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鸣结束了发言,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显然众人都没想到,小陈导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连跟他比较熟悉的马二爷和孙副主任,都没有掩饰脸上的惊讶表情。
二大爷心说,你小子咋这么实诚呐!
我是让你在明天的研讨会上随便应付一下,没让你在今天的内审会上掏心掏肺啊!
还是说伱觉得老孙是孙猴子,啥事都能帮你兜瓷实喽?
最后还是提问的余教授打破了尴尬的沉默,他笑着对陈一鸣说道。
“你这位小同志还给我留了面子,当我听不出来吗?你明明就是借今讽古嘛!
思想觉悟总是有高有低的,所以我们才要弘扬高的,批评低的,这样个人、集体乃至社会才能持续向前。
而这正是主旋律电影的价值所在,不是吗?”
陈一鸣咧嘴一笑,还颇为做作地摸了摸头。
“余教授您说的对,所以随着故事线的推进,主角也在战友的影响下经历着蜕变与成长,毕竟电影的时间跨度只有2个多小时,剧本里的进步速度已经是飞速了。”
老余啼笑皆非地虚空点了他一下,“你个小滑头,行啦,算你过关。
时代在变,人在变,主旋律没理由不变,你只是把起点压低了一点,表现空间拓宽了一些,算不上什么原则性错误,试一试也好。”
余与飞的肯定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马、孙两位大佬稍稍松了口气。
李箭觉得对589阵地的指挥官着墨少了些,态度过于公事公办,台词里没有表现出对牺牲战友的痛惜,以及对传令二人组的担忧。
配角的话,陈一鸣就可以把创作规律掏出来了,反差论万用万灵。
陈一鸣表示,后续的渡河危机是589阵地的机关炮解决的,为此他们担下了暴露重火力的巨大风险。
通过实际行动体现战友情,应该比直接说台词更能打动人。
而引导观众自己推理和思考,想必也比演员直接演出来,更能让观众收获体验感。
王树斌是拍老了红色题材的,他问得要比李箭尖锐得多。
他对剧本的评价是“过于克制”,甚至是“克制到显得刻意”。
他问陈一鸣究竟是怎么看待我军战士的,么得感情的职业士兵,还是挣扎于战火的流离者?
主角遇到的战友为了掩护他,牺牲得毫不犹豫,但剧本里并没有给出任何动机,做出任何铺垫。
归根结底,剧本没有回答我军为什么会胜利这个关键问题,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陈一鸣彻底放开了,他不仅没有变脸,反而给老王鼓起了掌。
“王老师,您的反应与质疑,正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观影反馈,说明我的路子没走错。
在您看来,剧本里对每一名战士的刻画,他们的行为与言辞,有任何歪曲或是抹黑的地方吗?”
王树斌想了一下,迟疑地开口答道,“没有。”
“然后我想问,一秒生一秒死的战场,是解释原因动机的场合吗?”
王树斌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人物的关键选择当然要有动机有铺垫,但不一定通过台词直接说。
我想最终的成片应该可以回答王老师的疑问,毕竟镜头里的演员,可以通过肢体和表情反映内心情绪,这不是我用片面的文字可以讲清楚的。
最后我想说,访问过天马山战役的李玉成老英雄之后,我开始真正理解我军战士的选择。
他们首先是恪尽职守的士兵,然后是被坚果拉入战火的百姓,最后才是以身许国的英雄。
这是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当年参战的数十万战士,有的意识到了,有的没完全意识到,有的还没意识到已经牺牲,有的回国之后才意识到。
王老师问我知不知道我军胜利的原因,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军大部分战士认识到了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不同的选择。
想要清晰反映这种认知变化,不是《1951》区区2小时电影能够承担的任务,我背不动。
我只会如实还原当年战场的片段,把背后的认知过程交给观众。
不同认知水平的观众,自然会有不同的观感。
一定有像王老师一样的观众,试图去深入探究人物内在的动机。
次一级的观众,会感慨于我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至于信仰动摇的观众,会质疑电影在刻意美化。
不管哪一种观感,都能引发对那段历史的讨论,《1951》也就达到了目的。
其实故事里的主角,到影片结束的时候,思想认识也不过走到
但即便如此,对比刚刚领受任务的时候,他的成长已经足够明显。
主角才17岁,他完成了任务、活了下来并收获了成长,虽然电影没有接着往下拍,但我相信观众能够在想象中延续主角的未来。”
……
内审会一直开到晚上8点,陈一鸣拿出浑身解数舌战群儒,努力保住几个主要人物的人设没有被大删大改,不过部分台词、细节的修改终究在所难免。
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侯永老师,他的镜头本来就不多,结果起码三分之一的台词被挪给了团政委。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分歧,则是电影的结尾。
争论到最后,依旧是以陈一鸣的妥协而告终,他答应在原结尾的基础上再拍一段,稍许提振一下影片整体的“蓝色”基调。
约好了下周三之前提交修改版剧本,陈马二人推辞了孙副主任的晚餐,直接回酒店。
《魔都假日》的顺风顺水,让陈一鸣一度忽略了华国电影人的最大痛点,审查。
如今这部《1951》,该找上来的终究还是逃不掉。
看着坐在身边发呆的陈一鸣,二大爷轻笑着摇了摇头,还是太年轻太嫩啊!
“收收你那矫情劲儿,剧本的内核与骨架都没有动,这些改动绝对算不上大。
如果不是总政文艺中心出面,而是走电影局审查委员会的正规路径,就凭你这剧本的题材,拖到建国61周年都不一定上得了。
两个月审核,两个月打回,次次反馈都卡在60天的最后一天,你慢慢等吧。”
陈一鸣回过神来,讶然地扭头看向二大爷。
“怎么可能,铂爵的电影这待遇我信,可《1951》是魔影的片子啊。”
二大爷一声嗤笑,“明天那个还是帝影的片子呢。
到时候让你开开眼界,体会一下什么是‘武人动刀血溅五步,文人运笔血流千尺’。”
隔天,陈一鸣两辈子
他跟在二大爷身后一路探头探脑走马观花,漂亮妹子是看到几个,但也没有惊艳到让他叹为观止的地步。
进入研讨会所在的会议室之后,连零星的花草都看不到了,围坐在长条桌四周的不是大叔就是大爷,显得他这个小年轻分外地扎眼睛。
他不声不响地跟着马董坐在靠外一圈的椅子上,静静等待会议开始。
上午9点三刻,该来的都来了,电影局的一位张姓委员站起作了开场白,接下来就轮到韩三爷发言。
陈一鸣头一次亲眼看到大名鼎鼎的帝圈韩三,薄薄的寸头,上宽下窄的脸型,干瘦的身材。
冷眼一瞅,两道横肉自带三分匪气,确实有些“座山雕”的既视感。
他的发言很简洁,三言两语叙述了《开国大典》项目的由来,关键是列举了好几个关注该项目的正协大佬名号。
陈一鸣掩嘴偷笑,看来老韩也知道今天是鸿门宴,先报出一长串名字给自己背书,这就叫扯出虎皮好唬人。
接着是剧情梗概,陈一鸣听下来,跟前世的那部《建国大业》相比区别还是有一些的。
《建国大业》范围更广,从谈判、交战再到开国,时间跨度涵盖整场战争。
而《开国大典》更加聚焦,集中描述建国前最后一年的故事。
就陈一鸣对本时空历史的粗略了解,《开国大典》基本没有什么出格的“魔改”,唯一的突破,就是委员长父子多了些英雄气。
至于中间的皿主派人士,全是背景板,是给观众数星星用的。
先是电影局审查委员会的一位前委员提出质疑,措辞倒是还算缓和。
“这种形象塑造过于突破,观众会有误解的。”
韩三辩解道,“兴之所至喜怒随心,不是很正常吗?我觉得这样塑造更符合历史,也更贴合观众的想象。”
他的创作逻辑其实跟陈一鸣一样,把主旋律电影的固有形象从三楼拉到二楼,稍许接接地气。
只不过他的待遇比起昨天的陈一鸣要差得远,被一众专家们各找角度口诛笔伐,到后来甚至上升到了明褒实贬其心可诛的地步。
萌新小陈缩在椅子里瑟瑟发抖,这阵仗他两辈子以来还真是头一回见识。
专家们在剧本里挑出了一大堆“瑕疵”,陈一鸣全程地铁老人手机,仿佛置身于楚门的世界,力学三大定律都不一样了。
比如,片面拔高皿主派的作用,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排
大爷这电影就是讲
辩到后面两边都有了些火气,韩三不在剧本里的话也被寻章摘句地批驳。
韩三之后,《开国大典》的其他主创,联合导演辛建,编剧王睿东、杜起明,挨个儿被叫起来挂墙头。
陈一鸣可怜兮兮地看向二大爷,地球太可怕了,咱们还是赶紧回火星吧。
研讨会开到下午4点,终于轮到《1951》出场。
出乎陈一鸣意料的是,他战战兢兢地用最简洁的话描述完电影剧情过后,就被无视了。
没错,彻彻底底地无视。
只有那位前委员质疑了一下他的执导资格,被孙副主任很敷衍地一言带过,然后居然就被放过去了。
三两个专家指出了剧本上的几处“疏漏”,之所以说是疏漏而不是瑕疵,是因为完全不痛不痒,尖锐程度还不足昨天王树斌提问的一半。
都没用陈一鸣起身解释,孙副主任三言两语就给打发了,理由是“战史记载就是如此”或是“该描述出自战役亲历者的叙述”。
下午5点,依旧是张姓委员致辞收尾,研讨会胜利、团结、圆满地结束。
据其表述,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对六十周年献礼影片的制作,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