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老头不简单,能随意左右一个人的未来,且老周丝毫看不出任何敢于反抗的念头,恐怕……这小老头在曼谷的能量不小……”
秦立从当铺出来的时候,已是一个小时后。
想到老周对待当铺老板的态度,简直卑微如狗,除了顺从还是顺从,秦立对于当铺老板的认知更深了几分。
“想必有他的帮助,寻到秦胜强团队的落脚地应该没啥问题……”
“接下来,就等小老头这边的消息了……”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两点多。
直到现在秦立都还没吃午饭,或许早上吃的太多的缘故,仍没感觉到饿,干脆又返回了Chatuchak市场,继续他的寻宝之旅。
在当铺老板给他来消息前,他是暂时离开不了曼谷了,所以,倒不如趁此机会多转转曼谷的旧货市场,万一捡到好东西呢?
然而,天不遂人愿,秦立在Chatuchak市场转了小半天,也没看到一件极好的瓷器,精品瓷器倒是发现了一些,奈何泰国的古董老板显然比欧洲那帮子强多了,对于华夏瓷器的认知更深,再加上没碰到比较偏门的瓷器,导致他一个漏都没捡到。
于是,傍晚时分,秦立骂骂咧咧的回了酒店。
第二天。
不甘心的秦立再一次去了古董交易市场,不过这次去的是DDall市场。
DDall相较于Chatuchak,最大的区别是洋垃圾没那么多,可以看到更多的真品古瓷,当然,绝大多数仍是普通民窑。
毕竟自唐至清,华夏向国外销售的瓷器,多为普通民用瓷,精品瓷只占其中的极小部分。
但此市场给秦立最大的直观印象是,要价要普遍比Chatuchak市场高的多,甚至都能要出天价来。
就连那些销售残器的老板,都牛逼轰轰的,开口就是几百万,搞得秦立还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逛得不是旧货市场,而是来到了御窑专场。
就如眼前这个卖瓷器的摊位,老板华人面孔,估计是二战时逃过来的,满嘴泰国味道的东北话。
秦立看中了他店里的一款龙泉窑的印花盘,虽然底足有残,器身有冲线,但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一看就是南宋中晚期时的龙泉精品。
这样的瓷器,就算有残,没小二十万也下不来。
结果秦立一问价,对方张口就是一百万。
秦立都听懵了,“我说老板,你能好好说价不?不说实价我可就走了啊!”
“你爱走不走,搞得我非卖你不可似的。”
店老板骂骂咧咧道:“知道这是什么瓷器吗,这可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精品,但凡完整的,没个三五百万你根本拿不下来。你别看这件印花盘有残,但丝毫不影响卖相,要你一百万都低了。我这也就是做的开门生意,不然最少要你两百万,少一分我都不搭理你!”
“得!打扰了!”
秦立懒得跟这种态度的老板打交道,直接将印花盘放回了原处,“我去其他店转转。”
转身就出了店铺。
店老板都不鸟他,随手拿起麻布将秦立摸过的印花盘擦了一遍又一遍,搞得秦立手有多脏似的。
“妈的,这老头生意要是能好才邪了!”
秦立气的半死,骂骂咧咧进了隔壁店铺,结果连一分钟都没到,就从里面走了出来,都特么赝品,连古代民窑都木有,完全没有看的必要!
然后他又进了第三家店铺,第四家店铺……
直至第十四家店铺,秦立总算看到了像样的古瓷,停下了脚步。
打眼一扫,这家店铺里的藏品基本赝品真品各占一半,真品里以民窑精品为主,官窑为辅。
比较常见的青花、五彩、粉彩、珐琅瓷、单色釉瓷基本都有。
有品相好的,也有品相差的,还有残的。
相对于之前的那个出身东北的老板,这个店铺的老板的态度就好多了,秦立刚一进门,就热情的打招呼。
“萨瓦尼卡!”
老板是个泰国人,三十多岁,但皮肤不像典型的东南亚人那么黑,看起来很白,身材很瘦,穿着典型的泰国男性服饰,鼻子上架着一副带链子的近视眼镜,手里持着一本书,看起来颇为儒雅。
“萨瓦尼卡!”
秦立学着他的样子合十回礼,然后将老板从上到下打量一遍,眼见他手里的书籍是纯英文的,便用英语问道:“您看起来不太像是正宗的泰国人啊,混血?”
老板耸肩,一脸无奈道:“好多人见到我都会问我是不是混血,就是当地人也会经常这么问,其实我是正宗的泰国人,我的父母都是纯正的泰国人。我估计祖上有人曾是华人,所以,我偏向华人面孔。”
“嗯,很有可能,不然就凭您这长相说是正宗的东南亚人,别说我不信,就是你自己都不会相信。”
秦立笑笑:“你看你的书,我先看看,如果有看中的我再叫您。”
“那感情好,书正读到最吸引人的地方,我就不客气了,您请便。”
老板给秦立倒了杯茶水,便自顾自坐回了竹椅,继续看起他的书来。
而秦立则开始打量置物架上的那些瓷器。
他率先看的是那些民窑精品。
并非民窑精品不如官窑值钱,就如龙泉窑,这是典型的民窑窑口,但生产出来的精品青瓷,质量比之宋官还要好,如今在市场上的价值丝毫不比宋官低,与定窑、耀州窑的精品相差无几,即使比明清官窑的青花瓷也差不了太多。
秦立看的就是置物架上的那些明显是出自龙泉窑的青瓷。
结果就在他看到第二十三件瓷器的时候,突然愣住了。
是一件小号水盂。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是典型的文房用具。
其最早出现在秦汉,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玳瑁、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
眼前的这款瓷器水盂,体积很小,高约5厘米左右、口径3.5厘米左右、底径6厘米左右,直口,圆唇,袋形腹,饼形足。
通体施淡青釉,胎体薄,釉层薄而匀净,釉质呈玻璃化、半透状,釉面滋润细媚有细纹。
从形制上来看,线条浑圆,通体给人的感觉很拙朴。
从品相上来说,釉面上有多处挂有土沁之色,显然是出土的玩意,只不过出土年头比较早,表面上的包浆很通透,典型的传世包浆,没有丝毫的墓葬痕迹。
“这是龙泉窑?”
秦立感觉有些不太对。
不论是从形制上还是釉色上的,水盂给他的感觉都不太像是龙泉制品。
虽然这款水盂也为青釉瓷,但龙泉青瓷以粉青、梅子青为主,豆青次之,淡青釉还真是少见。
至少,他玩瓷一年多,从市面上还从来没见过一款淡青釉的龙泉青瓷。
“龙泉窑不是没有淡青釉,但据考古研究,淡青釉的龙泉青瓷只在北宋初期出现过,后来就再也没出现过……”
“难道这款水盂是北宋的龙泉瓷?”
“从釉质上来看倒是有些像,玻制化程度很高,但形制上为什么会有唐风?难道是五代时期的龙泉制品?”
心念间,秦立将水盂从置物架上拿了起来,调转方向,看了眼底部。
水盂底部有着很明显的三点支钉痕迹,底部为粗黄土,看起来很糙。
“不对!据我所知,龙泉窑的烧瓷方式一直是垫饼烧,从来没用过支钉烧,这款水盂绝非龙泉瓷!”
秦立脑子飞快转动,将华夏历史上所有烧制青瓷的窑口都过了一遍,突然,一个大胆的猜测出现在他的心头。
“不会吧……”
心脏顿时不受控的跳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