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可怜姐弟

“陈枫,你可知道瓷器有多贵?你这玩意,若是要陶器,我可以五十文的成本做出来。但是瓷器,至少两百文一个。”

陈枫却不以为然,看向王泥匠笑道:“王泥匠,我的鼓风机用着怎么样?”

闻言,王泥匠嘿嘿一笑:“不得不说,这鼓风机很好用,温度杠杠的。”

“其他人烧制瓷器难不难我不清楚,但有这鼓风机,你烧制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烧制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就是炉中的温度,在鼓风机的加持下,把炉内的温度搞上去并非难事。

陈枫一语道破,王泥匠尴尬一笑:“还是难,这瓷器需要我一个个的做,成本就少不了。”

这一点陈枫自然清楚,以王泥匠一个人来制造这些瓷器,不仅速度慢,成本也高。

但见识过流水线的陈枫,却有更好的方法。

那就是将制造酒瓶的步骤分开,把一些简单重复的活交给村民,他只需要给村民工钱即可。

剩余难的部分再交给王泥匠来做,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就可以加快制造的速度。

陈枫说道:“王泥匠,你想不想开一家烧瓷厂?”

烧瓷厂?听到陈枫这句话,王泥匠的眼都发光了,身为一个烧陶工匠,他做梦都想开一家自己的烧瓷厂。

只是建造一个烧瓷厂,至少投入五十两银子,他一年拼死拼活的烧陶器都挣不了这么多钱。

“你若是愿意,我可以建一个烧瓷厂,并给你一部分股份。”陈枫笑着说道。

“当真?”王泥匠眼睛发亮。

“我陈枫还能骗你?”陈枫佯装不高兴,说着转头就要走。

欲擒故纵。

“陈枫,别走,别别。”王泥匠立刻拉住陈枫,脸上露出笑容。

“说吧,你愿意给我多少股份?”

陈枫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三成!”

王泥匠闻言后,微微一怔,没有想到陈枫竟然给自己这么多股份,原以为陈枫顶多给自己两成。

“另外,工资一个月一千文。”

王泥匠脸上激动不已,要知道他现在一个月都挣不到一千文。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一个陶碗能用几十年,修修补补又是几十年。很多都可以当传家宝给孙子用。

陶器更换的频率很慢,他一个月都卖不出去几件陶器。

要不是上次陈枫定制一个蒸馏器,给他了几两银子,估计他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

“怎么,嫌少?”陈枫问道。

“不少,不少!”王泥匠也不贪心,马上兴高采烈的问道。

“什么时候建造烧瓷厂?”

“现在。”陈枫说道:“我对烧制瓷器一窍不通,你可以找些人手建造,工钱我会付,你来监督工期。”

“而从今天起,你的工资照常发放。”

王泥匠脸上意想不到的激动,没想到从现在起自己就有了工资。

他几乎是感激涕零,就差在陈枫身上擦鼻涕了。

“打住,打住!”陈枫慌忙制止。

给了王泥匠几两银子,让他先买些建造烧瓷厂的砖。

自己则是先回到家中,杨依依见陈枫回来,端着一碗凉水过来。

眼神温柔:“当家的,你渴了吧,先喝口水。”

陈枫温柔一笑,接过碗,一饮而尽,随后笑着说道:“今天做了多少活?”

杨依依掰着手指算了一下,一共有二十张织布机:”今天大约织了二十三匹的布。当家的,这织布机真厉害,要是以前,这至少五天的活,现在一天就能完成。”

陈枫计算了一些,大乾一匹麻布的价格大约120文钱,这个价格虽然很廉价,但还是有不少人买不起,不然村里也不会那么多不穿裤子的男人了。

有些男孩子,十几岁了都没有裤子穿,甚至一些比较穷的家庭,一家三兄弟只有一条裤子穿。

一匹布大概需要花费30文的麻绳,加上二十个人的工钱,粗算一下一天就能挣一千八百七十文。

快二两银子了。

这对于以前的陈枫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不过陈枫只是在心中默算了一下,并未声张出来。

毕竟在村里,能挣钱也不是一件好事,会引起村民的妒忌。上次张彪闹事,就是眼馋陈枫发财了。

晚上妇人完工,各自回家,杨依依叫住了小柔和她弟弟。做了一些饭菜,让小柔留在家中吃饭。

杨依依心地善良,知道小柔家里的情况,一个孩子带着一个弟弟,很不容易。

“小柔和你弟弟,今天在这里吃,等吃完让你枫哥哥送你回去。”

杨依依拉着小柔的小手,关心的道。

小柔一脸的不好意思,她知道自己手艺不好,做工最慢。可是陈枫不仅没有赶她走,每次吃饭都给他多打饭菜。

也正是这样,小柔织布的时候比任何人都用功,刚第二天就已经做的有模有样的了,虽然效率还是慢。

但相较于第一天,有很大的进步。

“谢谢依依姐。”小柔怯生生的说道。

然后拉着身边,一个脏兮兮,皮肤黑肉的小男孩:“强强,说谢谢依依姐。”

“谢谢依依姐。”强强擦了擦嘴巴,小声的说道。

几个人围坐在堂屋的桌子旁,杨依依先是给每人盛了一大碗米饭,然后有端来一盆炒鸡肉。五个人,整整一盘鸡肉,已经很奢侈了。

小柔抿了抿嘴巴,眼睛干巴巴的看着盘中的鸡肉。

而强强年纪小,也顾不得形象,早已经口水直流了。

杨依依撕掉两个鸡腿,给小柔,强强一人一个。

陈枫见杨依依如此,不由一笑,这丫头就是太善良了。

“小骏,你也吃。”陈枫挥了挥筷子,说道。

强强可能是第一次吃鸡腿,刚接过鸡腿,就狼吞虎咽起来,差点噎住。

小柔就文静多了,虽然很饿,但吃相很好看。

小柔的母亲是隔壁村的大家闺秀,是村里少有的读过书的人,所以小柔接受过不错的教育,只是母亲去世后,她只能一个人带着弟弟。

“小柔,你以后晚上都在这里吃饭,听到没。”杨依依心疼的摸了摸小柔的后脑勺,说道。

“嗯。”小柔乖巧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