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卷宗

谢临书眸底忍不住黑了黑,索性不再说话,伸手拿起一本卷宗翻看起来。

刘师爷站在一旁悄悄抬起头。

本以为这位县令一上来就会问他今日为什么来迟。

路上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说辞。

可这个该问话的人,却像是完全不在意这件事。

刘师爷皱起了眉头,心里忍不住嘀咕。

这反应,和他想的不太一样啊?

莫非,这人就是一书呆子,只顾着看书,脑子里压根没有别的想法?

刘师爷猜来猜去。

谢临书又换了另一卷。

刘师爷眯起了眼睛,否定了方才的猜测。

不对。

若是个愣头青,不该是这个反应。

在衙门里做了那么久的师爷,三年一换的县令他跟过好几个。

那些人里。

可从来没有一个像眼前这位。

不吭不响就让他捉摸不透。

刘师爷偏头看了看屋子里跟他一样站着的衙役,眼底的那种轻慢收了起来。

他不动声色地退了出去。

片刻后。

他来到了谢临书的身旁。

“大人,喝茶。”

手边放下一盏雾气清香的新茶。

谢临书偏头看去。

看卷宗的时候,他一直一心二用地注意着刘师爷和那几个衙役的动向。

刘师爷出去又进来,即使轻手轻脚,他也都知道。

“劳烦师爷。”谢临书微微点头道。

刘师爷笑弯着腰,“不劳烦,不劳烦,能为县令大人办事,是下职的荣幸。”

谢临书扬了扬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才放下手中的卷宗,端起了刘师爷的那盏茶。

看着谢临书抿了一口。

刘师爷仍立在他身边,“那个,大人。”他迟疑喊了一声。

“嗯?”

谢临书放下茶盏,好整以暇地等他继续说。

刘师爷呼了口气,试探道:“这卷宗数目太多,大人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尽可以问我。

我刘单保做了十多年的师爷,对着石泾县发生的大小事不敢说了如指掌,但绝对能让大人问得满意。”

谢临书手指敲了敲桌案,低声笑了。

刘师爷拿话摸他底细的意图太明显。

不说他一个初到此地的县令,在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能问出什么有意义的问题。

单说这卷宗。

谢临书看向那几摞。

南渊国有规定,凡是记载***的,都不能以寻常纸册书写存放,多是用的竹片篆刻,且每个职位都有相应的最低数目要求。

这些,在科考的时候,是不会被考生所知道的,只有真的到了职位上,才会被这么要求。

寻常来说,官员升迁交接时,类似的事项都会相告。

只不过他现在情况特殊,来的当天张县令就还乡了,以至于在刘师爷的眼里,他就像是一张空白的纸。

这里的卷宗,他目测都达不到标准。

而其中记录的,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由此就能看出来张县令在任期间,有多么的虚待职位。

而这一天之内就能看完的卷宗,在刘师爷的眼里,还属于繁多的范畴。

谢临书收住了笑,环看了

他的眼神淡淡的,坐在高处看下来时,总是带着一种直入人心的攻击性。

不明显,却又不容忽视。

见到谢临书的反应。

刘师爷等人一时之间互相看着对方,呐呐着不敢说话。

刘师爷有些不自在。

“大人?”他又喊了一声。

谢临书与他视线相对,漆黑的眸子让人盯着就想错开。

“师爷的好意本官心领了,只是比起从别人口中听到的,我更喜欢用眼睛亲自看。”

谢临书这话,说得意味不明,但婉拒的意思,刘师爷听懂了。

他还想再说些什么。

谢临书却斩断了他的意图:“刘师爷若是没有别的事,就先下去吧。”

“……是。”刘师爷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了。

转过身,背对着谢临书,他吸了口气脸色发阴地走了出去。

“你们也下去吧。”谢临书对几个衙役摆了摆手。

“是。”

目送几人离开的背影,谢临书眸光流转,挑了下眉又将视线移到卷宗上。

午时。

从衙门回来,王乐乐正在院子中收拾采购的大筐小筐。

他走了过去,顺手地帮忙收拾起来。

“怎么买了这么多?”

他看着手里的东西,几乎都是食材,衣物的话,倒是不多。

“没办法。”王乐乐抬头,“家里的人多了,吃的总是耗得快。”

谢临书蹙起了眉,“要不下次直接让人送过来。”

王乐乐斜了他一眼,“你以为这些是我自己买回来的?”

“你今天不是出去了?”

“是出去了,但这些,也是摊主送来的。”

王乐乐无意和谢临书这个不沾烟火气的人说这些,她语气一转,道:“不说这些了,说说你,今天第一天做官,感觉如何?”

想起一上午的事,谢临书扯了下嘴角。

“暗流涌动。”

“哦?”王乐乐扬眉,语气虽有疑,但情绪只浮在眼底,“怎么会这么说?”

谢临书没有隐瞒,将刘师爷等人的事说了出来。

王乐乐手里的动作暂停,“这个刘师爷,是故意还是无意?”

谢临书没有说话,摇了摇头。

不管他想的是什么,到时候就知道了。

将筐子里的东西全整理放好,他起身时嘱咐了王乐乐一句,“初到此地,平日外出,万事小心。”

“你是在担心我?”王乐乐停步,促狭道:“就我这样的,谁能欺负得了我?”

王乐乐知道谢临书说的意思,无非是顾及有人会因为他这个县令,对她做出什么不利的事。

但王乐乐根本不怕。

之前没什么机会表现她的实力,现在要是有人犯在她头上,她只能说。

活计,路走窄了。

见王乐乐自信,谢临书点了点头,他相信王乐乐有分寸。

吃过午饭,王乐乐在屋里休息,谢临书去了衙门继续翻看卷宗。

他览阅的速度很快,到了休值的点儿,那些堆积了三年的卷宗就被他翻了个遍。

对石泾县,他也算有了估摸。

之后的小半个月,谢临书都没有再有什么其他的动作。

每天的日常,无非是围绕“赋税、坐堂、治安……”进行。

这期间,县衙里的不足也暴露了出来。

出于某些原因,谢临书看破不说破,暂时不打算整改。

案桌上,每日都会有刘师爷帮呈上来的请帖。

对这些,谢临书都推脱了。

刘师爷无法,只能把消息再递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