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盘点历代帝王,朕朱祁钰千古第一!

宁夏旅游,将沙俄风情城与沙漠结合。

庞大的阿拉善沙漠,连曾经游牧的蒙古人都嫌弃,都往河套里面跑。

经过治理的阿拉善沙漠,仅能控制沙漠不再吞食绿地,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总不能彻底遗弃吧。

以发展旅游为主,也是无奈之举。

朝廷还试图修建一条贯穿整个沙漠的铁路。

但穿沙铁路,修建难度巨大,而且毫无经济价值,完全是浪费资源嘛,所以中枢决定,等引水成功后再行修建。

宁夏确实经济价值不大,却也达到了建省的战略目的。

如今大明没有外患,宁夏也从边疆省份变成了内陆省份,完成了守备西北的历史使命。

宁夏除了战略价值外,并没有其他价值。

西北诸省,除了山西、陕西之外,其他地区对大明来说,都没特别大的意义。

山西和陕西重要的原因,他们是包裹京师的最里层,所以重要。

若论经济价值,西北诸省加在一起,都不如上海创造的经济价值高。

当宁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朝廷对他的期待,就是养活自己,不要过度占用中枢资源,仅此而已。

所以,宁夏才这点人口,支柱产业只有旅游而已。

朝廷的重心,始终在江南和百越沿海之地,其他地方只要别太烂就行。

朱厚煐看过南方的繁华,也看到了东北的富饶,再看大西北,一片赤地,穷得可以。

从秦开始,华夏就在聚居在这里,住了一千年,打了一千年,彻底把整个西北的水土搞烂后,最终放弃了西北。

即便景泰朝,用了五十多年治理这块地方,修通中华江,勉强缓解了西北引水问题。

但想彻底恢复秦汉时期的关中富饶,还需要叶尼塞河和捕鱼儿海的水南下才行。

届时,西北将恢复繁华。

朱厚煐从宁夏出来,南下陕西。

陕西也是景泰朝拆分出来的省份,省治西安,在改名一百多年之后,又改回了长安,成为西北第一大城市。

长安人口2100万,常住人口也是这个数字。

人口不多的根源,是水资源匮乏,等叶尼塞河引水成功,长安人口翻番不是问题。

恢复汉唐关中繁华之后,西北能成为特大城市的有,长安、太原、兰州,未来都有希望突破三千万以上的人口。

到了长安,朱厚煐一扫对西北的固有印象,被长安繁华所吸引。

陕西省,有非常多的旅游地点,最着名的有三处,一处是长安大明宫,代表着盛唐辉煌的大明宫;

一处是长安汉代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每个都比大明皇宫大,最大的长乐宫,是八个紫禁城那么大。

第三处,则是咸阳的秦皇宫。

华夏历史上最显赫的三个大王朝,秦汉唐,全在陕西。

所以,陕西是赫赫有名的旅游大省,旅游榜单常年霸占榜一的宝座,每年要接待三十亿次的游客。

旅游,撑起来陕西经济总量。

游客主要来玩的就是三大皇宫,每日都人满为患。

按理说,有皇帝在呢,皇宫应该是禁止对外开放的,甚至皇家园林也不许百姓随便进。

可老皇帝并不在乎,北京城很多皇家园林都对外开放了,这些年,大明修建了很多行宫。

刚开始朝臣还认为老皇帝是铺张浪费,没必要修建这么多。

可发现老皇帝收门票之后,都说皇权不容践踏云云。

可直到门票钱太多了之后,这些钱源源不断进入内帑,他们又开始鼓动老皇帝再建一座,让朝廷参一股呗。

越神秘越赚钱。

秦汉唐三代皇宫,是在原址的基础上,恢复老建筑,尽力还原皇宫的原貌。

建设之初,就以旅游为目的的。

效果是真的显着,这年代的人对皇帝还抱有极强的神秘面纱,都想去看看皇帝居住过的地方,大明皇帝居住的地方不让他们看,秦汉唐皇帝居住的地方总归让我们见见吧。

火了二十多年,撑起来整个陕西的经济。

长安的繁华,有一半要归功于游客。

其他城市看见陕西旅游爆红,全都跟着效仿,华夏历史太长了,大王朝国都不多,小王朝国都就太多了。

有的城市,居然开始伪造王朝,咱这没有王朝建都,那就虚构出来一个。

最可笑的是伪造史前文明,吉林和黑龙江做出了表率,但人家起码言之有物,伪造的地方可就有意思了,全凭臆想,造出来的东西一眼假,还四处鼓吹呢。

前几年火的时候,他们以人物为主题,走了一波情怀。

皇宫火了之后,全国遍地建皇宫。

最苦逼的是婆罗洲这种地方,都是野人,没什么历史,当地就开始伪造史前文明。

很多神庙,应运而生。

什么都跟风,什么火,就遍地开花。

可是,这些伪造品也阻拦不住来陕西旅游的热情。

恰恰说明,盗版不如原创,劣币被良币驱逐,历史罕见。

这就说明了老百姓不想看假冒的历史,想看真历史,好的旅游景点,而不是圈钱的。

游客的选择,也促成了旅游行业的规范发展,积极发展优质文化,摒除劣质文化,并且,减少跟风,大力原创,全力创新发展。

朱厚煐也参观了大明宫,看完之后萌生一股扩建紫禁城的冲动,和汉唐皇宫比起来,紫禁城实在太小了。

一个长乐宫,就比紫禁城大八倍,汉皇宫有三座呀。

以大明的国力,再修建一百座紫禁城都无所谓,民间估计也不会反对。

可老皇帝为什么不修呢?

因为够住了呀。

皇帝是天下臣民的代表,节俭是美德,皇帝住紫禁城已经十分奢侈了,一个人能住多少个房间?

非要把紫禁城扩大一百倍,除了挨骂之外,还有什么用?皇帝也不可能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住,也不可能纳一万个妃子,完全是资源浪费。

如果能够开放一部分卖票,老皇帝倒是可以考虑,可这就失去了扩建的初衷了。

甚至,老皇帝还在考虑规范后世君王纳妃的数量,乃至天下人妻妾的数量。

朱厚煐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长安人很讨厌这座旅游城市。

本地人看见游客都没个好态度。

没有小土豆,也没有小公主,反而跟看见仇人似的。

因为,长安游客太多了,导致条条路拥挤,严重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而且游客再多也无法给当地百姓带来收入。

这年头还没有农家乐、民宿的概念,旅游理念也比较初级,还没发展到全民旅游,全民参与旅游的地步。

旅游受益的只是本地政府和旅行社,百姓得不到实惠,人家当然讨厌游客了。

成熟的旅游,是能带动整座城市,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一起发财的,全民参与,全民发财。

目前旅游行业不成熟,主要是闭着眼睛就赚钱,游客是打破脑袋非来不可,拦都拦不住。

等什么时候游客的热情消失,旅游从买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旅游行业自然就会升级的。

长安好玩的东西是真多。

朱厚煐完了三天,意犹未尽,又用一天时间,将旅行感触写进游记。

他的上一本游记已经大卖,他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他用的是笔名发表的,肯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有很多媒体要采访,他都被他婉拒了。

而媒体上的评价,以及报纸上的读者反馈,他都会认真。

现在写游记,总有一种荣誉感。

他写的东西,真的有人喜欢看,这种写作者的快感,一般人不懂。

朱厚煐每日多拿出很多时间,同类型的游记,创作自己的游记,俨然成为他的工作之一。

和处置政务不一样,他更享受写作时的自由发挥。

长安给他最大的印象,古迹多。

这座城市,是西北金融中心,经济中心,交通要塞,还是一座现代火车城、汽车城,西北铁路的造车厂,就设在长安。

长安缺水,无法承载巨型人口,所以就建了城市群,将整个长安府,全都囊括进入长安,用整个长安府,分摊长安的人口压力。

陕西总人口1.7亿,常住人口仅有1.03亿,未来会随着叶尼塞河引水成功,人口会回流的,假以时日,陕西将会成为大明最富裕的省份之一。

从长安出来,朱厚煐又去了凤翔府和汉中府。

虽然没有长安繁华,但南郑和凤翔都是人口过千万的大城市,经济总量不如江南,起码也有人口效应,拉动内销是没问题的。

从陕西到甘肃,甘肃可就肉眼可见的没落了。

因为朝廷将兰州升级为兰京之后,人口疯狂往兰京跑,兰州房价本来才2500一尺,瞬间飙升到了4000元。

幸好朝廷进行了限购,稳住房价,维持在3000元上下,这才没让兰京房价崩盘。

兰州,才是整个西北的中心。

中华江,真正得到改变的是兰州,促使兰州成为中华江西北大闸,朝廷设水军衙门在兰州,控制整条中华江航道。

说实话,兰州的位置不咋地,修在内长城之上,在甘肃狭长的地形中,也并不在中心地段上,反而靠近陕西近一点,不利于掌控整个甘肃省。

兰州升级为兰京之后,甘肃省治迁到了甘州,甘州距离酒泉很近,原来甘州也是荒凉之地,但经过几十年的治理,甘州已经一片绿色,中华江开通之后,甘肃干旱问题大大缓解,甘州才有了建立省治的资本。

不过,朝廷其实是想拆分甘肃的。

甘肃成为一个省,本来就很不合理。

甘肃东西太长了,东西跨度一千六百公里,饶是在铁路发达的今天,这么长的距离,官员治理困难,百姓行走困难。

而且,中间还有时差呢。

大明并没有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刚开始大明用四个时区,黑龙江时区-北京时区-甘肃时区-西域时区,每一个时区差一个小时。

可在景泰五十五年,朝中有官员认为,既然用了四个时区,不如改用正确的时区。

大明的时区,是以紫禁城为本初子午线,划分的时区。

重新划分时区,一直吵到了景泰六十五年,在景泰六十六年,确定采用八个时区。

大明跨度是八个时区,就直接采用八个时区。

也就是说,最东边和最西边,时间相差八个小时。

这样肯定有分裂的隐患。

老皇帝最初是极为反对的,他一直想用统一时间,不采用多时区制度。

可朝中官员却认为,既然大明选择尊重时间,那么就采用准确的时间,这是对时间的尊重。

争吵了几十年,最终还是改成了不同时区。

因为这事,老皇帝在养心殿叱骂,这是分裂大明的根源,以后就会因为时间不同而分裂的。

所以,甘肃就因为跨越两个经度,同属甘肃一省,时间却相差一个小时。

甘肃能不拆分吗?

朝廷的意思是,将甘肃、青海、宁夏三省打乱,重新划分疆域。

这件事卡在老皇帝身上,老皇帝认为疆域确定下来,就不要随意更改,这样大规模更改省界,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影响,使得吏治会在一段时间内变得十分混乱。

朱厚煐就感受到了甘肃跨度之广,一个省用两个时间。

大明有很多一个省两个时间的,但一般都是无人区,像这种内地省份是很少的。

西域也是一个省两个时区,不过西域马上就要拆分了,大概会拆分成两到三个省。

因为大明要正式确立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的主权,大明又要增加新省了。

拆分西域,因为西域富起来了,中华江让整个西域,变得极为宜居、富饶、繁荣。

叶尼塞河引水进入西域之后,会再次滋养这片土地,尤其在南疆,多出一座甚至几座大湖。

朱厚煐抵达兰京。

这座刚被升格为京师的城市,在景泰朝之前,只是一座军事重镇,并不受太大重视。

景泰朝早期,也没有倾注太多资源建设。

一方面是西北不值得,另一方面则是西北土地严重荒漠化,支撑不起来庞大的人口,没有人口就没有经济,没有经济就支撑不起来工业。

即便在兰州没有升格为京师之前,兰州也只是一座小城市,人口六百万左右,在西北算大城市,在全国来算,只是一座中级城市。

也是所有省会城市当中,少见的不是工业城市的城市。

兰州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主要还是自然环境限制了兰州发展。

经过五十多年的保护水土,兰州生态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连通铁路之后,朝廷也开始投资建设工厂,发展工业,奠定工业基础。

而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属于润物细无声当中进行。

直到兰州升级为兰京之后。

几乎眨眼之间,人口突破了千万,随后节节攀升,一年时间内,人口达到了两千万。

若非紧急限制户籍,人口可能会达到三千万往上。

甘肃人口大规模往兰京跑。

都想要京师户口。

京师人口好呗。

刹那间涌入一千四百万人,导致物价、房价疯涨,交通拥堵,方方面面都出现了严重社会问题。

幸好朝廷控制,不然房价都得崩盘。

因为连甘肃本地人都不知道,兰州房价,和他们小城市房价差不多,当兰州升级为兰京之后,人多房价肯定要涨的呀,所以就疯狂买房。

还有很多炒房客来兰京炒房。

大家都下意识的认为,京师房子就一定贵,这可未必,大明有很多京师,房价都不贵。

而当城市建设稳定之后,兰京人口开始下降,从两千万,下降到了1300万,常住人口更是跌破了千万。

因为大家只想要个户籍而已,买房子只是为了投资而已。

该打工还得出去打工,该回老家还得回老家。

兰京迎来短暂的人潮后,又归于平静,经济忽然爆发式增长后,又迎来阵痛期。

而且,城市人口激增之后,城市就开始扩建。

结果刚刚拆毁了老路,人就走没了,当地政府都懵逼了,你们这不玩人呢嘛。

作为一座仍然缺水的城市,自然环境虽然得以克服,想凭借薄弱的生态一跃成为工业城市,着实不容易。

朝廷对兰京的要求,维持西北核心地位,尽好京师应尽的义务,镇守西北,重点发展轻工业,兼具重工业协同发展。

朱厚煐恰恰看到了兰京短暂繁荣之后的荒凉局面。

甘肃总人口才1.1亿,常住人口仅有6700万,兰京云聚这些人,已经是潜力的极致了。

朱厚煐对甘肃的感受是,沙尘不多,环境治理效果显着。

至于说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那纯属扯淡了。

这边的百姓,都苦着脸,因为刚刚吃到一波红利,转眼红利自己跑了,能不痛苦吗?

上个月赚一万,这个月赚一千五,天地之别,过于悲催。

朱厚煐在兰京时,收到了祖父的电报,祖父去昆仑封禅,让他随驾,他被迫终止巡视,本来定好的,下一站是甘州。

这座甘肃的新省治,正在扩建中。

甘州并没有兰京这么疯狂,本来人口一百多万,目前仅涨到了三百多万,也就是极限了。

朱厚煐决定,从昆仑山封禅回来之后,再去甘州看一看。

他在兰京等待火车。

三日之后,他登上去昆仑山的列车。

朱见漭心情真的好,虽然他猜测老爹是不放心他,所以将他踢出京师,但是,老皇帝禅让是板上钉钉是事情了。

他已经和很多官员进行了利益交还,除了几个死硬分子之外,其他人都已经答应他,支持他登基。

再说了,老皇帝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很强硬地说出禅让的话了。

就算老皇帝想反悔,也覆水难收了。

朱见漭想不到,老皇帝有什么翻盘的可能。

这次,带上朱厚煐,也是拉拢自己的好大孙,省着被好大儿给拉拢走。

路上,朱厚煐将巡视结果汇报给祖父。

朱见漭在火车上,也在处理国政大事,丝毫不曾松懈。

这点颇有老皇帝之风。

“煐儿,地方之事,你怎么看?”朱见漭问。

“回祖父,孙儿以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问题就摆在明面上,却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一旦解决的话,就牵连出一连串的问题。”

朱厚煐苦笑道:“大明和大商不一样,那里我们汉人才有三代人而已,社会雏形又是咱们一手创造出来的。”

“可大明,却是汉人的祖地,六千年来就生活在这里,这里面拥有太多的人情世故。”

朱见漭点点头:“孤肃清朝堂,也只是得到一时清明而已,想让廓清寰宇,非一日之功啊。”

“祖父,孙儿总以为,咱们看到的地方,都是假的。”

朱厚煐直说道:“孙儿不管到哪,总感觉和百姓隔着一层膜,和真实的地方隔着很远距离。”

“无论孙儿怎么努力,都看不到摸不到。”

“所以,孙儿怀疑,孙儿所见所闻,都是假的,是有人故意让孙儿知道的。”

朱见漭眼露满意之色:“你能有这般见识,说明伱确实长大了。”

“的确,朝局便是这样。”

“你越想看清越看不清,你看清的反而是别人让你看到的。”

“中枢是这样,地方也是这样。”

“待祖父登基后,就让你任地方督抚,看看地方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祖父年轻时就做过督抚,所以太知道地方是什么鬼样子了。”

朱见漭现在满腔鸿鹄志:“大明的未来,在孤与尔手里!”

封禅一应准备,已经准备齐全,一个月后,他就能返回京师,登上帝位。

越想越兴奋,兴奋到睡不着觉喽。

而在京师,老皇帝睡得十分安稳,现在坐在朝堂上秉政的是朱佑梐。

但朱佑梐有些事不敢做主,就跑来养心殿问。

本来可以打电话的,可这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孝心,来回往返跑,连朱祁钰都感动了呢。

“太孙,未来你是要当皇帝的,等朕和你父亲没了之后,难道还要事事开太庙询问祖宗吗?”

朱祁钰道:“现在让你拿主意,是在磨砺你,等到朕和你爹都不在了,倘若做错了决定,到时候谁来给你擦屁股呢?”

“放心去做吧,朕给你兜底儿。”

朱佑梐可爱死老皇帝了。

其实,回到大明之后,一直都是他在秉政,他爹只是大事拍板,可是,他爹却很会抢功劳,只要有错就骂他,甚至不停让他出来背锅。

老皇帝就不一样了,老皇帝不喜欢让人背锅,有错就承认,和这样的仁慈长者共事,实在太舒服了。

朱祁钰打发走朱佑梐,在殿里慢慢走,慢慢适应。

身体恢复的不错。

主要是老四没在京师,他不用提心吊胆了,所以术后快速恢复。

即便身体好转,但他也能感受到寿元的急速流逝,他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现在不过靠药石延续寿命而已。

反正活一天就赚一天,值了。

朱祁钰格外珍惜自己的身体,年轻时他坚持锻炼,一日不锻炼都不行,因为他不想衰老。

可到了年老之后,他是节制运动,效仿王八,能不动就不动。

长寿的秘诀,是单纯。

老皇帝心眼太多,做不到单纯,但他能让自己心中无事,就是心大,没心没肺,心里头谁也没有。

长寿的秘诀之二,自私。

自私的人都长寿。

那种关心这个体贴那个的人,都活不了多大岁数。

长寿秘诀之三,就是保养。

老皇帝在吃、欲等方面的控制,登峰造极,这种事,没人能控制得了,越有权势的人越控制不住,因为诱惑太多了,可朱祁钰却能清心寡欲的过老年生活。

宫中就没人勾引他吗?不止有,海了去了,现在都有,但朱祁钰就能当做红粉骷髅,他就是不看。

吃的东西,只要有营养,多难吃他都吃,满朝公卿,除了他没人能做到。

长寿秘诀之四,知足。

老皇帝就知足,他做了这世界上六十八年的皇帝,执掌整个世界,活了整整九十年,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千古皇帝排名中,也能保五争三,甚至争一争第一。

皇帝中论长寿、论权力、论功绩,他都能排进前三,长寿绝对是第一,毋庸置疑。

历史上所有大帝,都极具争议,有战功赫赫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黑暗残暴的一面,几乎没有一个完美的皇帝。

景泰帝就没有,他是一个光伟正的好皇帝,他自认为自己是千古最完美的皇帝了。

倒不至于说自己是十全老人,反正差不多吧。

反正景泰吹是把老皇帝吹成千古第一,超过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超过了太祖皇帝,千古第一。

当然了,吹子和喷子,都是极端产物,不用理他们。

他们的话都不够客观。

朱祁钰自认为,自己在历代皇帝之中,能保五争三,前五中,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这四位是板上钉钉进的。

从功绩上来说,成吉思汗肯定也要占一席之地的。

那就没有朱祁钰的位置了,能把谁挤下来呢?

非要挤,只能把汉武帝挤下来,送汉武帝到第六位,肯定会挨骂,这种排名就是为了招喷子的。

然而,最真实的想法,朱祁钰其实挺不要脸的。

他自认为,朱祁钰第一,唐太宗第二,成吉思汗第三,明太祖第四,秦始皇第五,汉武帝第六。

直接把自己排到了第一位!

成吉思汗比明太祖优秀在,子孙优秀的多,地盘打得大。

当然了,这是朱祁钰自己的想法。

他可不敢拿出来跟别人说,那不是自取其辱嘛,把汉武帝挤走了,看看汉武帝的功绩,你朱祁钰配吗?

排在太祖皇帝前面,是不是不孝啊?

祖龙都能排在第五?你脑袋被门挤了吧?祖龙才是第一的好不好!

连唐太宗都要屈居第二?你朱祁钰当第一?脸呢?

不过,从战功角度来说,成吉思汗都没打下世界来,朱祁钰做到了,就凭这一点,谁不服?

大明从封建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养活了四十亿人,谁能做到?

所有皇帝中,最长寿的是朱祁钰!

世界霸主,工业霸主,长寿之最,三个之最,够不够第一!

论污点。

再说了,唐太宗是杀兄逼父上位的,老年又比较昏聩,巅峰期比较短。

成吉思汗确实厉害,但他只是打下基本盘,蒙古帝国的广阔,是三代人的共同努力。

明太祖呢,开局一个碗,打下大明江山,得位之正,无可指摘。

汉武帝再厉害,晚年也有巫蛊之祸。

如果纵向对比,同年纪对比,朱祁钰比不上这些位千古一帝。

但是,朱祁钰有一个巨大优势,谁也比不了的,就是活得够久,他把自己熬成了千古一帝。

而且晚年并不昏聩,因为他晚年主动让权,隐居深宫。

晚年没有明太祖晚年的政治极致黑暗,也没有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就凭这一点,完胜这两位。

祖龙排在第五,有些可惜,但前面的人太可怕。

有人提出一个假想,祖龙是死的早,如果晚死十年,大秦会灭在他手里的。

秦二世而亡,是他巨大的减分项,不然秦始皇能往上走一走,压过明太祖。

排在第七的,应该是汉高祖。

第八是汉光武帝,第九是宋太祖,第十是隋文帝,第十一是明太宗,第十二是唐玄宗,第十三是武则天,第十四是元世祖。

之后就非常多了。

历史上最惊艳的大统一王朝的皇帝,也就这几位了。

朱祁钰自认能当第一的。

就凭他是世界皇帝,天下万国,都敬他为帝,世界上有且仅有一个皇帝,就是他朱祁钰。

他一句话,能号令整个世界。

他不会跟人吹嘘的,没有意义,只要天下人念着他的好,他早晚会进入网庙第一的。

只要后世之君还姓朱,都是他朱祁钰的儿孙,早晚会将他捧上第一的。

“朕不当第一,谁当第一呢?”

朱祁钰笑起来,满脸褶子:“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功绩最大的皇帝,领土面积最大的皇帝,麾下民众最多的皇帝,唯一一个统治世界的皇帝……朕拥有太多个之最了,后世之君也没人能超过朕了。”

“朕都占了活得久的光啊。”

“如果朕五十一岁时死了,景泰二十九年而已,那时候的才是什么样子?发展的雏形而已,朕的分封大业才刚刚开始啊。”

“而那一年,惊才绝艳的唐太宗死去了,他创造了最辉煌的大唐。”

“唐太宗短短五十一年人生,创造了太多奇迹。”

“朕和他同龄的时候,不过庸碌之才而已,谁能想到,四十年之后,朕还活着呢,大明在朕的手上才发展成这样。”

“朕和唐太宗的优势,是活得够久。”

“那景泰二十八年呢,朕五十岁时,秦始皇就是五十岁的时候去世的。”

“朕和祖龙一比,他才是穿越者吧!”

“成吉思汗呢,六十三岁时候死的,朕六十三岁时,景泰四十一年而已,那时的大明才进入发展的正轨,天下也进入分封的高潮期。”

“可别忘了,成吉思汗的创业者呀。”

“和同时代的成吉思汗相比,朕差成吉思汗太多了。”

“可朕比成吉思汗多活了三十年啊!”

“纵向对比,成吉思汗和祖龙呢,祖龙似乎比成吉思汗更惊艳,秦始皇就亏在死的早了,不然大秦会辉煌到什么地步啊!”

朱祁钰呢喃道:“朕可不和这两个变态比。”

“太祖皇帝七十一岁时驾崩,其实横向对比成吉思汗和太祖皇帝,还是成吉思汗更加惊艳,同样的苦难开局,一个创造了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一个创造了汉人衣冠的大明朝!”

“稍微对比就知道,成吉思汗比太祖更厉害呀,所以成吉思汗排名比太祖高。”

“太祖似乎也比不过祖龙,祖龙太惊艳了。”

“朕七十一岁时,景泰四十九年,啧啧,大明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那时候朕已经成为世界皇帝的雏形了。”

“这样一对比,朕似乎不输太祖?”

“可是,太祖二十五岁从军,三十六岁称王……嘶,不能比不能比,这又是个老变态!”

“朕差的太远了!”

“汉武帝,七十岁时候死的。”

“横向对比,汉武帝、太祖、秦始皇三位皇帝的功绩,其实还是秦始皇更加惊艳,太祖次之,汉武帝居后。”

“而对比明太祖和秦始皇的功绩,明显是秦始皇更加惊艳。”

“可为什么把太祖排在秦始皇之前呢?”

“因为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太祖是开局一个碗,大明是在蒙古手里抢来的江山,而且,太祖岁数比祖龙大,功绩比祖龙多,所以太祖要高于秦始皇。”

“汉武帝呢,同样的是继承了伟大的家业,才开创了大汉盛世。”

“七十岁的朕呢?”

“景泰四十八年,朕的功绩肯定要比汉武帝要高的,所以朕排在前面很正常。”

“汉高祖六十二岁死的,朕六十二岁时,景泰四十年。”

“这样对比,朕的功绩是远远不如汉高祖的。”

“纵向对比所有皇帝,同年岁的汉武帝未必比汉高祖强,可汉武帝活得久呀,汉高祖只能屈居第七了。”

“历代帝皇,和朕一比,都吃亏在年纪上了,朕也胜在年纪之上。”

“隋文帝六十四岁死的。”

“朕六十四岁时,景泰四十二年。”

“纵向对比,朕同样的年纪上,不如祖龙,不如汉武帝,不如汉高祖,不如成吉思汗,不如太祖皇帝,却比隋文帝强一点点吧。”

“隋文帝的污点比较大,而且隋朝二世而亡,积攒的家底儿便宜了李唐,时也命也。”

朱祁钰琢磨着:“汉光武帝六十二岁死的,朕六十二岁时,景泰四十年。”

“位面之子啊,朕差得远喽。”

“不过呢,就比他的两个祖宗,汉光武帝可就不如他的祖宗了吧?和隋文帝不相上下,隋文帝还是吃了得位不正的亏。”

“宋太祖五十岁时暴死,朕五十岁时,景泰二十八年而已。”

“朕还是个稚嫩的孩子呢。”

“宋太祖确实惊才绝艳,可惜死得诡异,不然两宋绝不至于烂成这样。”

“纵向对比,五十岁时候的皇帝。”

“宋太祖似乎更加惊艳,五十岁的开国皇帝呀,三十四岁登上帝位!”

朱祁钰倒吸一口冷气:“同年纪的唐太宗、明太祖、成吉思汗也不如宋太祖啊”

“白手起家创业,宋太祖登上帝位才33岁呀!比耶律阿保机还年轻!隋文帝四十岁登上帝位!”

朱祁钰也被震惊到了,以前他真没想到这一层。

纵向一对比,才知道宋太祖的厉害。

三十三岁时,这些帝王都在干什么呢?

明太祖还在造反中,还没当上吴王;成吉思汗还没有统一蒙古诸部;隋文帝还在苟着;汉高祖还在家乡里厮混……

同样的年纪,唐太宗成为了天可汗,汉光武帝则完成了统一天下。

难怪唐宗宋祖呢,惊艳在这里!

朱祁钰以前也没注意,宋太祖惊艳在哪里,看到宋太祖的年纪就知道了,如果这位不死,中原可能提前几百年统一。

“对比年纪之后,朕才发现,朕在所有先皇中,就是个渣渣呀!”

“朕一直觉得汉光武帝是位面之子,不曾想,他三十岁就登上帝位了,开国皇帝啊,太祖皇帝登上帝位都四十岁了。”

“同样的贫苦出身,汉光武帝开局比明太祖顺利一点。”

“但是,这位的功绩,似乎一直被历史所遗忘,都认为汉光武帝是位面之子,却不知道,三十岁的开国皇帝呀!这含金量着实可怕!”

“朕三十岁时,差点病死呢。”

不过,登上帝位,不代表统一天下,汉光武帝是四十岁统一的天下。

太祖皇帝也是先登基,洪武四年,才统一的天下。

一般登上帝位的,就证明拥有成功的巨大希望了,一般不会太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