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执政之难:担任正卿的季孙行父,面临着哪些困难?

公元前601年,鲁国前执政上卿公子遂去世,季孙行父顺利当上了鲁国的执政上卿。

这个时候鲁国政坛主要力量,我们再排一排。

国君鲁宣公,执政上卿为季氏家族宗主季孙行父,其余的几位卿大夫分别为臧氏家族宗主臧孙许、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蔑、叔氏家族宗主叔孙侨如、东门氏家族宗主公孙归父。

在接下来的鲁国春秋舞台上,这些是主角,当然还会有个把配角出现,这里我们先不讲了。

对于鲁国的政坛形势,我们必须清楚,此时的鲁国并非是鲁国三桓势力与鲁国公室的矛盾问题。

此时的鲁国,包括季氏家族在内的三大家族,都是忠君爱国派,并非后世普遍认为的形成了三桓抱团架空鲁国公室的态势。

也就是说,大家都忠于国君,所谓的权力斗争,是季氏、叔氏、孟氏、臧氏、东门氏这五大家族之间的斗争。

国君只是在一边看着,有时会被利用一把,但谁也不敢对公室发起实质性的进攻。

那这个时候的权力斗争是怎么的一个格局呢?

当然是以季孙行父为首的季氏家族、叔氏家族、孟氏家族,努力团结臧氏家族,趁着公子遂病逝之际,对以公孙归父为宗主的东门氏家族进行报复性压制。

但令季孙行父失望的是,国君鲁宣公却竭尽心机扶持公孙归父!

看来,鲁宣公对公子遂的感激,爱屋及乌般地转嫁到了公孙归父身上!

这种扶持,表现出来就是给予公孙归父立功的机会,而且是不断立功。

鲁宣公把几次重大外交活动甚至军事行动都交给了公孙归父,几乎所有的卿大夫都心照不宣地看懂了:

看来,国君是让东门氏足够的功劳,从而尽早取代季孙行父,成为鲁国执政上卿。

我们来看看鲁国接下来几年内的几次重大对外关系活动。

公元前599年4月,齐国先君齐惠公去世,鲁宣公于5月赴齐国吊唁。

公元前599年6月,齐国先君齐惠公下葬,代表鲁国前去送葬的,是公孙归父。

公元前599年秋,公孙归父率鲁军讨伐邾国,攻占了绎邑。

公元前599年秋,齐国新君齐顷公即位,季孙行父代表鲁国赴齐国朝贺。

公元前599年冬,公孙归父赴齐国,向齐顷公解释鲁国讨伐邾国之事。

公元前598年夏,公孙归父率鲁军,联合齐军讨伐莒国。

公元前595年夏,公孙归父奉命赴齐,在齐国的毂地朝见齐顷公。

公元前594年春,公孙归父奉命赴宋国,在宋国朝见楚国国君楚庄王。

也就是说,自公元前599年4月,到公元前594年春,有史料记载的鲁国主动对外活动共八次,有六次是公孙归父代表鲁国实施的!

堂堂执政上卿季孙行父仅仅参与了一次!

公孙归父虽然是新晋鲁国卿大夫行列,但受到的重用,是任何一位卿大夫都没法比拟的,包括执政上卿季孙行父!

你季孙行父不是鲁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臣吗?

执政鲁国不是取得了丰功伟绩吗?

不是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吗?

但按这个态势下去,那不可能有所作为!

季孙行父当然很着急,但他不能乱,他也不会乱。

经历了多年的隐忍,甚至是忍辱负重。他知道自己执政的方法和思路,不可能如同公子遂一样。

公子遂的执政环境太轻松了,因为有国君罩着他。

而自己的执政环境太差了,明显国君就是在提拔重用公孙归父。

自己极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被公孙归父代替!

既然你国君不公,那就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吧!

不依靠你国君,咱要依靠的是人民群众。后世的鲁国亚圣孟子先生说过,民为贵,君为轻嘛。

那此时的鲁国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此时的鲁国人民最需要的是改善生活,至少得有饭吃,有衣穿。

鲁国穷到这个程度了吗?

看来是这样的,因为史料记载了这些年过来,鲁国是天灾虫害常态化的一个情况。

我们来看看,这些年,鲁国人民遭受了哪些灾难。

公元前603年秋,鲁国螽虫成灾,接下来是全国性饥荒。

公元前602年秋,鲁国发生了大旱,接下来是全国性饥荒。

公元前596年秋,鲁国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接下来又引发全国性饥荒

公元前595年秋,鲁国再次爆发虫灾,具体又是那个该死的螽虫成灾。

公元前594年秋,鲁国又遭虫灾,这一次不是螽虫,而是蝗虫成灾。

公元前594年冬,鲁国惊现大批蝗虫的幼虫,加上秋天遭受虫灾,又导致全国性的饥荒。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面对着饥荒,季孙行父能够做的是两大措施。

一是由国君出面举行各种祭祀,这个是意识形态层面的。

二是改革,由自己这位执政上卿负责,为增加国库收入而实施的改革。

这项改革,成就了鲁国在中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改革,即“初税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