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信陵君在邯郸

二人见仲岳先生十分诚恳,不敢拒绝,吕不韦再拜,收入怀中。毛公、薛公似有不满道:“先生暗通二兄,将有所为乎?”

仲岳先生道:“焉敢!敝公子与二兄结拜于危难之际,他乡故知,焉得不邀!”

毛公有些诧异道:“魏公子危难之际与二兄结拜,其必有因,可得而闻乎?”

仲岳先生笑笑道:“时隔廿年,无不可说。彼时公子初出,引大军与秦峙于启封,军华阳。是时也,穰侯在启封,北击大梁,西击华阳,韩郑在其侧以为其援,楚陈在其后而助其力。华阳,小邑也,而有军十万众,日给粟万石!公子之状,实为狼狈。时有曾兄,周旋于韩魏之间,成其盟好;吕兄督率辎车,昼夜运粮,未得稍息!敝公子感二子之诚,剖心坼肝,以与结拜,誓共生死!赖天之幸,秦与魏盟而去,虽迭见凶险,未至颠扑。”

毛公掐指算来,道:“廿年前,秦出启封……时吕兄年方……”

吕不韦答道:“时小子年方十余,在华阳为人庶子!”

毛公惊叹道:“十余龄庶子即得与信陵君盟,盖少年英雄也!”

仲岳先生笑道:“彼时信陵君乃少年,初为将相;众先生亦少权谋,不通兵略,至于狼狈。然二兄于其时,真英雄也!曾兄孤身据于道,虽十万之师不能过也;吕兄但任事,无不成!惟昔者协力抗秦,今者皆秦臣矣!世事难料,一至于此也!”

薛公道:“秦公子甚善吕兄,妻儿皆委焉。今虽困居邯郸,而腾达于九天,盖有时也。”

仲岳先生道:“诸侯之势,如潮汐之起伏。廿年之前,楚方新败,三晋犹雄也;秦既破楚,屡出函谷,华阳一战,三晋皆败,事遂不难为。后秦经营河东,转略上党,取邯郸,与赵死战:诸侯遂得复苏,而秦赵疲矣。秦公子于上党新胜之时,入质邯郸;邯郸受围,公子无恙。此秦、赵所望于将来也。”

听到仲岳先生这一番毫不掩饰的陈述,大家都沉默下来。良久,薛公道:“先生之意,是秦赵将媾耶?”

仲岳先生道:“秦王无媾意,焉得于进兵前,质公子于邯郸?赵王无媾意,焉得于锋及城下时,犹保公子无恙耶?于是观之,秦赵必媾也!”

仲岳先生说得如此肯定,令薛公神色大变,道:“赵人与秦有父兄之恨,赵王宁弃而不顾,而与秦媾耶?”

仲岳先生道:“诸侯之争也,胡不有父兄之恨,而终媾也,又何怪耶!”

薛公十分沮丧。仲岳先生是代表信陵君前来,他的观点肯定是信陵君的观点,而信陵君目前又在邯郸位居高位,赵王的心意,信陵君肯定知道;而赵王有所决策,也一定会听取信陵君的意见。也就是说,仲岳先生的话一定是真实的。薛公满腔的热情,犹如被浇了一勺凉水,熄了下来。

毛公道:“魏公子深明世事,而先生睹天下如掌指。以公子之明,何谓于秦赵之媾也?以先生之见,赵与秦当和耶,当战耶?”

其他人都没有想到毛公会如此直接了当地向仲岳先生提问,像这样的问题难道不应该委婉地提出来吗?不料,仲岳先生似乎胸有成竹,淡淡一笑道:“公欲为赵谋耶?为诸侯谋耶?”

毛公问道:“何谓也?”

仲岳先生道:“为赵谋者,赵当和;为诸侯谋者,赵当战。何也,天下诸侯无不望赵与秦战,而获其利也。赵与秦战,两国争交利于诸侯,争割地于诸侯;俟其疲也,诸侯起而战之,必复得其利。此损于赵秦,而利于诸侯也。”

薛公道:“先生之言,诚金玉也。而为公子谋,当劝赵战也;而以为媾,何也?”

仲岳先生道:“公子窃兵符而救赵,魏王所以厚待公子者,以有赵也。若无赵,则无公子也。赵强则公子强,赵弱则公子弱。又何怪也。”

在座的诸赵公子也一起点头道:“是也,是也!秦与赵战,两相斗损,而诸侯得利。媾之宜也!”

仲岳先生转向曾季和吕不韦道:“前与韩盟,得先生之力甚多。今复与秦和,复将赖先生之力也!”前面说的是曾季,后面的言外之意则指向吕不韦。吕不韦未得王命,不敢直接应允,道:“臣亦苦邯郸百姓万民,残于刀兵,劳于征役,遂以敝公子之名,本公子之心,散公子之财,以济城中诸赵。此心正与公子同意也。”

仲岳先生道:“吕兄但劳城中诸赵,非救亡拔苦之要也,但缓其急耳!其要者,谏王遣使入邯郸,赵王必与和也!”

吕不韦听见此话,心中大喜,知道仲岳先生此言必有来历,绝非信口开河。他与曾季对视一眼,齐齐拜道:“先生所教,微庶等谨领!”仲岳先生也心领神会,相视而笑,躬身回拜。

宴会结束后,住在城外的豪客陆续离开返回,而那些住在城里的人则要留在毛宅,等次日城门开启后才能进城。好在毛宅占地广,房舍极多,安排起来也并不困难。房舍的分配也是按地位来的:坐在院中的人被安排到两侧的院子里,位次越靠后的,院子越偏;而坐在堂上的人被安排在正院各个厢房中,薛公则被毛公请到后宅,与自己同住。厢房虽然有隔断,但并不隔音,声音稍大就会被听见,吕不韦和曾季干脆留在院中,而仲岳先生也没有回房,与两人一起留在院中。中秋已过,夜间有了几分寒意,但在酒劲的支撑下,三人并未感到不适,而是兴致勃勃,不断畅谈着各自的经历,以及今后的打算。他们似乎都放下了心理防线,完全向对方敞开心扉。

仲岳先生首先向二人介绍了信陵君与毛、薛二公结识的情境。信陵君在邯郸住下后,毛公和薛公的生意也都没有开张,经常聚在一起议论闲谈。信陵君曾派人去请,两人避而不见。后来,信陵君打听到他们在薛公的酒肆相会,自己不带侍卫,徒步前往,才得以与之相见。魏公子与两个市井无赖会面的消息传到王城,平原君十分不高兴,对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发牢骚说,信陵君太不检点,身为贵族,却跑去与贱人相见。信陵君却对姐姐说,这两人是贤人,我自以为配不上他们,而不是他们配不上我。我在大梁就听说过他们的贤名,平原君却以他们为贱人,看来平原君并不识贤才!作势要离开邯郸,前往鄗城。平原君知道自己的话刺激了信陵君,再三赔礼谢罪,才让信陵君留在邯郸。但从此平原君的一些门客开始离开平原君,投到信陵君门下。

眼见信陵君要反客为主,平原君自然提高了警惕。他给信陵君派来了大批侍卫,“保卫”他的安全;将他安置在自己在城外的大宅中,配置了大量的男女臣仆,将信陵君与自己的门客区隔开来。信陵君想要出门,都会有人竭力劝阻。信陵君要在宅中宴请门客,也被人谏止,说邯郸人连饭也吃不上,公子就不要太铺张了。信陵君几乎被平原君软禁起来!

在这种情境下,信陵君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每天关在宅子里读书练武。好在这座宅子范围极大,就像是一座城池,信陵君有条件驰车击射。平原君给他配备的臣仆也都不俗,有能力满足信陵君的要求。平原君甚至还会派自己的上座门客,与信陵君座谈,讲论学术,研习兵法。平原君自己也经常前往探访,告诉他许多世间的动态,以及朝堂上的争论。

如此过了数月,平原君大约觉得信陵君已经被软化了,不能再继续为害,才放松了看守,允许信陵君的几名上座门客上门与信陵君见面。而信陵君为着避嫌,也韬光养晦,主动不再出门;就算有门客来见,也会在旁边安排几名平原君的家臣相陪。

薛公要摆宴,与曾季、吕不韦赔罪,找到毛公。毛公认为,为了体面,可以请信陵君出面。两人找到信陵君的门客,说明情况,由仲岳先生请见信陵君,告知此事。信陵君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就烦先生自往处之!”没有别的话了。

仲岳先生出来与众门客商议,大家都认为,长期客居邯郸不是办法,还是要想办法返回大梁。偷跑回大梁自然不行,那样反而进一步落入魏王的圈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秦国攻打魏国,逼魏王遣使迎请信陵君回国。顺着这条思路,大家终于想到了让仲岳先生在这里公开宣扬秦赵和好对赵国有利,为秦赵媾和准备条件。

支援邯郸的魏军被信陵君夺取了指挥权,吕不韦在邯郸之战结束后不久就知道了!平原君亲自为信陵君牵马,赵王亲自执帚相迎,这是当时轰动天下的大事,算不得什么秘密。吕不韦直觉上感到,这样一尊大神长期驻于邯郸,必定会是诸侯外交上的大事,不仅会对邯郸的政局产生影响,也会对天下大势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