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间,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淡淡的花香,让人的思绪也随之飘远。
“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赵桓忽然说道,“例如,加强与大夏的贸易往来,通过贸易手段来逐渐渗透进大夏国。或者,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在大夏国内有影响力的人物,通过他们来影响大夏的朝政。”
赵璎珞眼睛一亮:“皇兄的提议值得考虑。贸易手段确实是一个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接触大夏国内的反对势力,看看能否从内部瓦解他们的统治。”
赵佶听后点头赞许:“很好,你们两个的想法都很不错。不过要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我知道了爹爹。”赵璎珞声应道。
随着谈话的深入,赵璎珞的心情也逐渐好转。
她明白,控制大夏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耐心与智慧。
而今天与父皇和皇兄的交流,让她看到了希望与方向。
离开御花园后,赵璎珞回头看了一眼这对父子,忍不住赞叹,姜还是老的辣。
告别皇兄之后的那几日,公主殿下赵璎珞正在深思如何扶持大夏国内部的某些势力,以便在关键时刻能为大宋所用。她心中有着宏大的计划,但需要一个契机来实施。不料,这个契机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朝堂上,气氛庄重而紧张。枢密院事朱胜非神色凝重地手持一份紧急文书走向公主。他深深一礼,将文书递给了赵璎珞。
赵璎珞展开文书,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她扫视了一眼朝堂上的大臣们,缓缓念出了文书中的内容。随着她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完颜宗翰竟然如此猖獗,连克大夏数州县,这分明是在向我们挑衅!”一位武将愤怒地拍案而起。
“是啊,此举不仅是对大夏的侵略,更是对我们大宋的蔑视。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另一位文臣也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然而,也有大臣表示担忧:“出兵相助固然义不容辞,但我们也要考虑到金国的反应。万一激怒了他们,岂不是引火烧身?”
“对,我们不能因为一时义气而陷国家于危难之中。”又一位老臣沉声附和。
朝堂上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赵璎珞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议论,心中已有定计。
“诸位爱卿,”她终于开口,声音虽然柔和却充满了威严,“本宫明白你们的担忧。但完颜宗翰的野心已经威胁到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否则下一个受害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她环顾四周,继续说道:“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行动。出兵相助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传本宫命令,”赵璎珞声音坚定,“立即召集军师团队商讨作战计划,同时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另外,派遣使者前往大夏国与李乾顺商议具体合作事宜。我们要让完颜宗翰知道,侵犯他国领土是要付出代价的!”
随着公主殿下的一声令下,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去召集军师团队商讨战术策略;有的则去安排边境的防御工作;还有的则负责准备与大夏国的谈判事宜。整个朝堂上下一片忙碌景象,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充分的准备。
赵璎珞站在玉座前目光如炬地望着前方,她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她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大宋国家实力和民族尊严的一次捍卫。她坚信在全体大臣和将士的共同努力下大宋必将取得胜利!
当朝堂上的喧嚣逐渐平息,赵璎珞再次开口,她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本宫知道,此次出兵大夏,风险与机遇并存。但大宋自建立以来,何时曾畏惧过挑战?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救援大夏,更是为了维护这片土地的和平与秩序。”
一位老臣感慨道:“公主殿下所言极是。大宋的繁荣与和平,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此次出兵,不仅是对大夏的援助,更是对我们自身安全的保障。”
另一位武将则豪情满怀地说:“殿下,末将愿率军前往大夏,与金国一战!让他们知道我大宋将士的勇猛与决心!”
赵璎珞微微点头,表示赞许:“诸位的勇气与决心,本宫深感欣慰。但战争并非儿戏,我们需要精心策划,确保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说着,她转向朱胜非:“朱枢密,你即刻与军师团队商讨具体战术,务必确保我们的行动既迅速又有效。”
朱胜非躬身领命:“是,殿下!臣定不辱使命,与军师们共同商讨出最佳战术。”
随后,赵璎珞又转向其他大臣:“至于与大夏国的合作,我们需要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洽谈。谁愿担此重任?”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文臣站了出来:“殿下,臣愿前往大夏,与李乾顺商议合作事宜。”
赵璎珞定睛一看,原来是新晋进士苏辙。她微笑点头:“苏辙,你年轻有为,口才了得。此次出使大夏,任务艰巨,你需小心行事。”
苏辙躬身应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望,竭尽全力完成使命。”
随着各项任务的分配完毕,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退下,各自忙碌起来。赵璎珞站在玉座前,深吸一口气,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充满挑战与未知。但无论如何,她都要带领大宋走向胜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宋朝堂上下一心,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充分的准备。军师团队日夜商讨战术策略,武将们则加紧训练士兵提升战斗力。而苏辙也踏上了前往大夏的旅程,去与李乾顺商谈合作的具体细节。
整个大宋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坚定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着。
苏辙和李乾顺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直接的个人关系记载。苏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与其父苏洵合称“三苏”,并且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生活年代主要集中在北宋时期。
而李乾顺是西夏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1086年至1139年,期间他努力整顿西夏政治,使西夏国势强盛,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他生活的年代也是北宋时期,但与苏辙并没有直接的交集。
因此,从历史记载来看,苏辙和李乾顺虽然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但并没有直接的个人关系。他们各自在文学和政治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但他们的生活和事业轨迹并没有明显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