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帅见将

塞隆斯巴忽然感兴趣的问:“听说,那女王为了凑足够的大象,才发动的对东吁王朝和南掌国的战争。”

塞隆斯巴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么说来,大明投入研究战象军团,也不过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吧。”

“可能还要更短一些。毕竟,战象要成了规模之后,才最考验如何训练。”

塞隆斯巴赞许地看了自己的手下一眼:“说的没错,辛巴,你的表现很好。”

名叫辛巴的手下立刻激动的道:“多谢将军夸赞,一切都是将军的教导!”

缓缓的环顾四周,塞隆斯巴又问众人:“那诸位以为,我们的战象和大明的战象比起来,有何优劣啊?”

有了那个辛巴带头,其余的将领,立刻畅所欲言起来,不管有用没用,反正先是一通夸。

毕竟谁也没有真的亲眼见过那大明的战象,更没有亲自领教过对方的实力,一切都全凭臆想罢了。

只听一人说道:“我认为,我们天竺战象历史悠久,浸淫此道已经有数百年的时间了,无论是训练战象,还是控制指挥战象上,都比大明这种刚刚涉足的新手要强的多!而且,我们足足一万战象军,敌人才三千而已,数量上更是碾压对手,所以此战,必胜!”

另一人也是急忙上前,补充道:“没错,将军!我们天竺战象纵横周边诸国,无往不利,从无一合之敌。这已经足以说明,我们的强大了。那大明国仗着火器厉害,才获得如今的成绩。但真要比拼战象,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对啊将军!我们有成熟的体质,还有相应的战术,又有将军运筹帷幄,可不是大明国那些人可以比拟的!我们起码有几百种方法,对付那些战象!”

塞隆斯巴听的连连点头,最后,目光更是落在了辛巴的身上。

这位年轻的将领深受鼓舞,深吸一口气之后,再次说道:“将军,暹罗象和我天竺象毕竟还是有不同。光是这一点上,那些大象就不如我们本土作战强!须知这世上有种东西,叫做水土不服。劳师远征的大明军,现在还没觉得什么,等到时间长了,他们必然不会如我们这般自在好受!”

这句话似乎是直接戳中了塞隆斯巴的心坎,他重重的一拍桌子,赞赏道:“说的没错!我们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边。他大明劳师远征,目的不纯,欺辱我天竺太深,已经人神共愤,必然不容于世!此战,我天竺必胜!”

“众将听令!从即日起,我们便准备与大明作战事宜。既要考虑敌人的战斗力,也要思考他们的弱点。军粮短缺之事,虽然是个未知数,但也要考虑进去。如果发现敌人有丝毫焦躁的迹象,就说明他们补给上确实出了问题。那就更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要在这明安城,狠狠的打击他们的锐气!让他们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

一时之间,大厅里,群情激奋,一个个天竺国将领,纷纷的大声高吼道:

“天竺必胜!”

“塞隆斯巴将军必胜!”

“大明必败!滚出天竺!”

“杀!”

“杀!”

“杀!”

……

天竺国的地理位置偏靠赤道,整个国家,基本上都处于亚热带地区。

这使得这个国家一年四季,都基本上炎热无比。

不必担心寒冷的同时,却也让人时时刻刻都要承受炎热。

这对于一些不耐热的士兵来说,十分的难受。

对于水源的需求,也就到了一个非常频繁的地步。

而既便如此,时间久了,军队里的人,也都渐渐的有了食欲不振的现象。

行军速度,比起最开始的时候,慢了许多。

比起这些,秦牧其实最担心的,是大象们的感受。

暹罗象生活的地方是热带雨林,到处都是湿润的气候,水源充沛,食物充足。

而天竺国的环境,却并不处处都是雨林,相反,这个国家有很多地方,都是黄沙弥漫的。

大象们对于水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因为环境的原因,让这些战象战斗力下降,那对于接下来的战斗,秦牧就不敢抱有希望了。

天时地利人和。

三个要素都不在自己这边。

劳师远征,如果没有远超敌人的实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

让秦牧松了口气的是,截至目前为止,这些大象的表现都还不错。

大明的战象军团,正如塞隆巴斯那些人讨论的那样,还只是刚刚开始,远不如天竺国的历史悠久。

这几年,国内的战象训练,也只是让战象骑士懂得和战象如何沟通罢了。

哪怕秦牧让这些人每天吃住都和自己的大象在一起,也并不能就如何缩短双方之间的差距。

好在,大明的战象军团,本也不需要如何亲密的配合。

秦牧一开始瞄上战象,就是看中了对方陆地之王的身躯和防御力。

他是把战象当成生物版的坦克来看待的。

所有的火力输出,其实全在战象背上的装备,以及战象本身盔甲所带来的防御力上。

皮糙肉厚,再配合厚厚的盔甲,以及左右两挺重机枪的火力输出,这才是大明战象的威力点。

一如塞隆斯巴无法准确的掌握大明战象的战斗方式,秦牧也无法想象,没有火力输出点的天竺国,是如何将大象运用到战场上的。

作为骑兵?似乎有可能。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其实毫无亮点。

而在历史上,因为一些记载较少的缘故,秦牧也想不起来,天竺战象作战的案例。

特别是,当后来火器时代来临,真正陆战之王坦克出现之后,这种生物简化版的坦克,也就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

因为无法掌握敌人的情报,秦牧这次的行军,显得非常的谨慎。

他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失败。只是,一旦失败,这三千战象可就折损了。

这可让秦牧接受不了。

就这样,队伍朝着西方大道行驶了十天之后,明安城出现在了秦牧的视野之中。

视野的尽头,明安城高大的轮廓,出现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