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古人的文章浩如烟海,一千多年的科举,不知道流传下来多少优秀的八股文章,没有人能全部看过。
宋师襄忽然问道:“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作何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实行诸侯分封制,最后造成诸侯作大,周天子靠边站。唐朝实行藩镇制,形成事实上的藩镇割据。秦朝和北魏实行中央集权,使得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地方权力过小。比较一下两者的得失。
贾宝玉都听傻了,这尼玛就是用笔作答,也得洋洋洒洒写上几千个字来,现在让他当场作答,是考验他的才思敏捷?
贾宝玉思索一会,答道:“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
贾生有言、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宋师襄闻言,频频点头道:“果真是才思敏捷,短短一瞬,便能出口成章,看来你在策论方面也是下了一番苦功。”
贾宝玉腼腆的点头,不知道宋师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仲安,此番唤你过来,还有一事。”
重头戏来了!
贾宝玉闻言精神一振。
宋师襄乃顺天府尹,这个官职听起来不咋地,可如果搁后世,那就是一个市的市长。
这么大的一个官,可不会闲着没事找个市里面的高考状元闲聊。
宋师襄问道:“你对《神京日报》怎么看?”
“呃——当然是用眼睛看了,宋大人何出此言啊?”
贾宝玉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冲着报纸来的。
宋师襄拿出一份报纸,说道:“《神京日报》,总编撰是个叫孙悟空的,
贾宝玉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认识,绝对不认识,我连这劳什子《神京日报》都没看过,宋大人啊,我们读书人,治的是四书五经,怎么会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宋师襄点点头,笑道:“那我就放心了,原来我还以为此报是汝之产业,不方便动手,来人啊!”
门外立刻进来两个穿着官服的男子:“大人!”
“带两队衙役,把这个什么玉翔书局给我查封了!”
“是,大人!”
贾宝玉一听就跳了起来:“慢着!”
宋师襄闻言,诧异道:“贾小友何出此言啊?”
贾宝玉脸色难看,问道:“宋大人,这《神京日报》到底怎么了,值得大人兴师动众,还要查封书局?”
宋师襄只是微笑,说道:“小友请看,这《神京日报》封面上,居然刊登裸身女子,败坏风纪,早有许多士子跟我反映,民怨甚深,不可不封啊。”
贾宝玉算是明白了。
这个宋师襄明明知道玉翔书局是自己的产业,还要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故意找自己来谈论此事,看来是蓄谋已久。
不过这也怪不得宋师襄。
《神京日报》发行量过万,每日都要上万千份,这还是在京城里面。
发往外地的报纸更多,而且还都是成批成批的购买。
这才几个月的工夫,《神京日报》就凭借着小说连载、心灵鸡汤两大杀器,占据了京城老百姓的空闲生活。
就连许多的官员、士子,也是《神京日报》的忠实拥趸。
这样一份影响日益巨大的朝阳产业,已经被京城里许多勋贵盯上,宋师襄作为顺天府尹,自然也是颇为关注。
不过他关注的是《神京日报》的影响力。
最近一段时间,京城里许多商铺都开始在《神京日报》上的广告版块出现,显然是看中了神京日报的受众广阔。
不过宋师襄却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舆论的舌头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那才稳妥,所以他派人调查过这个玉翔书局。
发现其幕后竟然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孩子,荣国府二房的一个小子。
这才有了今日的邀约。
贾宝玉面对家乡父母官,那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破家县令、灭门府尹,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别看贾宝玉现在得了天子的青睐,还有荣国府背书,但这个体量在顺天府尹面前,就是只强壮一些的蚂蚁。
甚至都不用宋师襄动手,顺天府
“宋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玉翔书局的确是我的产业,还请大人高抬贵手,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贾宝玉摸出一沓银票,递了过去。
宋师襄也不客气,照单全收。
可能大家就要问了,这个宋师襄不是忠臣吗,怎么也收银子?
可现实就是如此,大周朝就没有不收银子的官,潜规则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明规则,再清廉的官,也得打点上司,什么炭敬、冰敬、逢年过节的年礼,一样都少不得。
没办法,谁让大周朝的官吏薪水低,若是没有下官的孝敬,那些大官和他们的家人只能饿死了事。
皇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就行。
宋师襄继续道:“贤侄,光有银子可不行,你用裸女做封面,实在是耸人听闻,士子的状纸堆的都快比我还高,群情激奋,不能这么干啊。”
贾宝玉当时考虑的是,利用报纸的影响,将女性内衣推广出去,让更多的男人、女人了解到内衣的便利性和好处。
只要大家看的多了,自然也就会习惯。
等到内衣开始销售,自然就会畅通无阻。
可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那些只着内衣的图画,被文人士子视作洪水猛兽,这还是贾宝玉只放出上半身的结果。
若是连下半身也放出来,恐怕玉翔书局都要被人给点了。
“多谢宋大人教诲,晚辈回去马上整改,绝对不会再出现违规的东西。”
贾宝玉颇为无奈,可现实情况如此,他也是改变不了。
只能期待思想解放,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
“贤侄,你创办报纸,已经惹得许多人注意,众目睽睽之下,行差踏错一步,都会落入万丈深渊。”
宋师襄收了银子,难免多说几句。
贾宝玉对宋师襄深深一礼,说道:“多谢大人提醒,日后还要与大人多多走动,聆听大人的教诲,大人之言如醍醐灌顶,让学生豁然开朗。”
礼多人不怪,好话谁都愿意听。
宋师襄笑道:“贤侄才高八斗,需好好准备今年的秋闱。”
“多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