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微末
这一刻,王小虎他们激动得想要欢呼。
不过,还不待他们欢呼,便听整个营地内,突然爆发起了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显然,是其他人也是得知这个消息了。
只瞬间,整个朱雀大营都是沸腾了起来。
士卒们欢呼雀跃,高喊着秦王万岁。
可以说,这一刻他们内心对于徐昊的尊敬以及膜拜,达到了顶峰。
“走啦走啦,演武场集合!发银子了!”
很快,朱雀大营聚集了乌泱泱的士卒。
而在统帅站着的高台下,一口口大箱子被依次打开,里面白花花的碎银,直看得众多士卒激动不已。
虽然他们每个月的月俸就有不少了,但这是赏赐的啊!
而且还一次就是三两白银!
“好了,都排好队,一个个的上前领取,不得哄抢。待得领取之后,便立即离开吧!另外,本帅提醒你们一声,记得三天后准时归营,无故迟到者,军法从事。”
高台山,周福目光扫视下方的众多士卒,威严的说道。
他现如今是朱雀大营的副统帅!
虽然是副的,但因为他头上的统领位置还没有人,所以,他便暂代统帅之职。
对于这个安排,周福是没什么异议的。
毕竟,他在半年前,也不过是镇远军里面的一个小小千户,如今一跃成为副统领,麾下二十万人,这差距不可谓是不大。
上升速度也不可谓不快!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秦王殿下,若是没有他的话,周福这辈子都不会站到这个位置。
“小虎,咱三天后见!”
在领到银子后,张三兴高采烈的朝着自己在军中最好的兄弟挥了挥手。
“好,三天后见!”
王小虎是凉州本地人,所以他倒也不急,主动让出了靠前的位置,让那些家里距离大营远的士卒先上前领取。
……
在陵州绥远府,平山县下的某个村落内。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依靠在门框上,眺望着外面不断飘飞的雪花,长长的吁了口气,然后他转头朝着坐在炭堆边上的孩子道:
“虎娃啊,你去看看锅里的饭还是不是热的!你娘他们咋还不回来嘞,平时这个时辰也该回来了。”
天都快黑了,也还不见个人影。
“虎娃这就去!”孩子五六岁左右,摇头晃脑的就是起身。
“诶,来了,你娘她们回来了!”
突地,老人眸子一亮,看到了远方两道人影正在朝着这边来。
其实也不仅仅是两个人,因为在她们后面还有不少人呢。
那些人,全是村里的。
“娘!”
听到娘回来了,虎娃也不管什么饭了,从老人身边一个轱辘就窜了出去。
“虎娃,你跑这么快干嘛,慢点,慢点!”
远处的女人也看到了朝着她奔去的孩子,于是她连忙加快了脚步,同时还大声的额嚷嚷着。
最终,孩子扑在了女人怀里。
“想娘了吗?虎娃?”
女人抱着虎娃站在原地说着。
“想,娘,咱可想你了。”
“好好好,娘也想你了。”女人高兴的笑着。
“那虎娃有没有想奶奶啊!”
这时,一个头发有些花白,但脸色却是红润的老太太走了过来,摸着虎娃的头问着。
“想,虎娃也想奶奶了。”
“好好,虎娃真乖。”
老太太脸上的褶皱都快要笑开了。
“哎呀,你们家虎娃可真孝顺,还知道出来接娘,不像咱家那个,憨头憨脑的,一天天净知道惹事儿。”
“是啊!你们家可真好哩!”
之前在她们后面的一些女人,此时也是从后面走到了这里,一个个的都是笑着开口。
“嗐,那里呀,自从虎娃他爹参军去了,咱们这家里就没个青壮。”
老太太似乎有些不满意的说着。
“好了,娘,别说了,咱回家吧!”
女人抱着虎娃拉了拉老太太的衣袖,后者便不说了,并肩向着家中走去。
事实上,在后面这些女人中,他们的男人也大多是出去参军了。
“诶,我说你这个老头婆,咋那么多牢骚呢?三儿参军那是光荣的,是为秦王殿下打仗!再说了,他每个月还有一两白银的军饷呢。”
回家后,女人抱着虎娃在炭火堆边上坐下,而老人则是在说着老太太。
显然刚才老太太的话,让老人觉得很不对。
“咱家唯一的儿子从军去了,咱还不能抱怨抱怨了?”老太太很不服气,她不就是发发牢骚嘛,这有什么嘛。
“看你这话说的,你抱怨啥?三儿要是在家里,他能做些什么?土地是有了,但那能有个啥前途?好男儿就该从军上战场,博一个前程。”
“咱们村不远的那个大丰村听说了吗?人家那里就出了个名人哩,记得是叫啥高顺来着,听说人家现在都在军中当官儿了。”
“而且话说回来了,秦王殿下对咱们百姓这么好,让三儿从军帮着打仗咋了?”
老人理直气壮的说着。
要是他再年轻十几岁,加上腿脚还是好的,他也去从军打仗。
“咱就是不乐意!哼!咋了?”
老太太才不管那些,反正她唯一的儿子就是不在家。
“你你你,妇人之见!”
“呦呦呦,老张头,你这是在那里学来的?怎地也学会了读书人的话了。”
“关你屁事!”
老人火大,懒得理会老太太,闷闷不乐的坐回了炭火堆边。
“爹,其实娘也不是那样想的,只是她想张郎了。”女人在旁边解释着。
“别跟他说,这老头就是惹人烦。”老太太说道。
老人更加不开心了。
“爹,您就别跟娘怄气了!其实娘从不怨秦王殿下的,因为要是没有秦王殿下,咱们一家人现在都还是饿着肚子哩!”
在以前,他们这一家人可没现在这种坐在炭火边闲谈的兴趣,因为都是饿着肚子呢。
像他们这种偏远的地方,那些乡绅厉害得紧,田地还全都是人家的,他们只能做佃户,每年帮着种地的收成,八成都得上交。
仅靠着那么一点微薄的粮食,完全撑不起这五口之家。
更别提像如今这般还有闲钱偶尔购置些吃食之类的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秦王殿下来到秦地开始。
那些吃人的乡绅老爷,全都被拉去砍了,他们的田地,也是全都划分给了当地的百姓,让百姓们也能有自己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