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袁家的梦

身为凉州人出身的董卓,一直以来他在表面上都非常具有欺骗性。

平日里见谁都是笑哈哈的,行事爽朗,不拘小节,大有豪侠风范。

在攻于心计的世家眼中,外表憨直的董卓就是个大傻子。

他年近六旬,历经沉浮,观其一生官海经历,实在是起落不定,就仕途而言,董卓很是不容易。

一个人在这样的年纪,按道理来说,不论是有什么雄心壮志,亦或是有什么狼子野心,都应该烟消云散了。

六十岁的年纪,在大汉朝来说虽不能称之为祥瑞,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福气能活到这个年纪。

到了六十,完全就是有今天没明天的存在了。

特别是近些年来,董卓的表现让袁家人颇觉满意。

除了当年在响应中央,北上讨伐鲜卑一事上董卓有些自主性外,其余的时候在袁家人看来,董卓的所作所为都是一条极为听话的忠犬。

而且,当年北伐鲜卑之事,对于大汉朝来说确实是一个良机,对身为并州刺史的董卓而言,也是一个可以凭借军功翻身的契机,故而当时董卓虽然有些僭越之行,但在袁家人看来,倒也都是可以容忍的。

特别是,此刻与董卓差不多年纪的袁隗,完全自认为他能够掌控住董卓这个人。

做人啊,有时候真的不能太自大。

……

今日,袁隗就关于董卓的事情,召袁基前来商议。

“董卓书信,向老夫谏言,想要入京协助我袁家,谋取京畿禁军之权,此事在你看来如何?”

袁基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凭心而论,现在的他觉得袁家在朝堂之中所谋取的权柄,实则已经够多的了。

虽然尚未掌握雒阳全部的军权,但西园八校中很多人是袁基的手下。

何进如今也是袁家的盟友,他虽是大将军,但也算是为袁家所制衡,很多事还要看袁家的脸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袁基觉得比起刘宏在世的时候,袁家所获取的利益已经足够多了。

真的需要继续冒进吗?

眼下董卓主动请缨进京相辅,在袁基看来却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的。

“叔父。”

“嗯?”

袁基尊敬的道:“叔父,依照侄儿看来,如今蹇硕已亡,西园八校的禁军皆归何进一人统领,当此时节,实在无需着董卓进京,此举恐多生支节,董卓在凉州手握重兵,但却需要我等在朝中供应其粮秣,不然其重兵在外皆为死局……可一旦来了京城?咱们有无能力制住此人?”

袁隗摇了摇头,道:“士纪多心了,董卓不过一凉州犬尔,纵然是来了京城,难道还嫩掀起什么风浪?”

“如今党锢已解,天下名士多有被各府征辟为官者,关东士族再次兴旺于朝廷,似董卓这等关西犬狼之徒,对我等而言,也只有甘为附翼一条路……哈哈,老夫实在是想不出,董卓若是进京来抢权执政,那对于天下士族来说,将是何等可笑之事,怕是他在朝堂之上,都未必能超过三日。”

“士纪,董卓已经六十了,不过是想给自己和后代寻个好归宿,故而在老夫这奋勇建功,不过如此而已,你无需多心。”

袁基叹了口气,其实他也明白这个道理。

以董卓的身份,他来朝堂中抢权,这事听着跟乌桓人和匈奴人来雒阳吵着嚷着当三公一样,是极度的好笑,压根就不现实。

但不知为什么,袁基心中总是隐隐有几分不安。

“叔父,其实目下,蹇硕已亡,京中诸军皆为何进所掌,何进与宦官势不两立,等同于为我们所控制,这对我我袁家来说,实在是大好局面,何必多此一举让董卓进京呢?”

袁隗摇了摇头,道:“你啊,还是稚嫩!”

“蹇硕一死,何进掌兵,任他与宦官之间的关系再是恶劣又能如何?他却始终是姓何不姓袁!在身份上,他永远还是天子的舅父,太后的亲兄!”

“眼下他与张让,赵忠等人势同水火,但这不代表,除掉了十常侍之后,姓何的依旧愿意听命于我袁家,咱们利用何进掌兵,你道何进就不是在利用咱们控制朝廷之势?”

“朝堂之上,没有完全的制衡,也不曾存在永久之利!你以为何进会甘心永远为我袁家所钳制?”

“自党锢解除之后,何进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征辟海内名儒三十余人入府,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跨过我们袁家和朝堂诸卿,直接向党人伸手,募为己用,其心思可知!”

“天子现在年纪是小,不曾参与朝堂诸事,但你要知道,天子终归是有一天是会长大的,而且他还是先帝的儿子,若此子类父,善阴谋权衡之术,一旦他长大亲政与其舅父联合,重新行之以先帝旧时之策,那这朝中的大好局面,是否依旧会向着我等,可就不好说了!”

袁基闻言,沉默不语。

袁隗叹道:“如今蹇硕刚死,张让和赵忠等人自危与何进势不两立,而何进为了博取关东士族的好感,也是欲致十常侍于死地,当此时节,我等召董卓入京,用其为何进的臂助,何进必会应允,毕竟他好歹也是大将军,董卓在名义上也是受其掌控,为他平添势力气势,他也是高兴还来不及的。”

袁基叹道:“蹇硕已死,西园禁军尽在何进手中,他又如何会同意此事?”

袁隗笑道:“我们可以跟何进说,在这关键时节,凉州狗入京为主人挡刀,实在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太后也是一个看的长远的女人,她跟先帝夫妻多年,自然是不想看着这些昔日为先帝爪牙的宦官,就这样被他兄长处理了的,故而何太后一直在力保十常侍。”

“依老夫看,太后是想等陛下长大一些,让陛下仿孝先帝,继续用十常侍为爪牙,来控制朝堂,巩固皇权,然老夫岂能遂了她一妇人之愿?”

袁基点头道:“明白了,叔父之意,是觉得何进与太后乃是兄妹,更兼十常侍藏身于宫中,何进纵然总领军权,但顾念兄妹之谊,兼顾忌自己的大将军身份,不好擅自动用京中的禁军冲进宫中捉拿十常侍,所以向他推荐董卓来行此事……”

袁隗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士纪你总算看明白了。”

“事情不到最后一步,谁也不愿意兴兵入宫逼宫剿杀宦官,此等举动,实乃无父无君之举!恐落千载骂名,何进不愿意做,你看看满朝公卿,哪个愿意做了?”

“所以嘛,让董卓来做这件事,对何进来说最好!凉州之狗,要什么名声?”

“调董卓入京,先让他兴兵入宫,处置了十常侍,如此何进必然满意,”

“但之后,老夫却可以让董卓常驻京师,以为臂助,助我卸了何进之兵权!这京中禁军和西园八校的禁军兵力,皆可让我等心腹之人掌控,至于这所谓的大将军,以后也就不需要了。”

袁基在心中暗叹,深感袁隗的老谋深算之利!

毕竟,在这个当口,提出将董卓调入京中,表面上看是符合何进之利,实则却是袁家暗中想卸掉何进的军权之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不过,自打袁绍和袁术外派任牧之后,袁家的一众二代人杰,也相继被袁基调出京师,下派往地方任两千石的太守和国相。

如今雒阳城中,袁家臂助虽多,但姓袁的人却没有几个了。

不知为何,袁基总觉得心中没底。

沉默良久,方听袁基缓缓开口道:“叔父,你觉得那董卓可信吗?叔父当真了解他?”

袁隗哈哈大笑:“老夫用了他十多年,对他再是了解不过,放心,董卓乃是仰仗老夫鼻息所活之人,绝无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