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风陵渡

“承影”在军营外千米的一片小树林旁找到了那匹唐三彩马,此刻的它正休闲地埋头啃着树下的小灌木;“承影”将手放在唇间,吹了声口哨,马儿一个昂头,迅速向着他飞奔过来;扬起一片尘土;却在离他百米开外的地方,马儿的眼球倒影出眼前男人的模样:比平日的清俊冷冽多了几分的桀骜不驯,少了几分克制的温润;马儿刹住步子,一个滑铲,就滑到了“承影”的身旁。

此刻,“承影”的嘴角划过一抹狡黠的笑意,目光在马儿油润光滑的皮毛和矫健的四肢上上梭巡了一番:“你认出我了?”

唐三彩马往后退了一步,鼻息间喷着气:“认不出,不过,我能认出来,你不是他。”

“为什么?”“承影”头微倾。

“形像,而神不像。”说着,马儿便扭头准备走了;却在转身的瞬间,缰绳被抓住。

马儿一惊,立马迈开步子,企图迅速甩开他;然而此人已经顺着缰绳的力量,单脚挂在了马镫上。马儿边跑中,脚底的石子被它一脚蹬开,往后飞弹出去,击中了后面的石头后,碎了。风在他的耳畔呼啸而过,然而那人却能迎着这股巨大的空气流动的冲击力,一个跨步,爬上了马鞍,勒紧了缰绳;就在他双脚夹紧马肚子的时候,马儿怒了,一个扬蹄,一声仰天嘶鸣,企图将马背上的人甩下。

然而徒劳,马背上的人双脚还稳稳地踏在马镫上,抓着缰绳的手勒的更紧;也许就在差点滑落的瞬间,他将缰绳勒死,抵消了这股下滑的力量;就在马儿身体恢复后,他俯身在鬓毛旁,对它说了句:“怎么样,我的马上功夫被他们都厉害吧。”

“流氓。”马儿的鼻息间一喷一喷的,“只恨这里都是平原地区,要不然,你就倒霉了。”

“是吗?”马背上的人还是一副挑衅的模样;他驯马的姿态,被一行路过的哨兵看见,他们都惊呆了;然而只看见他们的一抹剪影,人连同马儿,就随之消失在一片的衰草夕阳中。

就在两者僵持之间,“承影”在马儿的耳畔说了句话:“哀哉桃林战,百万化成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唐三彩马听后,眼神里掠过一抹悲伤的神色,一声仰天嘶鸣后响彻了整个衰草夕阳的黄昏,一阵扬蹄后,突然刹住步子:“你想做什么?”

这回,一直在马背上坐的稳稳当当的“承影”突然一个跨步跃下马背,扯了一下自己的衣角:“我想去风陵渡看看,想着,你也会感兴趣,毕竟这附近的潼关是你前主人折戟沉沙之处。”

话毕便真的走了,留下马儿独自在夕阳中,马儿偌大的眼睛处居然留下了一行的清泪。

徐州的军营里,吴卓给士兵们送过来最后一批冲洗后的照片,并且告别了;这两天,徐州的军营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每天,将士们都形色匆匆,刚刚赶赴徐州的将士和原来徐州的守军被军区长官分成了5个战区,正预备着跟合围上来的日军的30万军队来一场较量。

路过门口的时候,跟真正的承影擦身而过;承影并不认识吴卓,兀自迈过去;然而,吴卓却对于这位谈吐不凡,而且是士兵口中的英雄印象深刻:“承影先生。”叫住了他。

承影上下打量这位脖间挂着相机的记者,眼神在他的工作证上打量了一番:“你是?”

吴卓从袋里抽出来那张曝光过度的照片,递给承影:“本想着,过来给你重新拍一张,没寻想,都要走了;还没能将您的照片补上。”

承影接过那张照片,看着上面模糊的面孔却又清晰而又熟悉的轮廓,一时间瞳孔震动,就连拿着照片的手都有点颤动。

这回,两人身旁人来人往,士兵们都在按照上头的规定,拔营整装,赶往自己的营地;吴卓看着承影脸上的阴沉,不知道对方的不悦是否因为自己,便摸了摸脑袋:“我一直都自诩自己的摄影技术不错,结果都头来,连相机都抓不稳当;你们这是又准备备战了?”

一席话,将沉思中的承影拉了回来,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哦,没事。记者同志,因为战局有变动,你还是赶紧离开吧。”

“这?”吴卓指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还有在门口催促的班长,“这是,日本人又打过来了?”

承影吸了一口气,将那张曝光过度的照片收进袋口里,道了句:“火车就要开了,你赶紧走吧,免得耽误了火车。”

“哎。好的。”吴卓是一个聪明人,他也许也意识到眼前这片刻的平静或许是徐州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了,昨晚收到硬塞过来的火车票时,还夙夜难眠,一直在犹豫着留还是走;可是报社里已经给他做了决定,赶赴兰州、开封;而且他是随着一名大人物去的,居然他留连着看着身旁来来去去的整装的士兵一眼,“本想着以战地记者的身份,留下来,跟你们打一场硬战呢,没想到,到头来,还是临阵脱逃了;要不是要赶赴兰州做采访,我一定跟将士们留在徐州,看着你们如此打出来又一场胜仗。”说着,吴卓的情绪有些亢奋。

相比之下,承影的情绪并没有那么高昂,前几天才打退了日军先头部队的一次进攻,这几天又得布防,只是他听见“兰州”二字,难免心里也咯噔一下:“先生要赶赴兰州开封?”

“是啊。”吴卓摸了摸后脑勺,“报社说,有消息,有一支不怕死的日军孤军深入黄河北岸,有渡河之态,如今,咱中国的一位大人物,正赶赴兰州开封去,说不定,那里有一场更大的捷报在等着咱。”

“哦。”承影默默地点着头,说句实话,虽然如今徐州四面被围,然而,他并不敢妄言,兰州开封的情况一定就很乐观,至于那里是否真的有一场大捷,恐怕不是那位大人物说了算的事,便叮嘱了吴卓一句:“自古以来,潼关乃是重要的关隘之所处,兵家必争之地;那里的战事,就连古代名将如曹操、哥舒翰之类的,都难说准。黄河在那里来了一个90度的转弯;可能万事都有波折,不管战事如何,先生万望保重。”

此刻,吴卓笑着,露出自己的一行洁白的牙齿:“我知道,潼关连接关中平原,跟嘉峪关一般重要;而那股冒进的日军想必也是冲着潼关的重要性而去的,不过,身为中国的好男儿,不单单是你们握着枪杆子的不畏强敌,咱握着笔杆子,也是不畏的。”

承影看着眼前这位素未谋面的瘦弱的记者,看着那支握着笔杆子的手,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他身上那股文人气质;便忍不住多叮咛几句,仿佛是他跟朱茗的叮嘱那般:“先生,万勿涉险,好好活下来;咱武人赶赴前线,你们后方好好活着,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存留咱民族的火焰。”话毕,便向着吴卓微微一鞠躬,真的走了。

吴卓听着这席话,看着那熟悉的背影,深感诧异:“短短的几天的时间,那个张狂的人,怎么生出了一个温润的气质呢?完全判若两人。”可时间容不得他半分的犹豫了,最终他还是跟助手踏上了那辆西去的火车。

当火车离开站台之际,他透过窗户不断地回头,想再看一眼徐州,看一眼那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兵,再看一眼这座英雄的城市,再看一眼那些凡人英雄的脊梁和背影,正是他们撑起了中国的江山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