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程家寿席

见了郭喜安的吃法,孩子们都跃跃欲试,郭喜春也有样学样地包了一块肉塞入嘴中,这一嚼,立马瞪大了眼睛。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烤得刚刚好,一口下去,油香四溢,虽然香,但也难免会有些油腻,包上紫苏叶后,那一点油腻完全消失,更增添了浓郁的香味,整体味道有了升华的效果。

品尝到这种美味的孩子们立马爱上了这个味道,手里的馒头都放下了,纷纷转向紫苏包烤肉的吃法。

郭喜安一边吃一边翻着锅里的烤肉,见孩子们吃得忘乎所以都忘了煎蛋了,一人碗里夹了一个:“荷包蛋也很好吃的,拿的馒头不可以剩下哦。”

大丫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只顾着吃肉了,她把馒头掰成两半,将荷包蛋夹在馒头里,咬了一口,发现里面的蛋黄还是流动的,立马举起来道:“小姨,蛋还没有熟。”

“这叫溏心煎蛋,小姨故意做成这样的,大丫不喜欢吗?”

大丫一愣,这才仔细嚼了嚼,和熟透了的煎蛋相比,这样做出来的煎蛋更加鲜嫩,入口软滑,没有熟蛋黄的噎感,反而更好吃了。

大丫眼睛一亮,又连忙咬了一口,嚼下去后用力地点头:“喜欢,大丫喜欢这样的煎蛋。”

其他孩子也纷纷吃了一口,大都是能接受这个口感的,只有向佑皱了下眉头,他不习惯这个熟度的鸡蛋,感觉像是吃生鸡蛋一样,但见大家都很喜欢,他也不想扫兴,强忍着打算吃下去。

郭喜安敏感地察觉到他的情绪,“向佑不喜欢吗?”

见娘亲看出来了,向佑有些不好意思,“我有些不太吃得来这样的。”

郭喜安伸筷子将他碗里的鸡蛋夹了过去,“没关系,娘给你再煎一下煎熟就行。”

见向佑一副麻烦了人不好意思的样子,郭喜安忍不住出口道:“向佑,这也不是什么麻烦事,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娘都希望你能坦率地说出来,咱们是一家人,最不用讲究客气,你的事,娘亲也永远不会觉得是麻烦。”

这孩子实在是太懂事了,懂事的孩子常常容易做出委屈自己,迎合他人的事来,她不想让向佑小小年纪就懂得勉强和委屈,她希望他在不用懂事的年纪里,能够随心所欲一点。

向佑其实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委屈,但娘亲的关心还是让他心里暖呼呼的,他忍不住露出笑脸,糯糯地应了声:“嗯。”

把第二锅的烤肉盛出来,照样就着锅里的底油,郭喜安把切好的胡芋片贴进去煎烤。

对这烤胡芋片,郭喜安是喜欢吃生脆的,在这一点上,一家人倒是出奇地一致,都喜欢生脆的胡芋片。

这一顿饭吃的时间有些长,所有的烤肉被吃得干干净净,烤肉吃完后,孩子们还用紫苏叶包着烤胡芋片吃,也别有一番滋味。

晚饭过后依然是考教孩子们功课的时间,二丫和三丫通过努力,终于在今天通过了考验,获得了心心念念的头花。

三丫乐得不行,立马拉着大丫给她梳头,现在就要把头花戴上。

二丫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头花,看了看姐姐和妹妹头上一模一样的,已经没有那么高兴,自己心里堵着气。

向佑的进步神速,日常的学习他已经领先其他孩子许多,为了适应他的学习速度,郭喜安只能把他单独拎出来教学,同时也为这孩子的学习能力惊叹,平常教他的东西,他稍作练习,便能掌握个十之八九,现在《百家姓》上所有的字,他几乎都已经能读会写了,都能代替郭喜安来教其他孩子了。

明天要去老程家帮忙和吃席,不用准备凉粉出摊,空余时间较多,教完了孩子们今天的知识点,郭喜安难得的配他们玩耍了一会儿。

家里的小黑狗不时高兴地汪汪叫,和才从山里捡来时相比,黑虎长大了许多,原乡巴掌大的身体已经大了一圈,虎头虎脑的很是壮实。

虽然明早不用出摊,但是去老程家帮忙也要早起的,带着孩子们玩闹到戌时末,郭喜安便催着孩子们上床休息了。

向佑向泽还是和自己睡在一张破床上,给两个孩子盖好被子,看他们乖乖闭上眼睛,郭喜安心里若有所思,既然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也该和孩子们分床睡了。

但是家里面也实在是没什么条件,姐姐和大丫三姐妹也挤在一个屋子里,床也还没有一张。

虽然自从屋顶铺了油布后,下雨天家里再没有漏过雨,但是地板还是会潮湿,一直睡在地上总是对身体不好的。

这些都是要解决的,还是得找个时间把家里再好好规划一下。

......

第二天一大早,郭喜安就起床先去老程家帮忙了,郭喜春本来也要跟着去的,郭喜安没让,虽说是去帮忙,但以老程家的尿性,只怕是要把人当牛做马的使。

自己去帮忙是因为没有办法,毕竟还顶着一个老程家二儿媳的头衔,怎么也推不过去,自己姐姐可没有这个帮忙的义务,况且姐姐老实,要是去了只怕真要被那老程家的使唤得团团转,郭喜安哪能让这事发生,对姐姐说道:

“帮忙我一个人去就成了,你到时候带着孩子们中午直接过去吃席就成。”

见妹妹这么说,郭喜春也没坚持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提前和李大娘家打过招呼,李大娘带着儿媳周美玉来叫郭喜春一起去老程家吃席。

郭喜春连忙拿上那篮子寿礼,领着孩子们跟着李大娘婆媳俩往老程家过去。

等他们一行人到的时候,老程家小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凡是这种老人过头寿摆席的,村里人都会来祝贺,况且老程家还特意提前到各家各户说了一遍,这会儿几乎是全村的人都来了。

好在向阳村也不是大村子,就那么四十多户人家,可一家就是只来两个人,也有八九十人,程家这个小院可坐不下这么多人,一些席面便摆到了外面路上去,数了数,这次老程家可是摆了有十张桌子,这架势,可是比里正当初过头寿的时候都还要风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