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匡胤被校事卫送往汴京的同时,韩通等人也正式开始渡海。
源满仲的反攻计划还没来得及在他手里成为现实,就被大周抢了先。数不清的周军战船从釜山起航,不到半日就抵达了对马岛西北侧。
源满仲的兵力大都部署在东南一侧,周军的突袭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西北沿海瞬间就让周军抢滩成功,顺利登岛。
韩通在大军登岛后,命杨业迅速用重兵阻击沿岸日寇,逼得他们不断向东南一侧退守,反而正中其下怀,落入了周军的包围圈中。
“记住,此战目的旨在将他们驱离对马岛,务必要放源满仲回归日本本土。”
杨业在接任战区代指挥使之时,对数万将士丧命于日寇之手一事耿耿于怀,早就暗自下定决定,若有机会他定会以牙还牙。
“韩副使,源满仲一人可放,那岛上的其他日寇,是不是可以……”
曹彬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整个人都是跃跃欲试的状态。与日寇对阵以来,其对高丽百姓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曹彬一想到,若是高丽落入日寇的手中,难保他们不会经由边境进入大周,用同样的手段对待大周百姓。
日寇用自身言行,给周军留下了一个极坏的印象,也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一律格杀勿论,不必手下留情。”
韩通知道,周军上下现在都充斥着一股复仇的热浪,硬要压制可能还会起到反效果,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得到韩通的许可后,周军在杨业、曹彬等人的带领下,一个个都杀红了眼,没有放过眼前见到的任何一个日寇。
当源满仲听到属下来报时,他都以为上次登岛议和的周军都是假借了周军的名头,今日上岛的才是真正的周军主力。
“我们撤!”
在没有做好任何防守准备的情况下,源满仲只能选择先撤回日本本土,放弃对马岛。之前源满仲所做的计划,统统都是为了登陆釜山做的准备,如今被周军捷足先登,他已然失了先机。
杨业与曹彬可不会因为日寇准备撤离对马岛,就会给他们得以喘息的机会。眼见日寇开始撤离,二人急忙让手下人紧追不舍,源满仲可以从他们的手指缝里溜走,其他人可没有这个待遇。
最终,在源满仲驶离对马岛的船上,只有不到一百人侥幸活了下来,其余的近万人马统统都死在了周军手里,算是狠狠挫了源满仲的威风,让他第一次知道天外有天。
“我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过你们的,等着瞧好了!”
源满仲此时此刻正在心里盘算着,回去之后定要重整人马,再杀回来。可他没料到,自已前脚刚到日本,后脚周军就跟了过来,丝毫没有打算就这么放了他的迹象。
一日后,在源满仲抵达筑前后,周军的战船再次扬帆起航,朝筑前方向而来。
源满仲还未喘过气来,瞬间就被周军出现在筑前沿岸的消息给吓懵了。筑前可不同于对马岛,此处位于日本筑紫岛,已经算是日本本土。大周一个主权国家,不顾外交礼仪,私自命令周军渡海,此举已经可以视作侵国。
当初,橘繁延在高丽叛乱贵族的“引导”之下,也是如此入侵高丽,源满仲在得知此消息时,却选择了无视橘繁延擅自发动战争的罪责,步其后尘,如今却在这里指责大周肆意妄为,可见其本性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
“大周这是想宣战吗?我都已经撤到筑前了,他们怎么还在穷追不舍?!”
源满仲慌了,他虽说在日本掌握了巨大的权柄,但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日本还有天皇以及藤原氏为首的公卿,源满仲的武家领袖地位也是依靠公卿家的势力才得以维持。
想让整个日本为了源满仲的言行得罪大周,摄关家族内部很明显会选择牺牲源满仲来换取大周的谅解,真到那时,源满仲就会成为替罪羔羊,任人宰割。
源满仲也心知,眼下情形,仅凭他一已之力,还不足以与大周抗衡。且此前,源满仲在对马岛上对韩通等人所做的一切,已经让大周对他恨之入骨,此刻他再想要与大周开展和谈,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那便仅余一途,把事情闹大,将日本天皇、藤原氏等公卿都拉入局中,到时,整个日本只能仰仗源满仲手中的武家力量来保全自身,他也可趁机壮大实力。
下定决定后,源满仲将橘繁延伙同高丽贵族,入侵高丽本土之事尽数掩盖,反而对京都的当权者们言道,大周不分青红皂白,派遣海军杀向对马岛。他知晓之后,领军迅速支援对马岛,怎料最终实力不敌,只能眼看着橘繁延等众多岛上的守备军死在了周军之手,源满仲手下也伤亡了不少人。
如今周军来势汹汹,压根不把源满仲放在眼里,丝毫不顾及他的示好之意,甚至一路杀到了筑紫岛,日前已在筑前登陆。
这封信送至京都之时,源满仲已在周军的威慑下,撤至长门,放弃了筑紫岛的防御。
韩通渡海作战的最新战报,正巧也随着赵匡胤本人一同入京。
“真抓到了?”
“抓到了,校事卫在港口码头附近守了半个月,终于等到了他。赵匡胤人一下船,就被我们的人控制住了,不过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想见陛下一面。”
柴宗训翻阅战报的手停顿了一下,没想到赵匡胤被抓之后,还会想到要见他。
“他没说别的吗?”
“臣听押送其进京的手下说,赵匡胤始终不发一言,只是偶尔穿过城镇之时,眼睛会一眨不眨地盯着街上的闹市看,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朕知道了,朕与他还有一场师生情谊,这面肯定是要见的,但不是现在。你先看好他,将他晾上一段日子。对了,别忘了派人去告知楚国夫人,人朕已经带回来了,过些时候会让他们二人见面。”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