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内外,明面上不少人支持柴宗训改革军制,但暗地里还是会有人心里觉得不舒服。想想便知,原本手中的权力,无缘无故都要交出去,换作是谁一时之间都难以接受,比如赵匡义。
“我大哥真的是疯了,原本还指着他能够位极人臣,我也好有出头之日。如今别说权位了,我现在的位置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问题。”赵匡义与三两好友相聚曲生楼,借着酒劲就开始吐槽起柴宗训改革军制的旨意。
“匡义兄如今是殿前袛候、供奉官都知,谁不看在赵检校份上给你点面子。依我看,你先莫要着急,说不定陛下推行新军制后,你还能升个官。”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卢多逊素来与赵匡义交好,他倒是不太担心赵匡义的前程,毕竟其大哥是赵匡胤,岳父又是魏王、太尉符彦卿。
“依我看,新军制说好听了是改革,说不好听不过是各方势力的重组,反正我是跟着检校的,他到哪儿我到哪儿。”说话的人是楚昭辅,他目前是赵匡胤的部下,也常与赵匡义来往。
史上,此二人皆是赵匡义接班赵匡胤,即皇帝位之前的心腹。在赵普被赵匡胤罢相之后,一人升任参政知事,一人位居枢密院副使。
“如今陛下的位置是坐得越发稳固了,若是等他亲政以后,文武诸臣恐怕再也不能掣肘于他。”赵匡义眼见自家大哥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远,只能干着急。
“如今我等在这里说这些又有何用,现下只能静待时机,改革之路哪有这么好走,且看陛下如何将新军制先推行下去再说吧。”卢多逊自顾自地喝酒,他是文官,前途自是与赵匡义等人不同,此刻他心里已经生出了别的心思,若是赵家一路走弱,自已是不是要尽早另投他门。
赵匡义几人虽都是酒后胡话,但有一句他们说得却很有道理,柴宗训确实是想要提拔一些新人来巩固自已的地位,打乱目前大周军中的势力分布。
柴宗训先是将范质、魏仁浦、王溥、韩通与赵匡胤五人任命为“枢密院指挥副使”,着升他们为大将。
后又升任王审琦为陆军司指挥使、曹彬为海军司指挥使、潘美为火器军司指挥使、李处耘为侦察军司指挥使、石守信为户曹军司指挥使,五人皆为上将,与枢密院指挥副使职衔相同,但职务不同。
柴宗训还任命王全斌为西部战区指挥使、慕容延钊为北部战区指挥使、李重进为东部战区指挥使、钱弘俶为南部战区指挥使、李筠为中部战区指挥使,同为上将。
紧接着,柴宗训又从军队中提拔了一些新人,比如李处耘之子李继隆,李崇矩、郭守文、潘惟吉等。柴宗训让这些年轻将领分别跟在自已、诸位军司指挥使与战区指挥使左右,通过磨炼他们的意志力,增长他们的见闻,让这批新人有朝一日能够扛起主帅的担子,为大周征战一方。
昭武年间的这场军制改革,被后世称为“昭武军改”,此次军改打破了唐末以来军阀割据的局面,使得大周疆域实现了长久的安定。
军制改革后,节度使作为一种荣誉名称留了下来,成为武将殊荣的一部分。同时,军改后的大周军事实力大幅提升,在往后攻打北汉的过程中优势明显。此军制后来也被大周定为军事定制,一直传承至民主宪政政府之前。
柴宗训还将宫中的禁军划分为了“四卫”,分别为龙骧卫、虎翼卫、校事卫以及神机卫,龙骧虎翼负责护卫柴宗训的安全,校事卫则替天子监察审查一切事宜,神机卫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单兵能力以一敌百。
四卫不负责对外征战,仅作为天子亲卫,只对柴宗训一人负责。郭守文与李崇矩分别任龙骧虎翼两卫都点检,李继隆负责校事卫,潘美之侄潘惟吉任神机卫都点检,四人的职衔皆为少将。
此次军制改革直到昭武五年末方才告一段落,众多将领皆在新军制下找到了合适自已的位置,与僚属上司逐渐磨合,也感受到了新军制带来的实质性好处。
节度使不再独掌财政军事大权后,所有的军事指挥命令皆由枢密院统一发出,日常训练由各个战区下达模拟作战任务,五大军司相互配合,可以同时满足在五大战区开展军事训练的条件,模拟对各方假想敌作战,军事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陛下,各地军权收归中央后,枢密院通过整合众多军队将领的职权归属,节省了大量开支。如今,军权由枢密院而出,大周军队则令行禁止,目前的军力与显德末年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范质真的没想到,陛下看似复杂的军制改革,收效竟然如此显著。
“不仅如此,我军的战斗力也提升了不少,精神气十足,若是辽国此时再度来犯,我敢担保,我大周一定让其有来无回。”韩通作为枢密副使中唯二的武将,眼见军制改革大成,内心也是止不住的开心。
“诸位切莫忘了,朕推行新军制不过一年有余,在大周看不见的地方仍然有许多不满的情绪。校事卫今早报予朕知,言道少尉赵匡义与一众好友曾在曲生楼屡次妄议军制,说朕给他的位置太低了。”
赵匡胤一听,瞬间想杀了赵匡义的心都有,连忙站出来请罪。
“陛下,臣弟不知轻重,妄议朝政,臣回去一定好好管教,还望陛下给他一次机会!”
“赵卿,你要知道,朕已经给过他机会了,在他第一次妄议新制时,朕就已经视而不见,怎知他竟然无的放矢到这个地步,看来你是需要好好管教一下你这个弟弟了。”
赵匡胤撩开官袍,一把跪在地上,给柴宗训磕了一个头。这个头先是谢过柴宗训不追究赵家全族的恩典,同时赵匡胤也承诺定会对其弟严加管教,让其不敢再犯。
“如此便最好了,也不能伤了咱们君臣之间的和气。但赵匡义朕不得不罚,就先撤去他的少尉职衔,等他什么时候改好了,朕再还给他。”
在诸多武将纷纷得到新军制封赏的职衔时,赵匡义却被柴宗训撸掉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少尉名头。赵匡义心想,自已不过就是议论了几句新军制,何至于此。
赵匡胤见这个弟弟仍旧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后悔当初不应该将他领入军中,想来倒还不如让其走科举之路,兴许还能金榜题名,好过如今文不成武不就。
赵匡胤的母亲杜氏在听到赵匡义被柴宗训撤职后,心急如焚,整日拉着赵匡胤想让他为弟弟说项,让柴宗训将职衔给赵匡义封回来,还得封个再大一点的。
赵匡胤不胜其烦,连着好几日都没有回家,宿在枢密院研究对北战略,期盼着能用自已的功劳为弟弟换回职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