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印记十:龙女

南音不再着急动作,闭目默念《妙法莲华经》,左手湖丝手套微微发光,幻化出一片慈姑花瓣,悬浮而起,化成荧光散落在空中。

再睁开眼睛,一切都消失了,还是之前侧卧在床上的姿势,排骨坐在枕边。梦中梦,差点儿就着了道,连忙从背包里摸出年十九给的银草丹,凑到鼻端。

清凉刺鼻的味道冲天灵盖,虽是被狠狠地呛了一下,却觉得神清气爽,头脑清明,彻底醒了过来,确保此时不在梦中了,南音长舒了一口气。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庄周的《齐物论》中就曾经详细阐述过这种现象,如同幻境一般,是十分危险的。

真正陷入其中的人,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可能就会迷失在在一层层梦境中,若是在梦中死去,更是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常常看到说某某人死于梦中,实际上就是陷入了梦中梦。

若不是南音及时反应过来,以《妙法莲华经》镇神,再利用慈姑花之力彻底唤醒自己,恐怕要出大事,这也得益于南音对排骨的信任。

之前那老板娘在门外唱鬼音,无论她是人是鬼,不可能都站到了门前,排骨却完全没有察觉。当时南音心中就觉得奇怪,只是一下子没有想到。

后来那“杨妃”又完全不惧怕南音的攻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若不是进入了阴阳环那样的异界,就只有一个可能,是在做梦。

想到此处南音不免开始有些担心雨林,她不觉得自己做这个梦是巧合,一定和这一次的印记有莫大的关系。而雨林独自一人,若是陷入梦中那将十分危险。

不过凭空担心也没有用,尽快找到线索才要紧。想想刚才梦中两次听到的鬼音,唱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而后攻击自己的妖怪又是杨妃的形象。

六军不发无奈何,辗转峨眉马前死。据正史所载,杨妃是死在马嵬坡,可坊间传言皆称杨妃未死,只是其之后的下落众说纷纭,早已无从定论。

而幽州是安禄山的根据地,亦是安史之乱的发起地,先是提到田承嗣,此时又涉及杨妃,想来这次必与此有关。

这一段历史过于出名,南音了解的也比较深入,或许能很快找到破局之法,忽然想起些什么,开口问道,“排骨,你觉得刚才我有什么异常吗?”

“主人一直在睡觉,什么也没发生。”排骨摇摇头,拼出字来。

如果是有妖鬼作祟,让自己陷入梦中,排骨多少会有所察觉。可它既说什么也没发生,那这个梦或许代表的是在给自己传达某种信息,类似之前遇猫蛊时梦到武则天与她的猫。

只是这传达方式未免也太过粗暴了,那梦里皆是自己最为恐惧的景象,可能不是传递信息,是想吓唬自己也说不定……南音坐在床边胡思乱想着。

外面院子中传来鸡叫声,看了眼手表,已经六点了,只是这屋子没有窗户,看不到外面的天色。不过既已鸡鸣,就可以准备动身进城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雨林在温泉边也被水雾迷了眼睛,待看清时,发现自己身处一间佛堂之中。

一名素衣妇人正跪在蒲团上闭目诵经,手里捻着一串念珠,身边立着一名丫鬟。

“哎呀……你……你是什么人……”那丫鬟看到雨林突然出自,大惊失色,跌坐在妇人身边。

雨林开始也有点懵逼,不过被丫鬟的惊呼声提醒了,忙看了下自己身上,装备俱在,南音却不在身边。这次竟然直接出现在了别人跟前,换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就挺离谱的。

不过也不是抱怨的时候,雨林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这佛堂看似家中的私人佛堂,而供奉的观音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想来这家非官即富。

而眼前的妇人身着素衣,脚下的蒲团与手中的念珠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必是常年茹素礼佛之人,且这三更半夜还在这念经,应该是所求相求,雨林心中便有了主意。

“吾乃观音大士座下龙女,大士感念尔多年虔诚,特命吾下凡点化。”雨林右手拇指捻着中指立于胸前,煞有介事的说道。

这手势称为转法轮印,代表以法轮摧破烦恼,使身心清净,是以前出家时学的,如今还有些印象。左手则藏在袖子中,悄悄按亮手表,制造出光芒环绕的效果。

“啊……是龙女大人显灵……多谢菩萨,多谢菩萨,我家老爷有救了……”那妇人见雨林穿着怪异,又从天而降,初时十分惊慌,此时却深信不疑,连忙拉着丫鬟一起跪下,伏地扣头。

“不必如此多礼,有何事相求直说即可。”雨林等她们拜了一会才说道。

“龙女大人,我家老爷自从上任这昭义节度使,一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可是那田大帅,原本与老爷交好,不知为何突然翻脸,咄咄相逼,要吞并潞州。”

“若是不让,便要兵戎相见,百姓受苦,若是让了,又会受朝廷责难。老爷日夜忧虑,却无良策,如今已忧思成疾,快要不行了……龙女大人要救救我家老爷呀!”妇人抹着眼泪说道。

昭义节度使,田大帅……雨林思索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试探着说道,“薛夫人,我需见过薛大人,看看他如今情况如何。”

“好的,好的,多谢龙女大人……小翠,快,带龙女大人去正房。”薛夫人听说雨林当真愿意帮忙,喜上眉梢,忙吩咐身边的丫鬟道。

果然是猜对了,田大帅说的大约是那反复横跳的神经病田承嗣,那么昭义节度使就一定是薛嵩,薛仁贵的孙子,雨林对他的印象倒是不错。

薛嵩虽然曾经依附安禄山造反,但他所做皆是为保一方百姓,以至于邺城在整个安史之乱中从未发生的激战。

归唐后封为昭义节度使,在任期间治境有方,刻务屯垦,劝课桑农,谐和诸夷,辖境内气和人顺,牢狱不兴,颇受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