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斗茶大会第一场

第十三章斗茶大会第一场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一年之中除了过年,

大概就是元宵节最让人期待了。

因为到了这一天,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

都会带着自己制作的精美花灯,

一起聚集到街上狂欢,

吃元宵,耍龙灯,猜灯谜。

平时一整年,晚上都是要宵禁的,

但是从正月十四开始,

直到正月二十一却都会取消宵禁,

只为了庆祝元宵节。

王公大臣、贩夫走卒,

都会彻夜上街去玩乐。

在这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三年一届的‘斗茶’大会也应时而开。

这一次不同以往,

因为这一次是京城的副相主理,

还请了盛名在外,

著作出前无古人的《荈茗录》的‘茶仙’卢大人。

所以这一次得到头筹的茶坊,

老板不但能够成为皇商,

更可以籍此机会成功搭上副相的车。

光是这一条,

就引得天下所有的茶商汇聚望京。

‘斗茶会’从正月十五戌时,

正式在揽月楼开幕。

正月十六丑时正式结束,

历时一夜。

第一场比试制茶,

第二场比试辩茶,

只有最后一场,

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斗茶’。

沐月穿着一袭青绿配乳白色的襦裙,

跟着赵容于酉时到达了揽月楼。

而赵氏茶坊的其他人,

早已在三天前就来到了这里,

在属于赵氏茶坊的专属场地做前期准备了。

其实说的是天下所有的茶坊都可以参加大会,

但是真正能得到揽月楼入场券的,

不过只有区区八家而已。

全国上下的茶商,

少说也有成千上百家,

这些人在来到望京之后,

就开始一轮又一轮残酷的海选。

拼的不仅仅是茶艺和茶叶的质量,

还有人脉和财富。

赵容并没有让沐月去参加这些海选,

而是直接给了她一张决赛入场券。

“哎呀,赵大官人,真是久见了,

久见了哈哈哈哈……”

两人刚一踏进揽月楼的大门,

就见一个穿着褚色绸衫,

带着黑色员外帽的中年男人,

大笑着张开双臂迎了过来。

走在沐月前面大概一个身位的赵容,

早就端起那副如沐春风的模样。

同样张开双臂迎上去,

和那个中年男人虚虚地抱了一下,

又重重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哈哈哈,黄东家,你才是久见了,

最近听说你去了一趟庐阳,

可有收到什么奇珍佳品啊?”

黄老板脸上的笑容更大了,但是却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看了赵容身后的沐月一眼,

然后挤眉弄眼地凑近赵容,

“什么奇珍佳品,能比得过赵东家艳福,

我刚到望京,就听说你金屋藏娇……”

黄老板的话还没有说完,

就被赵容打断了:“哎哟,齐老板也到了,

黄兄,走走走一起过去打个招呼…”

谁知那黄老板好像并不打算离开,

而是站在原地继续笑着说:

“赵东家这么急着赶在下做什么,

好歹先介绍新嫂子给大伙认识认识啊……”

听见这话,赵容不但没有不高兴,

脸上的笑容反而更大了。

“哈哈哈哈哈,黄兄说得哪里话,

要介绍也不急在这一时,

过一会儿等大家都到齐,

你就知道她是我什么人了……”

说完不容分说的,

拉着黄老板融入到了人群中。

等赵容和别人兄台,贤弟的寒暄完一圈回来,

沐月已经和赵氏茶坊的其他员工,

把今天要比的所有工具,

和茶叶都检查了一遍。

赵容抽空跑回来,

似乎是要向沐月解释什么,

但是人多眼杂,

沐月向赵容示意以后再说,

赵容舒了一口气,又回那群老板中间应酬了。

戌时一到,

漆黑的夜空中,

盛放出朵朵璀璨的烟花。

从七层的高楼向下望去,

点点瑰丽明灯,

似乎比夜空中的繁星还要亮眼。

三五成群的人们汇聚在街上,

美丽的年轻女子,

佩戴上最闪亮的首饰。

在灯光的映衬下,

更显得肤色细腻眼波流霞。

青年们也都打扮一新,

折扇环佩潇洒风流。

在人群中左顾右盼,

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随着夜色越来越重,

更多花灯次第绽放。

最华丽的应该是帝后的七层琉璃盏,

华光灿烂,遮月辉夺星芒。

其次是王宫大臣们的花灯,

每一盏俱都明光耀眼。

平民百姓花灯虽然没有诸多宝石琉璃来装饰,

但是从来高手在民间。

这些民间高人们各个施展奇技,

走马灯、蟠螭灯、仙音烛、转鹭灯,

也让众人看得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但是沐月却不能去体验,

这难得一见的古代元宵灯会。

六位评审早已落座,

主理人副相坐在第一排,

而那一排还有两个位置空着。

随着一声烟花炸响,

揽月楼‘斗茶大会’正式开启。

每一位参赛者都由抽签来决定对战的人选。

沐月作为‘赵氏茶坊’,

派出参赛的茶匠参加了抽签,

抽到的对手是‘叶氏茶庄’。

沐月没有注意到,

当她上场站在‘赵氏茶坊’的牌子

场下起码有三个以上的老板,

几乎同时变了脸色。

而同样坐在场下的赵容却看到了,

赵容脸上表情未变,

只是打开折扇遮住了嘴角的嘲讽。

沐月的顺序排到了第四轮,

所以有机会先观察到别人的比赛。

第一队出场的,

是‘黄记茶庄’和永州‘梁氏茗苑’。

黄记茶庄的茶匠是位十五六岁,长相清秀,

一身粉衣的少女。

梁氏派出的是一位发髻高挽,

风姿迷人的中年美妇。

两人上场之后,互相见了礼,

便各自退回了摆满茶叶的桌案后面。

两人面前的案子上,

都放置着同样用具,

竹蒸笼,竹子编制的扁圆簸箕,

还有一口铁锅和一只泥炉子。

一尺多高的红泥炉子旁边,

还有一筐银丝碳,

这些东西都是揽月楼提供的。

因为到场的人非富即贵,

所以揽月楼提供的东西都是最好的。

但是这里面最昂贵的,

应该还要数那茶坊自备的一斤鲜嫩茶叶了。

之所以把斗茶大会设置在正月,

是因为每年腊月就会立春,

为了得到最早的春茶,

有财力的茶坊都会设置暖房。

虽然暖房费钱费力,

但是一整个冬天下来,

也能培育出几斤新茶,

这些茶可是比同等的黄金还要贵重。

为了争取到三年的贡茶权限,

每家都会培育自己最早的春茶。

而那些等着茶树自然产茶的茶庄,

才会被刷下去一大批。

随着副相一声令下,

传令官落锤,

比赛正式开始。

粉衣少女手脚麻利,

从旁边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炭火,

垫在炉膛最

又把旁边的银丝碳加进去。

用吹火筒轻轻几下,

炉子里的火焰已经冒了起来。

她抬眼扫了一下对面的女人,

只见她还在生火,

不由得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粉衣少女将加满水的铁锅放置在炉子上,

又将那个椭圆的簸箕架上锅子。

这才小心的托起那一盒鲜嫩的叶片,

用一个竹夹子一片一片的铺满蒸笼。

锅内的水慢慢加热,

水蒸气缓慢将蒸笼给笼罩了起来。

粉衣少女又从一旁的盒子里,

拿出一支短香点燃计时。

然后守在锅边小心的转动蒸笼,

保证里面的每一片叶子都能受热均匀。

一边还不忘偷眼查看对手的进度。

这一看就让粉衣少女变了脸色,

只见那中年美妇虽然因为生火拖慢了进度。

但是她的每一个步骤依然不急不缓的进行着,

而且动作行云流水,

举手投足风姿天成,

似乎是带着令人着魔的韵味,

就像是在表演一样,

让观看的人心旷神怡。

全场大部分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过去。

反观那粉衣少女,虽然手脚利索,

但是动作之间却略显毛躁。

沐月眼尖的发现,

评审席上的一人看着粉衣少女的时候,

会微微皱眉摇头,

但是看向那中年女子的时候,

眉头却舒展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