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天下局势

自初平三年末的那场争斗之后,袁绍及其朋党终于意识到了一个事实。

军事层面的打击,撼动不了徐州疆域,反而会把自己拖垮。

只要徐州内部还是铁板一块,他们压根就不可能打进来。

既然打不了,那就只能先想办法壮大自身。

眼看徐州一直苟着发育,其他诸侯也不甘示弱,各自开始积极谋求发展。

动作最快的,还是袁绍。

没办法,谁让他是除了刘备以外,实力最强的诸侯呢。

再者,老袁家的这块金字招牌也确实好用。哪怕一分为二,配合上袁绍的个人魅力,也招揽了不少人才,为他治理州郡。

除了自身的壮大之外,经过这五年的拉拢分化,驻军在平原的刘岱和乔瑁,也基本成了袁绍的附庸,不再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时至今日,袁绍早已整合了境内的世家豪族,拉起了一支十万人的队伍。再加上刘岱和乔瑁,兵力逼近十三万。

正所谓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

袁绍这边在积极发展,公孙瓒也没闲着。

迫于徐州集团庞大的军事压力,他这几年倒是和袁绍一直和平共处,甚至有些沆瀣一气的意味。

如此一来,向东自然不好发展,那就只能向北扩张。

幽州牧刘虞有威望有能力,但唯独在军事上,却是像个三岁孩童般。再加上他天性仁善,不愿见刀兵相见,是以对公孙瓒处处忍让。

但公孙瓒却不是个好好先生,几年的时间下来,把这位顶头上司挤兑得够呛。

幽州本有十一个郡国,但大多数地方都是汉胡杂居,人烟稀少。

最核心的只有涿郡、广阳、渔阳三郡。

可两年前,公孙瓒直接发兵北上,占领了涿郡与广阳郡。

刘虞想奋起反击,但哪是公孙瓒的对手,几番对战下来,被打得损兵折将。便只好将治所广阳让给公孙瓒,自己迁往渔阳立足。

由此,刘虞和公孙瓒彻底撕破脸皮。

之后,公孙瓒又多次征伐刘虞,也都所获颇丰,如今麾下大军,也有将近十万。

彼时得知刘虞战败的消息后,徐州便立刻派去了使臣安慰。

这次,刘虞没有再拒绝刘备的结盟请求,坚定地站在了徐州一边。

毕竟再骑墙的话,可能命都没了。

北边的局势差不多就是这样子了,袁绍和公孙瓒加起来,二十万人只多不少。

至于再往西,便是在并州一带活跃的张燕。

相比于公孙瓒和袁绍的发展,这家伙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毕竟太行诸山谷间,可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张燕治下的百万黑山黄巾,混个温饱都成问题,自然谈不上发展。

张燕也不蠢,也曾多次想过扩张,但都以失败告终。

不是他不厉害,实在是碰到了真正的大佬。

东边是公孙瓒,他自问打不过,便只能向西向南开拓。

可西边和南边是谁?

曹操!

正如当初程昱谋划的一般,脱离了兖州战场之后,曹操当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局势豁然开朗。

只三个月时间,他便在河内郡站稳了脚跟,之后便开始了野蛮扩张。

恰逢孙坚被袁术袭杀,曹操便向南发展,将河南尹拿在了手中。之后曹操又挥师向北,入主上党、太原、西河等郡。

地盘迅速扩张,实力也跟着突飞猛进。

更重要的是,曹操从徐州偷师成功,也开始了屯田,是以这几年根本没有为粮食发愁过。

诚然,曹操在中原战场多次失利,但要拿捏一个小小的张燕,简直不要太轻松。

双方数次交战下来,都以张燕失败告终!

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张燕这几年的日子很不好过。

听贾诩汇报着曹操的近况,张恒忍不住叹了口气。

曹操能发展起来,他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只可惜当年在兖州时,没能干掉他,致使他坐大为患。

不用想,如今这个形势,曹操肯定会站在袁绍一边。

想了想,张恒开口问道:“文和,曹孟德麾下,大概能拿出多少兵马?”

贾诩拱手道:“据校事府传来的消息,曹孟德效法我徐州所行屯田之策,治下倒也称得上富足。但并州之地,幅员辽阔却人烟稀少。曹孟德的兵源,大多来自河内郡与河南尹,最多五六万人马。”

张恒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

五六万人,也不少了。

再加上袁绍和公孙瓒的人马,就算只有这三人,要面对的敌军就有近三十万大军。

这仗,不好打啊!

“文和继续说吧,其他地方如何?”张恒继续开口问道。

贾诩忽然笑了,“南边的袁公路,这几年倒是乏善可陈,并无作为,长史不必担忧。”

听贾诩这么说,张恒也笑了。

袁术这货的堕落,自然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这几年下来,别人都在铆足了劲发展实力,只有袁术一个人飘飘然走上了衰落之路。

自五年前他打赢了刘表,又从徐州手里夺回了梁国和沛国之后,整个人膨胀得不得了,简直是走路带风,放屁冒烟!

然后……他就真不行了。

归根结底,袁术的衰落,只有一个原因。

他对治下的地盘管而不理,只知索取,根本没能形成任何有效的规则,崩坏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这几年,从豫州逃难来徐州的百姓,每年都要以十万计。

好好的一个中原核心,却被袁术玩得乌烟瘴气。

对此,袁术好像毫无发觉一般,还整日沉迷在自己的霸业旧梦中,没事就把玉玺拿出来盘一盘。

甚至……他脑中已经生出了某些不该有的想法。

对此,张恒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为了让袁术能继续沉溺在幻想之中,哪怕他衰落到这副模样,徐州依旧没有对他动手。

甚至在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中,刻意保持了下风,让袁术占了些便宜。

如此捧杀之下,袁术自然愈发膨胀得不成人样。

可以预见的是,袁术这边是不用担心了。一旦下定决心向南出兵,最多不用半年,就能将袁术歼灭!

至此,徐州周边的敌对势力,算是彻底分析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潜在的盟友,比如冀州的韩馥。

韩文节这几年的日子过得还可以,虽然失去了冀州大部分地盘,但在徐州驻军的干涉下,他本人并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当然,他也积极筹措兵马,发展势力。

可惜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以及下水道级别的能力,又如何是公孙瓒和袁绍的对手,因此毫无建树。

五六年的时间下来,他麾下还是那么三四万的兵马,甚至连曹操都不如。

最后,便是南边的老坐谈客刘表同志了。

初平三年的那场大败之后,刘表痛定思痛,决定亲自掌握权柄。

你想集权,人家荆州豪族自然不干了。

这几年双方一直内耗着,刘表虽然占据了上风,但始终没能完全压制住这帮子豪族世家。

反正都老夫老妻了,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就只能这么凑合过着。

舍此之外,其他的势力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凉州那地方人烟稀少,马腾韩遂又闹得厉害,终究不成气候。

益州虽然有点底蕴,但也是一塌糊涂。

要说益州一代目刘焉,也算是个有手段的人才。

当年正是这家伙站出来,劝汉灵帝废史立牧,将管理权限下放。

而他,也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牢牢把控住了益州这个天府之国。

本来刘焉一个外来人,在蛮部众多、崇尚巫鬼的益州是很难打开局面的,但他的运气比刘表好一些。

他到益州不久后,中原便爆发了大乱。

南阳和三辅之地的百姓纷纷逃亡益州避难,却被刘焉截胡收编,组成了一支军队,号曰:东州。

手中掌控着这几万的东州兵,刘焉就此鸟枪换炮,农奴翻身把歌唱。

益州豪族是吧,之前你们怎么欺负我的,现在都给我还回来吧!

面对不服从管理的本地人,刘焉挥舞起了手中的丈八蛇矛,大喝一声"我怎会有图谋不轨之心",然后就开启了自己的杀戮之旅!

要说这帮子东州人,里面也有些真正的大才。

比如法正、李严、孟达、吴懿,都属于这个派系。

有这些人才的相助,那些本地人自然不是对手,被刘焉打得节节败退。

而刘焉处理这些人的手段也非常干脆——全杀了!

初平五年,杀人无算的刘焉病死。

他这一死,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你刘焉牛逼,活着我们不敢反抗,你死了就好办了吧!

于是,群臣联合推举刘焉幼子刘璋继位,而忽略了刘焉最喜欢的三子刘瑁。

要知道,刘瑁可一直是刘焉选定的继承人。

当初侍中董扶与刘焉交好,曾言益州有天子气,刘焉于是上疏请求出任益州牧。

董扶又说吴懿的妹妹吴氏贵不可言,刘焉立刻为刘瑁娶了吴氏为妻。

嗯……这位吴氏,就是原本历史上刘备入蜀后的续弦,也是他的皇后。

刘焉赶赴益州上任时,也只带了刘瑁这一个儿子而已。

可刘焉这一死,底下人就不听话了,直接选了性情懦弱的刘璋为主,便于自己掌控权势。

除此之外,还有刘璋与汉中张鲁的矛盾。

张鲁的母亲卢氏以道术养生,驻颜有术,因此深得刘焉的喜爱,甚至被收入府中。

有这么漂亮能干的母亲,张鲁自然平步青云,在刘焉的支持下入主汉中。

可刘璋继位之后,不知怎么的,竟然把张鲁的母亲给杀了,两方就此结怨。

不仅对外一塌糊涂,对内刘璋也镇不住场子。

所以看似庞大的益州集团,内部的分化却极为严重,根本不足为虑。

除了北边的这几州之外,就只剩下最南边的扬州和交州了。

交州不毛之地,没什么好说的。

扬州地方倒是大,历经两汉开发,也算有些富庶之地。

关键是其内诸侯割据,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

本来袁术占据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又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趁着这几年南下收服扬州,也不是不可能。

但他那个德性,却是没指望了。

听完贾诩对大汉十三州的分析之后,张恒心中升起了一丝明悟。

方今之天下,看似诸侯割据,混乱无比,但只要找出一个线头,一切将会变得简单。

简而言之,只要干掉袁绍、公孙瓒、曹操、袁术这四股势力,将冀州、青州、豫州纳入囊中,基本也就等于掌控了整个天下。

剩下的,直接平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