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周胤借钱

“报……魏将军、军师……”

“知道了,知道了!小声点,不必阻拦!”

示意校事退下,魏延心悦诚服地端起酒碗,“伯约啊,你这招欲擒故纵……哦不,这招欲纵故擒,满宠真的上当啦,哈哈哈!”

“不,不,不,满宠退出襄阳城,与我的信并无关系。”姜维回敬魏延一碗,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其实,满宠早就有退出襄阳之意,只是没有合理的借口,更担心曹爽借题发挥。

“如今,曹羲捡回一条性命,绝不敢在襄阳多加逗留。

“只要有合理的理由退兵,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回到洛阳,肯定会帮忙劝说了。

“所以嘛,我那封信表达上是给满宠,其实是写给曹羲的,哈哈哈!”

“不错,不错!我大汉既得襄阳又得荆州六郡,你这征东大将军,差不多该升卫将军啦!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姜维再次举起酒碗,面色变得凝重,“我虽得荆州,防守压力却大大增加,既需一员上将镇守襄阳,还需一员上将镇守江夏,防止东吴的反扑。”

“此事无需忧虑!”魏延连连摆手,一脸的满不在乎,“以襄阳之坚固,只要稍稍稳妥的将领,三千兵马就能守住。

“江夏的防御固然重要,但吴军主力被拖在合肥,至少半年内不敢找麻烦。”

说到这里,魏延猛然想起了什么,“伯约,咱的拦江铁索,为何还没送到?”

“快了,快了,可能就这几日。”

得到肯定的回答,魏延再无忧虑。

拦江铁索,是个很笨的防御办法,却也非常有效。

如果敌兵沿江而下,拦江铁索很难起到拒止作用,但如果敌兵逆水而上,拦江铁索的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在魏延与姜维的计划中,只要在下雉一线拉设拦江铁索,最多只需一万兵马,就能有效阻止吴军袭扰荆州。

剩下的,就是休兵养民,坐看魏吴两国在合肥头破血流了。

…………

趁着“汉军战船没有注意”,满宠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悄无声息”地撤出襄阳。

汉军入城之后,满地的狼藉让众将傻眼——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仍被震得一愣一愣。

特么的,襄阳城的地下到底藏了多少老鼠,没人敢去想象,更没法精准计算。

不过,不要紧。

只要养个三五百只猫,再确保城中没有余粮,不出三月老鼠就能绝迹。

为稳固荆州的防御,在蒋琬与费祎的建议下,刘禅专门设立了“南郡都督”与“江夏都督”一职,位同四征将军,并兼任太守一职。

然而,刘禅的诏书中,并没指定具体人选。

这应该是蒋琬与费祎的主意,让魏延自主选择可靠人选。

既然如此,魏延正好动用自己的职权,指定长子魏容镇守襄阳,并指定柳充与黄崇为副将协助镇守。

至于江夏都督,经过一番自荐与争抢,最终被关索抢入囊中。

荆南四郡的太守,蒋琬与费祎各自派出两个门生,而荆州六郡的县级官,则由姜维培养的“小学生”担任。

他们并非名士,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再经过广汉各县半年的“实习”,足以胜任一般的政务。

延熙三年(公元240年)七月,汉军全师凯旋。

“军师,军师……”

周胤急匆匆追上来,满脸堆笑,“军师,这张小纸片,真的能领三十万铢?真的不是吴国铢钱?”

“唉!”

姜维彻底无语,“周将军,到底要我说多少次?你到底烦不烦?”

“可是……廖将军、马将军、赵将军和邓将军,还有柳将军与关将军都说,你是骗人的……”

“靠!你这么好玩儿,他们不骗你骗谁?”

姜维懒得多说,拍马走在最前面,留下周胤惴惴不安。

这张小小的纸条,看起来是张欠条。

军中将领打麻将时,周胤见过他们打欠条,最多见过一百多万的金额。

问题是,那些欠条至少盖了个私印,至少知道是谁出具的。

而姜维这张纸条,既没签名也没盖印,若说能换三十万铢,周胤很难相信。

好些人说他被骗了,有的劝他扔掉,有的想用一条鱼换取,搞得周胤寝食难安。

只能说,他没见过姜维的“支票”。

这样的“支票”,既没签名也没盖印,左下角却有一串奇怪的图案。

说是图案,其实是一排粗细不同的线条。

别说周胤,军中众将研究了好几年,也看不出什么特殊意义。

但是,姜维能看懂。

诸葛果也能看懂。

她只需简单一看,心里默默一算,马上就知道真伪。

因为,那一排粗细不同的竖线,其实是二进制条形码,与票面金额和时间一致,算是独有的防伪特征。

姜维拍马离开,周胤又盯上了关樾:“喂喂喂,关将军,那边围着好多人,吵吵闹闹的是在干嘛?”

“买券呗!”

关樾没有多说,往人群中的熟悉身影挤去。

众人正在买卖的优惠券和预购券,正是广汉郡去年发行的,既能买酒也能买白糖、红糖与香皂,有效期是今年年底。

“夫人,你怎么在这里?”

“夫君!终于等到你啦!”

魏贞挤开人群,满脸欣喜迎上来:“夫君,最近两月,我以三百铢收了七千多张呢!”

“不错,但一定要沉住气。等到十一月底,必能涨到九百铢左右。”

“嗯!马夫人和赵夫人都这么说,她们还在悄悄地压价,计划着多收一些呢!”

说话间,注意到关樾身旁的周胤,马上就警惕起来,“夫君,咱去那边聊吧?”

“不必了,这位周将军是我朋友,他父亲正是赤壁之战的大功臣,周瑜。”

“这样啊……”

魏贞还是不太乐意,仍想把关樾拉到一旁。

周胤知道不宜打扰,却忍不住好奇。

缠着关樾问了许久,终于搞清“优惠券”与“预购券”能卖钱的原因。

由于条件所限,领到优惠券的广汉郡百姓,极少用它购买水井坊、白糖与红糖,而是以两百至四百铢的价格转手卖掉。

在去年,收购了优惠券的世家大族与商旅,全都用它购买相应的商品,并“享受”了“减免一千”的优惠。

今年不知什么起,无数的世家大族与商旅齐聚永安,竟然在相互间买卖优惠券。

正是他们的相互购买与炒作,价格一天一个变。

有时候一个月内的差价,竟然高达四五百铢。

“不要,说不要就不要!”

听到吴郡的口音,周胤赶紧扭过头。

只见,一个大腹便便、油头粉面、衣着华丽的男子,正在跟身前的白袍男子说话:“魏、吴两国的白糖和酒堆积如山,你难道不知道?

“清河崔家,吴郡朱家,半年前进的货都没卖完,年底前谁还进货?

“所以说啊,你手里的两万张优惠券,真的没人要!你还是留着自己慢慢买吧!”

“这位哥,你可别唬我。”白袍男子指着码头,“刚刚过去的二十条船,不就是陈留卫家嘛?”

“没错,确实是陈留卫家。但他只进了五百坛酒,红糖与白糖总共才进了三百斤,你难道不知道?”

“……”

“所以说啊,你的券再不便宜出手,年底必会砸在手里,保证你哭得很有节奏!”

“我去!”

白袍男子默默计算着,两万张优惠券,如果全部买酒,那得投入一万万铢。

如此巨大的资金量,自家肯定拿不出来。

就算能够拿出来,这批货啥时候才能卖完?

可如果不进货,以均价五百铢收购的优惠券,岂不打了水漂?

最近一月,白袍男子也观察到了:太原王家、弘农杨家、颍川荀家和钟家、汝南袁家、清河崔家和陈留卫家,确确实实没进多少货。

特么的,两万张啊!那是一千万的真金白银!

如果年底前不能卖掉,岂不要亏死?

终于,白袍男子沉不住气了:“这位哥,要不你再加点?我保本转你五千张,如何?”

“呵!你还想卖五百?没睡醒是吧?

“赶紧去码头看一看,赶紧洗把脸清醒清醒!

“实话告诉你吧:我手上的一万张,上个月就想四百出货,结果一张也没卖掉!”

大腹男子话音刚落,突然,有个黑衣男子猛敲铜锣,“优惠券!优惠券!三百八一张,要多少有多少!”

“看见了吧?”

大腹男子扭扭脖子,指着敲锣的男子,“人家才卖三百八一张,我凭什么买你五百的?”

话音刚落,大腹男子也敲响腰间铜锣,“优惠券!优惠券!三百七一张!数量一万,先来先得!”

已有两人在敲锣喊价,而且价格才三百七八,数量还不少!

尽管如此,仍然没人买!

白袍男子彻底崩溃,赶紧敲响自己的铜锣,“优惠券!优惠券!三百六一张!数量两万,先来先得!”

几个家伙不停地敲锣喊价,并且不停地降价。

然而一直没人出手买,价格很快就降到三百二。

这时候,有人给魏贞使了个眼色。

于是,她轻轻甩开关樾的手,缓步来到白袍男子身前,“这位哥,我买四百张。”

“啊?怎么买四百张?不多买点?”

“咱家没那么多钱,只能买这么多。”魏贞装作勉为其难,扭扭捏捏,“说不定明天还会降价,我……我还是明天再看看吧!”

魏贞转身欲走,白袍男子急了,赶紧凑上来:“要不这样,我三百卖你?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三百二买的,如何?”

“这样啊,那就五百张吧,我正好有张十五万的银票。”

“五百是吧,小姐请稍等!”

白袍男子迫不及待,手忙脚乱数着优惠券。

周胤注意到,魏贞手上的“银票”,跟自己手上的一模一样,只是金额有所不同。

同时还注意到,大腹男子与黑袍男子仍在猛敲铜锣,并且陆续有人上前购买。

而白袍男子这边,购买的人明显更多。

以周胤之精明,马上就意识到其中蹊跷。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递上自己那张“三十万”的欠条,“这位小哥,我买一千张。”

“好嘞!一千张是吧?”

白袍男子接过欠条,只是大致一看,马上就揣入贴身衣兜。

同时掏出捆好的一叠优惠券,“哥,这正好是一千张,当面点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