,可以让你的功力增加。”
陈阳揽着她:“那临幸你吧。”
“去,我这几天身子不舒服,例假到了,我可没空陪你。”
军机处已经派人去了前线,找了一文一武两个人,指望他们能在大事上相互商议,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五千人的军队,出了京师后,不到八天,就被人给灭了。
谁灭的?不知道,消息是当地百姓路过时看到的,尸体都被仍在了山上、河里,尸体发臭,引起了当地的疾病。
得到消息之后,军机处已经乱作一团。
五千人,还有带兵的将军和文官,尽数丧命,这个事情不是折损天威么。
赵浩:“怎么办?谁去跟皇上说?五千人呐,全都死了,一个都没活下来,尸体抛在荒野里,到底是什么人干的。总不能是燕国人吧?燕国军队也不会跑的那么远。”
国公:“就算他们能跑这么远,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将五千人尽数剿灭,一个活口都没留下,连斥候都死了。依我看,这不是燕军所为,而是江湖人士,是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
“哦?会是什么人呢?”
“当然是不想让我们派
兵去燕国的人,我估计,是慕容锦派来的人。”
门外,一名兵士进入:“各位大人,房将军和胡大人的尸体运回来了。”
尸体是乔天腹让人运回来的,外人说什么,他不信,一定要亲眼看看尸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尸体就在军机处的门外,几个大臣都出去查看。
尸体面色发白,和僵尸似的,又很像之前的药人,但他们和药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全身筋脉、骨头都被震碎了,五脏六腑更是成了泥浆一般。
仵作已经再三验尸,每个尸体,身上都有掌印,一个是前胸,一个是后背。
就只是一掌,能将人全身震碎,在乔天腹看来,当今世上,只有陈阳有这样的功力,其他人……没这个能耐吧。
赵浩:“我的天呐,这也太吓人了,是同一个人干的么?”
兵士言道:“诸位大人,事发现场的几名仵作说过,五千人死于两人之手,根据掌印来看,应该是一男一女。”
“两个人?杀了五千人?大概是什么时辰?”
“约莫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可能更少,而现场并没有其他人的足迹,当时是雨天。”
毫无疑问了,是武林高手
所为,而这些人的目的,必然是阻止朝廷派兵去援救。
要知道,派去的这五千人,都是朝廷的精锐啊,很多都是会武功的,如此不堪一击,令人咂舌。
他们也不去禀报皇帝了,只是让人去找李总管,然后告诉陈阳。
一炷香之后,陈阳抵达。
他自己也查看了尸体,如果是他,这样杀人,要用上七成功力,但要在短时间内,杀死数千人,内力的损耗是非常恐怖的,他自己都无法保证能够做到。
这样一来,就能断定,中原出现了罕见的高手,比凌云窟的人更为厉害。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慕容锦才不屑于给陈阳下战书,他可能根本就瞧不起逍遥门的武功。
曾经,逍遥子说过,武林之中,隐藏的高手永远比浮在水面上的更多,也更厉害。
赵浩:“皇上,五千人马,全军覆没,这可不是好兆头啊,军机处……恐怕无能为力,凶手只有两个人,这太可怕了。”
“先妥善安排那些死者的家属吧,以户部的名义,给他们发放抚恤,不许有空缺。你们两个,随眹去南书房,这个事,已经刻不容缓了。”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