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张温登门

招贤考试结束之后,荀彧的假期也随之结束,正式返回州府上班。

为了给刘备做个样子,张恒特地挑了一个晴朗明媚的天气,带着一大堆不值钱的礼物登门拜访,两人畅谈一日之后,第二天荀彧便返回州府主持政务。

与此同时,州府内部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

在取得刘备的许可后,张恒当即宣布改制,成立政务府。

以徐州别驾荀彧为政务府令,统辖六部。鲁肃出任政务府丞,从旁辅助。

正如东汉一朝事归台阁一样,自此之后,徐州大小政务,皆归政务府掌管。但凡政令,都得政务府加盖印章之后才能生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至于

荀谌出任户部尚书,掌赋税户口,农耕水利。

简雍出任礼部尚书,掌百官礼仪,外交事务。孙乾出任礼部左侍郎,从旁协助。

卢植出任吏部尚书,掌人事升迁,官员政绩考核。

至于另外三部的尚书,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便先空置。

督察院方面,赵昱出任监察御史,肃清风纪,纠察百官。之前出使青州的崔琰,则是出任左都御史。

都督府这边,张恒亲自出任府令,掌军事征伐。

入府人员有关羽、张飞、张辽、荀攸、郭嘉等人。

至此,徐州文武两班的体系算是彻底确立了下来,只待将来慢慢增补就行。

至于蔡邕、张温、荀爽这三个老家伙,在改制之前,张恒也曾询问过他们的意见,得到的答复却是年事已高,只想颐养天年,却是不愿为官了。

对此,张恒也不好勉强。

时代已经变了,这几位也看得出来,纵然再度出仕,恐怕也只能得个虚职,倒不如激流勇退,保住自己这一世清名。

改制之事告一段落之后,此次招贤考试的结果也出来了。

在赵昱的监督下,十位阅卷官连天加夜地批改试卷,总算如期完成了任务。

初平元年,腊月初十,放榜之日。

张恒仿照后世明清时的科举模式,在众多考生中取前三名为一等。

第四名到第十名为二等,第十一名到第一百名为三等。

放榜当天,所有考生围在州府门前,等待着州府张贴告示,神情紧张之中又带了些惶恐。饶是寒冬腊月,有些考生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只觉度日如年。

终于,在一众考生殷切盼望的眼神中,赵昱从州府中大步走出,身后跟着十多位绣衣执法,手中拿着一张大大的纸。

见到这一幕,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聚集在那张纸上,全都屏息凝神。

赵昱微微一笑,随后命绣衣执法将榜单贴上。

徐州第一届招贤考试的名次全部揭晓。

结果自然不出意外,榜单的前十名,都是考试之日张恒重点查看的士子。

第三名,正是喜欢玩行为艺术的王祥。看起来这家伙卧冰求鲤的同时,也没忘了读书,提出的政略让蔡邕这些老家伙们非常欣赏。

第二名,则是鲁肃好友步骘。他的答卷措辞极为考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四平八稳的气息,整体内容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评审团本想将其列为榜首,但张恒却偶然间看到了一个试卷,细细观察之下,立刻被其中的内容吸引,最终力排众议,把这份考卷列为榜首。

于是,步骘便只能屈居第二了。

而这个获得榜首的答卷,却是秦松所作。

原本历史上秦松早年亡故,所以并没有太多事迹流传出来,但通过这次的考试,张恒愈发觉得这家伙是个人才。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不过这也是读书人的通病,倒是没什么好指摘的。一个政权中,总要有这种保守派托底,真要人人都像郭嘉那般激进,非乱了套不可。

好在秦松年岁尚浅,才不过十七岁,甚至是此次招贤考试中最年幼者,未来还有很多时间调教。

值得一提的是,除却这三人之外,张恒的小舅子荀棐,居然得了个第四名的成绩,着实让人惊讶。

结果已出,考中的士子固然欣喜若狂,但没考中的士子却是垂头丧气,满脸沮丧。

赵昱则趁机宣布:落榜者也不必难过,今后徐州会不定期进行招贤考试。

此言一出,一众士子顿时欣喜若狂。

也有聪明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作为新兴的出仕手段,若是今后一直执行下去,只怕会取代原本的察举制度。

……

政务厅之内,张恒正与众人商议着这些中榜士子的安排。

依照之前的缺口分配,前五十名填入州府,后五十名下放到地方。任期三年,今后每三年一次考核,根据成绩来决定升迁或者降职。

不过这就是吏部和督察院的事了。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张恒眼看时辰差不多了,当下便找个借口开溜。

在郯县大街上逛了一圈,张恒不禁感叹着眼前的繁华热闹。

彼时初入徐州,郯县虽是徐州治所,但本身并不算繁华,甚至比不上下邳。但这近半年的时间以来,得益于工商府的建立,糜竺大力发展了一波商业。

在政策的加持下,郯县逐渐成为了整个徐州的商业中心。

虽说还远远达不到大都市的水平,但总算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繁盛也只是时间问题。

街上逛了一圈后,张恒手中便多了些女孩子用的脂粉首饰,准备回头送给荀采。

说起来,这些天一直在忙招贤之事,好久没去串门了。

嗯,今天下午就去拜访一下荀爽。

抱着一大堆礼物回到家,张恒刚打开大门,就发现厅堂中坐着三人,正是伯父张温和父亲张岳,以及母亲柳氏。

见状,张恒微微有些诧异,赶紧将手中的礼物递给孙康,自己走上去躬身行礼。

“拜见伯父,拜见父亲、母亲!”

“不必多礼!”张岳赶紧笑道。

张温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至于柳氏,自打张恒进来之后,她的目光就没离开过儿子。

其实也不怪她,自从张恒从泰山回来之后,便直接住进了新府邸,还没怎么和家人团聚。

这让思子心切的柳氏心中非常难受,甚至多次在暗中埋怨刘备,怪他不该拿自己的儿子当牛马使用,万一累坏了可怎么办。

张岳听到妻子的抱怨后,又免不了一番训斥,并告诫她不要去打扰儿子干正事。

但柳氏哪能忍住,多次前来探望儿子。可这些日子张恒实在太忙,导致大多数时间柳氏都吃了闭门羹,忍不住暗自垂泪叹息。

考试结果放榜之后,张温这个临时的考官也清闲了下来。便找到张氏夫妇,说要去寻张恒,张氏夫妇自然欣然同意,于是三人结伴而来。

张恒赶紧命人奉上茶水,这才开口笑道:“伯父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怎么,没事老夫就不能来看看贤侄了?”张温捋着胡须,似笑非笑道。

张恒连忙摆手笑道:“不,小侄不是这个意思。”

张岳笑道:“子毅,今日为父与你伯父前来,乃是准备为你置办些家具。”

“为何要置办家具?”张恒有些不解道。

闻言,柳氏忍不住白了儿子一眼,柔声道:“傻孩子,你即将大婚,这宅邸有了,不置办些家具怎么像话。”

张恒这才恍然大悟,想起自己婚期将至。

张温笑道:“你这位长史日理万机,无暇分身,这些小事便只能由我们这些老家伙来办了。”

“伯父春秋鼎盛,哪里老了。”张恒赶紧拍了波马屁

张温闻言不禁大笑,做战术后仰姿态。

“当了大官就是不一样,比族中那些臭小子会说话多了。”

听到这里,张恒眼皮眨了两下。

“怎么,族中子弟又惹伯父生气了?”

张温立刻变了脸色,满脸怒气道:“哼,竟是些不成器的货色,自从来到郯县之后,整天正事不干,就会斗鸡遛狗,活脱脱的纨绔子弟。如今老夫还在世,他们就敢如此,等老夫死后,我张氏的名声怕不是全都要败坏在他们手中!”

“伯父息怒,息怒,族中有些子弟尚且年幼,倒是不必过于苛求。”张恒笑着劝道,语气却淡了几分。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老家伙频频提及族中子弟,怕不是想求官。

“贤侄此言差矣,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古之甘罗,十二便为上卿!”

“是是是,伯父说的是。甘罗十二为上卿,但也十二而夭,由此可见,早慧也未必就是好事。”

闻言,张温立刻对张恒怒目而视。

你小子故意找茬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