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适合移植的龙脑樟树树苗最好是三年苗。
这个活儿还真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尤大娘子给对方的报价是十万村币一株,W集团没有还价,仍旧是有多少苗收多少的态度。
翌日。
狩猎队的队员们在狩猎的工作中,又增加了挖龙脑樟树苗的这一项任务。
一棵三年的龙脑樟树苗,全须全尾的挖回来,价值五十个公分。
尤二叔和新婚的尤三叔等老猎手,领了任务后恨不得吃住都在雨林里。
猎物是一天比一条猎得少,树苗一人一天能挖七八棵。
惹得兄弟单位(海捕队)的兄弟们,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海捕队最近除了在河里撒网捕鱼,还没有趁手的工具下海。
他们已经向城主打了造船的申请。
海达雅克部落使用的那种独木舟,显然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的海捕,也扛不住大风大浪的远航。
赵大舅等赵氏族人们还想借着造打渔船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将大海船造出来。
没有天书的指引,只能求助于神女了。
十一级文明的地球村,上天入海的各种艇都有,科技壁垒过于厚重,不适合出现在此。
只能寄希望于六十年代了。
只可惜,申城水域并不发达,哪有什么造船厂?
这也难不倒尤大娘子。
她用五十吨棕榈油的单子为由,让大杨哥给羊城的黑市大佬刀哥,打了一通电话。
夏历三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刀哥终于见着了传说中的大胡子。
“胡兄,久仰您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这个刀哥的广普让大胡子晃了一下神,亲切得很。
“刀爷倒是比我想象中的年轻许多,劳烦你耽搁生意跑这么远一趟了。”
“胡兄唤我小刀即可,小刀有今日还是得了胡兄和杨兄的帮衬,您有什么需要小刀出力的地方,尽管招呼。”
江湖人称刀爷的汉子也是个直肠子,电话里不敢问得太细,来的路上已经把自己在羊城的人脉捋了又捋,打算一定要帮这位大哥解决他的麻烦事。
几番寒暄下来,他也没有矜持,主动递上了话头。
大胡子只沉吟了几秒,就接了对方的好意:“不知刀爷对粤省的造船史,有没有一定的了解?”
羊城黑市大佬一下坐直了身体:“不瞒胡兄,刀家祖上干的就是船匠的活计,论对羊城船业的了解,小刀还是能说得出一二来的。”
“这还真是巧了,胡某愿闻其详。”
“说到船业,因为羊城地处东、西、北三江与南海交汇处,素来水网密布,海岸线曲折,“水”与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理优势就奠定了羊城千年商都的历史地位。
羊城人自古以来就擅长造船,早在先秦时期就掌握了独特的造船技术。
《山海经》提到“番禺始为舟”,说的就是今羊城一带的百越先民,从上古时代开始就会“剑木为舟”。
他们的绝技是找来可以造船的树干,将需要用作船舱的部分挖空,其他地方则涂上厚厚的泥巴,然后放一把火,涂上泥巴的部分完好无损,没涂泥巴的部分烧成炭,再用石器或青铜器打磨,一艘独木舟就造成了。
当年秦军南征百越时,越人就是驾着这样的独木舟神出鬼没,秦军以为如探囊之物的百越打了两年,死了主帅仍深陷泥潭。
到了汉代,羊城的造船技术又有新突破。
一九五四年,就有一艘有武装保护的内河航船的模型的东汉陶船,出土于羊城先烈路沙河顶。
此陶船首尾狭,中宽,底平,船首有碇,船尾有舵。
舵杆通过舵室固定在船尾部,据说这就是已知最早的船舵形象。
从汉代到六朝时期,造船技术受限,那时船舶只能贴着海岸线航行,不能真正穿越深海。
直至大唐时期,羊城海贸大兴,成为全国造船中心之一。
今天的羊城大德路与海珠中路交界之处,古时称西澳,是当时全城最大的内港。
唐代年间,西澳码头每天风帆如织,来羊城的外商以东南亚、大食(今阿拉伯地区)、波斯(今伊朗)的蕃客最多。
他们夏季到羊城,待到冬季回航。
空闲之际,商船需要修补裂缝,重新上桐油等修整与保养。
羊城的船匠就边看边学,把外来技术融会贯通。
他们发现大食人用桄榔纤维缝合木船,比钉子更好,不会生锈,后又发明了用橄榄糖填塞船缝的方法等。
广船技术这是在这个时期得以飞速发展。
甚至到了天宝二年,还曾助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高僧当年乘坐的广船可载,僧人17人,舟人18人,工匠85人,共120人,同时还能载粮食、佛像、佛典、香料、药品等大批的货品远航。
宋代时期,官方在羊城设立了市舶司。
由羊城开往海外的船舶统称‘蕃船’,与泉州‘海舶’、明州‘船舶’齐名。
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提及,岭南有一种巨舟,被叫做——木兰舟。
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船上可载几百人,贮藏一年的粮食,甚至可养猪、酿酒,有纺织机和商店。
就是因为这种木兰舟体型够大,抵御风浪能力较强,很多大食人看中木兰舟,以致一舱难求。
发展到明代,羊城已经是岭南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
许多广东名船,如东莞大头船、艚船,新会横江大哨、尖尾船、大龙艇等都在羊城建造。
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在广东任职时利用浙、闽艚船图式,结合广船原有特点,改进广船技战性能,还曾造出过一批富有战斗力的船舰。
因为广船多用铁力木建造,坚固耐浸,底圆面高,一度成为海上霸主。
到了清代,羊城至北美、大洋洲和俄罗斯的航线得以开辟,形成全球海上交通大循环。
往来羊城的蒸汽船、铁壳船等越来越多,船匠们也踏上了学习先进造船技术的征途。
1851年,苏格兰人柯拜在长洲岛修造了花岗石质的船坞,这是龙国近代第一座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