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做米线

郭喜安付了房款,现在全身上下只有五十五两银子了,秦虎进宅子检查了一圈,又根据郭喜安想要改造的地方,预估了一个修缮价,人工加上材料也得三十到四十两的样子,郭喜安手里的钱倒是够,便约定了后天开工的时间。

回到笔墨斋,便见陶老已经在那个小茶室里教授两个孩子读书了,却不见钱贵的身影。

郭喜安觉得奇怪,想要询问又怕打扰上课的三人,索性走到柜台后坐下来,掏出纸和笔,一边画着自己的首饰设计图,一边看店。

差不多两刻钟左右,钱贵回来了,同来的还有两个搬运桌椅的工人,钱贵手里也提着两个凳子,朝身后的工人指挥:“就放在这空地处就成。”

“这是在做什么?”郭喜安从柜台后走出来,看得一头雾水。

钱贵放下凳子笑道:“以后我们掌柜的不是要在这里给向佑向泽授课吗?掌柜的便叫我准备两张合适的课桌过来。”

向佑向泽现在是趴在小茶室的那个茶桌上学习的,虽然那个茶桌够大,却过矮了一些,是适合席地而坐的那种茶台,短时间坐那吃个饭或喝个茶没关系,要是长时间的蹲坐或跪坐在那里学习,就很累人了。

陶老也听到了动静,从茶室里出来见要的桌椅已经搬来了,也没耽搁,暂停了授课,让人把桌椅换上。

那个大茶台被搬了出来,另寻一处空地放下,选好的几张课桌搬了进去,连陶老的讲案也换成了一个比课桌稍大一些的高脚几案。

茶室里本就空间极小,大概就是十二三个平方左右的空间,先前只在里面放了一张茶台还显得宽阔,这下放了三张桌椅进去,一下就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桌椅都重新摆置好了之后,茶室便被改造成了一个小课室,向佑向泽坐在自己的新课桌上,肉眼可见的开心。

“好了,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

向佑向泽第一天上陶老的课,陶老并不打算讲太多,只让他们先适应自己的讲课方式。

等陶老从课室出来,郭喜安笑着迎上去给他奉上一杯热茶,“陶老辛苦了。”

陶老随手接过,到柜台旁边的桌椅处坐下,先悠悠喝了一口茶水后询问:“你那宅子的事定下了?”

“定下了,明天卖主那边交钥匙,我找了工匠后天就开始修缮,早日修缮好,也好早点把店开起来。”郭喜安做这早开店的打算,也是想早早地把生意做起来,也能早点赚钱,也好早日把债还了不是。

一边的钱贵听到这话凑过来道:“可这开店也不是个简单的活计,要准备的东西多着呢,喜安姐你打算开个什么店?卖些什么东西?可都定下了?”

这个郭喜安之前便有想过,她开店肯定是要开个吃食铺子,至于卖什么,这铺子买得急又快,她脑海里只有一个大概的构想,卖的吃食品种却是还没有认真合计过。

不过这也没关系,刚好趁房子修缮的这段时间好好筹备起来。

钱贵听着郭喜安的打算有些担心这么赶时间会不会太辛苦。

陶老却是点头道:“既然如此,这店就早些开起来吧,以后你在镇上做生意,两孩子过来读书也方便。”

钱贵看了自家老爷一眼,心里默默吐槽:您老是为了早些吃上喜安姐做的吃食吧!

郭喜安心里计量一番,这宅子修缮好也就七八日的时间,筹备开店的东西虽然多杂,也无非就是一些采买添置的活计,最紧要的还是要把吃食单子和食材备好,家里目前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务,姐姐也可以过来帮忙的,要在这个月结束前把店开起来也不是难事。

想到这些,郭喜安有了决断,打算在月底就把店铺开起来。

说完了开店这事,又想到陶老他们为了向佑向泽读书添置的桌椅,郭喜安拿出三两银子出来,先前拜师虽然没有说到束脩方面的事,但人家不说自己总不能也不提,学生跟着先生读书哪有不交束脩的,郭喜安便比照着巨鹿书院的学费交的束脩,多的一两银子则是给孩子们购置课桌的费用。

听了郭喜安的话再瞧着她恭恭敬敬奉上来的银子,陶老的表情却是变得有些似笑非笑起来,也不接,只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便让钱贵送客了。

瞧着陶老起身负手进了柜台,坐到自己的那张躺椅上不再理会自己,郭喜安立马意识到自己这举动只怕叫他不喜了,她只顾着想孩子能拜师成功,已是受了对方恩惠,不能太过占人家的便宜,这才想要把束脩和给孩子们使用的桌椅钱付上。

却忘了陶老本就不是为了钱财才收下的向佑向泽他们,更多是出于照拂的情义,自己此举虽说是无意,却是以钱财报情义,倒是折损了这份心意,反而损伤了他们的师生情。

察觉到自己做了蠢事的郭喜安心下懊恼起来,却也不敢这个时候解释,乖乖地带着两个孩子告辞,到了门口才有些惴惴地询问钱贵:“陶老不会是生我的气了吧?”

钱贵小心地扭头看了看店内陶老的方向,才小声道:“不至于,掌柜的只是有些不高兴,喜安姐你以后万不可再这般行事,若是感激,多做些好吃了送过来,我们老板保管比见了金山银山还要高兴。”

郭喜安连忙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心里盘算着明天做些什么好吃的送过来。

回到家的时候天色还早,还没来得及和郭喜春说镇上宅子和开店的事,孙大娘提着一大捆红薯粉过来串门。

孙大娘一进门就把手里的红薯粉递给郭喜安道:“今年家里做了不少红薯粉,想着你家没有种红薯,只怕也是不会做这红薯粉,便送些来给你们。”

这一捆的分量可不小,用稻草捆着的一大捆干粉丝,提着得有个八九斤重的样子。

红薯是这边常见的农作物,因为产量高,农户们也乐意种它,向阳村这边家家户户每年都能收上个三五百斤甚至更多的红薯,也会用红薯做一些其他美食,比如红薯干、红薯脆片等。

还有这红薯粉丝,因为有易于贮存和保存时间长的优点,在每年红薯丰收后,村里家家户户也都会做一些出来,当做干货放着慢慢吃。

看着手里的红薯粉丝,郭喜安想到前世自己最爱吃的米线,米线的做法在某些反面和红薯粉丝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她仔细想了想,她在这边好像也没有看到过卖米线的店铺。

先前她还没想好自己开店的主卖食物,这下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要开店自然要卖些适合冷天吃的食物,她想卖的东西虽然多,却也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不能一把抓,得有自己的招牌食品,这样才能更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米线就是适合做店面招牌的食品。

一来米线在这个小地方少见,二来米线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能最大限度地迎合不同人的口味,而且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推出,冷天可以卖热汤米线,热天便可以卖凉米线,一碗下去美味又饱肚子,制作出餐速度也快,价位也不会很高,能迎合小镇上居民的消费能力。

郭喜安越想越可行,心里激动起来,送走了孙大娘后便把家里的大米搬了半袋出来,准备尝试着做米线。

简单和郭喜春说了几句,听说是要做开店要卖的吃食,郭喜春也不敢怠慢,帮着把大米磨成粉。

在郭喜安前世生活的现代社会,米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大米制食物,去市场上就能直接买到成品,回家直接自己烹调即可,很少有人会关注米线是怎么做出来的。

但作为厨师又是嗦粉达人的郭喜安却是了解过的,她因为热爱,仔细研究过米线的制作方法,那时候多是机器制作,省了很多功夫,可现在没有那些高效率的现代机器,郭喜安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米线。

先把大米磨成细细的米粉,然后加水调浆上锅蒸,加热让米粉里的淀粉糊化,这一步十分重要,糊化是为了让大米产生凝胶,而这凝胶就是保证做出来的米线不会一煮就断的关键,还能让做出来的米线具有弹性和柔韧性。

接着便是将糊化过的调浆米粉像揉面一样揉成面团,然后就是要把揉好的面团拉成米线状,这个过程郭喜安是用从孙大娘家借来的那个压红薯粉器来完成的。

这个压红薯粉器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是个很简单的小工具,就是用一个大的空心竹筒,是用来做面条什么的,也可以使用。

具体使用方法就是将和好揉好的面团放进竹筒里面,然后拿配套的柄棒塞进去挤压面团,把面团从圆孔处挤压出来,便成了细细长长的圆形粉条状。

郭喜安将揉好的米粉面团放进竹器里,用柄棒朝里挤压,竹器下方的圆孔处便挤出来一根根的成型米线。

这时候的米线还不能直接就下锅煮,需要冷却晾凉一段时间,晾凉的过程会让米线里面的淀粉老化,老化后的米线能够变得更有嚼劲,更具韧性。

通常这个晾凉需要至少五个小时的时间。

郭喜安原本是预备今晚的晚饭就吃米线的,可现在算着时间要等到米线能下锅怕要到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左右,这可太晚了,做晚饭吃是不现实了,倒是可以今晚吃个宵夜。

因为准备晚上煮宵夜吃,晚饭郭喜安便是简单烤了几个红薯和胡芋让大家填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