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首日票房 左右为难

坐在回国的飞机上,团队的一干人等都在抓紧时间补眠,因为落地之后又要开始跑行程。

头等舱的座椅可以放倒,躺上去比经济舱、商务舱都要舒服,然而陈一鸣却毫无睡意。

他仰躺在座位上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突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一座金棕榈,对华国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

之前的陈一鸣,对此并没有多少实感,甚至会觉得不以为然。

可能是因为处于影视圈的中下层,他本人对于上层那一小撮“精英”,很难有实际的接触和了解,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他们个人的采访或是道听途说的传闻。

后者尤甚。

前世华国内地只有一位金棕榈得主,他就是《霸王别姬》的导演吟诗小达人。

也正是这位大师级人物,让陈一鸣对金棕榈没有了艳羡与敬畏。

虽然在他穿越时的节点,全球电影节的生态环境都极度糟糕,连王者奥斯卡都已经褪去了过往的光环。

然而吟诗导演的倒掉,依旧令陈一鸣难以忘怀,进而让他无比确信一个事实。

所谓的电影艺术皆为虚妄,它一直被正治、文化、国别、商业等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并随着时代的潮流载浮载沉。

在1993年的华国,电影还属于精英阶层的装饰品,4元一张的电影票,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尚且属于奢侈的消费。

《霸王别姬》能在那个时候在全国拿到4800万票房,确实鹤立鸡群。

然而两个数字一除,不过1200万观影人次,而当年华国拥有12亿人口。

也就是说,看过《霸王别姬》的华国观众,只占总人口的1%。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华国老百姓与电影是绝缘的,他们从来不在电影的评价体系之内。

更可悲的是,华国自己的文化精英们,同样缺失评价的话语权,以至于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外。

于是一波又一波华国电影人,变身为攀登者,沿着不同等级的国外电影节前赴后继地发起冲锋。

爬完了蒙特利尔,接着爬洛迦诺,履历刷够了就继续爬柏林,能获奖再爬威尼斯,继而戛纳,直至金球、奥斯卡。

诗人就是其中爬得最高最远的那个,他被视为华国电影界的“国宝”,是啥也不干都该由国家出面保存供养的“文化大师”。

电影人负责出国爬山,媒体负责报道宣传,至于普通的华国观众,只需要静静地看和鼓掌就好,没有评论的资格和必要。

这套体系一直运转良好,直到那场“馒头的血案”,让普通观众

誉满天下的诗人,同样可以因为观众口碑的反噬,一夕之间谤满天下。

是媒体倒戈了吗?

当然不是!

难道媒体没有往死里喷过《英雄》么?

那也没耽搁《英雄》打破票房纪录啊。

归根结底,是时代变了啊。

国家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电影正在回归大众文化的本源。

现在是2010年,短图文的微博已经上线,智能手机的变革即将到来,电影的生态位又要变了。

也许只有陈一鸣这个过来人知道,2010还只是一个开始。

之后的10年,大环境的变化会越来越快,直到让整个产业彻底天翻地覆。

陈一鸣端详着手里的戛纳奖杯,只觉得荒谬。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之后,割裂与对抗会让全球向右转,以开放自由为圭臬的国际电影节,无一例外都会遭遇一场严峻的考验。

那时候的电影节,已经沦为品牌展示的秀场,比起奖杯与荣誉,红毯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那时候的华国,已经是全球

所以,对于华国人来说,还有必要一心一意地扒着欧洲三大和金球奥斯卡么?

陈一鸣把思绪绕回到最初想到的那个问题,他手上的这座金棕榈,对华国电影意味着什么?

很遗憾,大概率不会有什么用,甚至对于他自己,光环效应可能也维持不了多久。

如果类比的话,大概相当于游戏版本更新前的最后一天,推掉boss获得了一个极品道具。

算是终结了一个魂牵梦萦的念想,本身却没多大用处,因为拿到的

……

飞机于周日晚上在魔都降落,大壮还算是个人,没有把陈一鸣他们直接拉到电影院里去。

铂爵在魔都为段一宁他们订好了酒店,休整一天之后,再开始路演行程。

陈一鸣索性也住去了酒店里,他的狗窝几个月没打扫过,现在根本就不能住人。

而且把《1951》的宣传跑完之后,他也要考虑一下买房安家的事情了。

虽然他并不挑剔吃穿住用,但是到了他如今的地位,再住一室一厅的租屋并不会让人觉得亲民接地气,反倒会被质疑矫情和做作。

到了酒店洗漱过后,陈一鸣直接把自己扔到床上,总算是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眼皮还没阖上,房门就被“砰砰砰”地敲响,陈一鸣认命地下床开门。

听敲门风格就是大壮这厮扰人清梦,开门一看果然如此,他的身后还跟着小美。

“一鸣,两件事,说不定会牵扯到明天的路演,你最好知道一下。

一个是公映之后的票房,小美你具体讲一讲。”

小美打开手上的文件夹念到,“周六首映日,3500万预售票房实收3430万。

七大院线整体排片率在42%左右,再往下的省域院线的排片率只高不低。

根据我们初步汇总得出的数据,首映日票房在7800万以上,专资办公布的数据只会高不会低。

周日预售票房4700万,实收4550万,周日票房的具体数据还在汇总之中,但整体走势逆跌已经板上钉钉。

两天相加,肯定可以超出1.35亿的华国首周票房纪录。”

陈一鸣笑着说道,“所以打折预售还是延续下去了嘛,三大微博到底是财大气粗,烧起钱来眼都不眨一下。”

马云腾笑呵呵地补充道,“还是眨了几下滴,起码掏钱没试映时爽快了。

下周开始三大微博会同时上线团购玩法,观众拉来的未注册用户越多,电影票的折扣越大。”

陈一鸣惊到合不上嘴巴,好家伙,这不就是万恶的“砍一刀”雏鸡版吗?

他会不会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啊,这种大杀器都提前出现了。

大壮也不理他,自顾自地接着说

“从昨天傍晚开始,国内各大媒体平台开始大量出现《1951》的负面评论。

目前蚕豆评分已经降到了8.7,爆发式地出现大量一星、二星影评。

b呼、微博和博客上,有很多大v发表了长短不一的评论,总体内容中立偏负面,但也有很多大v力挺,目前两边的粉丝已经开始爆发争论。

对了,央妈今晚的七点新闻,报道了《1951》戛纳获奖的消息,你还出了镜,用的是六公主采访伱的视频素材。”

大壮说完之后就干脆利落地领着小美润了,陈一鸣重新躺回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他索性拿过笔记本电脑,打开蚕豆网《1951》的页面,刷一刷评论。

确实如马云腾所说,目前的评分只有8.7了。

其实这个分数也不低了,仅就战争片这个分类来说,8.7也足以排进影史战争片类别的前十。

这自然是大大地过誉,不过评分这东西情绪化很强,有着高达1到1.5分的弹性区间,所以8.7也不算高到离谱。

排在最上面的几篇长评,基本都是4到5星,赞同数全部上千。

其中盘点《1951》隐藏剪辑点的长评,赞同数更是突破已经五千,可谓热度惊人。

他把高分长评全部略过,直接挑1星2星的短评看。

“每个npc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但可能给你一个任务道具,如果成功带到最后一个场景,就能获得一个隐藏成就。”

虽然是一个一星评价,陈一鸣却看得哈哈大笑,这是一个资深rpg玩家,吐槽又有趣又犀利。

“这是一部反电影的非电影,为了炫技而炫技的失心疯,别忘了,蒙太奇才是让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要素啊。”

同样是一星评价,然而陈一鸣不认为对方是在故意抹黑,因为《1951》确实是在炫技没错嘛,不炫技哪来的金棕榈呢。

“导演试图利用长镜头来增加场景方面的真实感,但是为了填充足够的内容又不得不消减故事方面的真实感,主角一路上的坎坷和磨难,刻意的设计感挥之不去。”

对于这个评价,陈一鸣并不认可,却也只能接受。

就算陈一鸣走访众多老兵,编排的剧情全部源于真实战史又如何?

在某些人的固有认知中,那些事迹就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在电影里出现,那必然就是假的。

陈一鸣自认没有能力叫醒装睡的人,他也根本不想浪费那个力气。

“全程都没有多少背景音乐,炮击声听习惯之后,变成了催眠效果。”

“片尾曲是最大的败笔,像正片一样全部自然声不是很好吗?画蛇添足!”

陈一鸣又笑喷了,赶紧把这一页截屏保存下来。

这两条2星评价,单拆开来都挺正常,凑到一起莫名喜感。

它们用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形象地呈现了电影导演的左右为难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