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的将领们怒道:“文人误。国,你们夸夸其谈也不过是逞口舌之利罢了。”
“我们抵抗外敌,保境安民,你们能做到吗?”
“再说了,我们的功名,是从刀山火海之中熬过来的,三军用命,换个勋爵算什么?”
“没错,打仗还得靠我们。”
“靠你们?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若是靠尔等治国,岂不是天下大乱?武夫们没有才华,粗鄙鲁莽,岂懂得治国之道?”
“是啊,武夫狂妄,自以为是。”
“……”
一时间,大殿之内,文臣武将们吵成了一团。
“大殿之上,如此喧哗?这成何体统?”
“都静一静!”
得到梁成示意的张远大喝,才勉强稳住大殿内的局势。
梁成也适时的问道:“诸位爱卿,为此事争吵确实有失体面,正好,朕就问你们一些话……”
殿内鸦雀无声,梁成的话,大臣们没有敢不尊的。
“此次契丹南下进攻我大炎,契丹动用了百万大军,我炎西军团阵亡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人,朝廷驰援北方战线的军团,阵亡三万多人,换来的只是跟契丹大军在河套边陲对峙,如此大的伤亡、战损,诸位臣工,谁能知晓这
将士用命的意义?”
梁成的声音愈发的低沉。
察觉到殿内那些持有反对意见的大臣们缄默不语,梁成继续说道:“战死沙场的勇士,跟你们何尝不同?你们是人父,是人子,有家眷,老弱,他们也有,可是此时此刻,你们却活着,还能够在大殿之上夸夸其谈,而他们却难以魂归故乡。”
“那些阵亡将士的家眷呢?他们的孩子谁抚养?父母谁照顾?”
“照你们反对的说法,难不成他们就是命比纸薄?战士沙场就是咎由自取?没有他们保家卫国,你们还能在朝堂之上说风凉话吗?”
梁成突然提高了嗓音:“朕告诉你们,他们战死沙场不是因为他们憨厚耿直,而是他们心中有国,有家眷妻儿,正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换来我们的安乐,包括朕在内,才能好端端的在这儿指点江山,所以,武夫的地位理应被优待。”
“朕的话,谁反对?”
梁成直勾勾的俯视下方。
顷刻间,先前那些不服气的大臣们纷纷陷入沉默。
他们跟随着梁成的言语,慢慢的思索起来。
自然也觉得陛下的话说的也很合理。
只不过空乏的战死虑,让那些在京都皇城内养尊
处优的文官们无法亲眼目睹,所以他们更不能感同身受。
既然无法感同身受,凭什么梁成还要照顾他们的感受?
那本身就是对将士们最大的不公平。
“赵怀安。”
梁成点了礼部侍郎的名。
“臣在。”
赵怀安闻言,急忙上前匍匐在地。
“起来吧,朕就是单纯的问你一件事。”
“陛下!”
梁成微微颔首,笑道:“朕觉得,文人轻视武夫,本来也没什么问题,既然你觉得你比武夫更优秀,那朕打算派遣你去西北边防要塞,守边几年,为国抵挡契丹人的铁骑,你觉得可以吗?”
“呃,这……我……”
赵怀安顿时一头雾水。
含糊其辞的,显然是不知该怎么作答。
“如果契丹大军或者是西岐诸国攻至京都王城外,朕要跟大炎共存亡,你呢?你愿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跟敌人浴血奋战?”
“或者说你的儿子在沙场之上遭到敌人的屠杀,你觉得让他泯然众人,无人知道,还是希望他成为英烈?得到朝廷的嘉奖?让他的子孙后代活在荣耀之中?”
面对梁成一连串的陈述,赵怀安直接如鲠在喉。
梁成沉声说道:“读书人应该得到尊重
,这话,其实没有一点毛病。”
“但是武夫同样也应该得到该死的尊重。因为那是用生命换来的,朕从来不会厚此薄彼,只会公平、公正,公允,无论文武,如同大炎的双翼,缺一不可,一视同仁。在朕的眼中,只要能让这个国家变好,任何人才都可以得到重用,受到重视。”
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们听了之后,不由自主的虎躯一振。
“当然……”
梁成继续说道:“那些浑水摸鱼,滥竽充数之辈,想要得到功名利禄,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朕绝对不能容忍的存在。”
“朕之前所强调的是,武夫都有建功立业,得到功名的机会,至于能否把握住,全靠他们,他们付出了努力,得到封赏,这便是公平。”
发现殿内无人再出来哔哔叨叨,这时梁成当机立断道:“好了,此事不用再议,今日就定了。”
梁成要表达的意味很明显。
这天下!
是朕的!
朕是大炎的皇帝,以后也是大秦的皇帝。
朕即天下!
有些事,朕下定了决心,臣工们就无需多言,避免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祸端。
如此强硬的帝王态度,大殿之内自然是没人敢说话。
而且大
家都没什么心思。
确切的说,这里的每个人都更加在意陛下想要表达的意图……
武夫职业化的制度已经通过。
那么接下来就该整顿腐败了。
只是这个问题,得抽丝剥茧慢慢来。
首先从户部着手。
“诸位爱卿,大炎朝廷的税务部门工作疏漏很多,因此,朕决定组建税务部,隶属于户部,由户部左侍郎做税务部长。”
“税务部为二品衔,办事处设在中书省,跟六部尚书同朝议政。”
“此外,在大炎各郡都设税务局,接受户部的督导监管,配合郡府的官官员征集税收,避免中饱私囊的贪墨之风。”
梁成给群臣陈述着税务部的具体职能。
可如此的安排,再度引发了朝堂文官们的喧哗。
“税务部?我们可不曾听过啊,陛下竟然推出的如此突然?”
“岂不是说,朝中多了一个堪比六部尚书的实权官职了。”
“只是户部侍郎?好像侍郎一职还没有定下人选,谁最有希望受到如此重用啊?”
官员们议论纷纷。
不少文臣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落在杨迁跃的身上。
自从跟契丹对峙之后。
原来的永昌郡守杨迁跃就成为炎西的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