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微臣有一策,或许可保我吴国

周京隆与一众大臣一听,皆面露惊色。

“沈爱卿。”周京隆连忙问道:

“何出此言?快快道来。”

“皇上。”沈文承朝周京隆拱了拱手,缓缓说道:

“臣思绪许久,始终觉得,泷国索要巨额赔款,没有这么简单。”

“使团成员前往他国时,收送财物,在各国虽不提倡,但也确是常见之事。”

“此次顾宇兴收了我吴国的礼物后,虽未明言,但其一个“但”字却已经透露了许多。”

“他这个“但”字,给臣一种感觉,感觉顾宇兴在教我们怎么做?”

顾宇兴顿了顿,继续说道:

“据臣所了解,在江凡覆灭大周之前,顾家乃大周老牌贵族,顾宇兴更是大周青年一代的佼佼者。”

“如今大周虽然覆灭,但顾家却未堕落,顾宇兴又怎会为了那些许财务,去透露他此行的底线。”

“这是其一。〞

一众大臣听后,皆微微点了点头,纷纷表示赞同。

若是他们出使他国,即使收受了他国的财物,也断然不会轻易透露底线。

顾宇兴此举虽未明言,但却给人似有一种欲盖弥彰却又别有用心的意味。

周京隆微微颔首,等着沈文承继续说下去。

“其二。”沈文承继续说道:

“这几年,大周、魏国,乃至我吴国,一直战争不断,导至百姓苦不堪言,民力疲敝,农田荒芜,商贸受阻,国家财政吃紧。”

“无论我吴国以何种形式拿出这笔赔款,都必然会进一步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沸腾。”

“那时,吴国也更加艰难。”

“皇上,恕微臣不敬之罪。”沈文承说着朝周京隆施了一礼,继续说道:

“世间,没有哪一个皇帝不想开疆拓土,名垂青史。”

“待江凡稳定泷国局势后,他定会找各种借口吞并我国。〞

“若我吴国在后续赔款上只要有一丝拖延或不足,泷国定会以此大作文章。”

“届时,他们定会指责我国违约,挥师西下。”

“即使我吴国能在赔款上做到分毫不差,也难保泷国不会再找其他借口。”

“甚至,江凡都有可能根本不在乎什么借口,直接兴兵来犯。”

沈文承顿了顿,接着说道:

“因此,微臣怀疑,赔款一事,很有可能是泷国的一个阴谋。”

“目的便是削弱我吴国实力,他好趁机以最小的代价一举侵占我吴国。”

一众大臣听后,皆面露忧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周京隆看看下方小声议论的大臣,眉头皱得更紧,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他当然明白沈文承的意思,若他有绝对的实力,他也定会下令挥师他国,开疆扩土,成就一番伟业。

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好像只有两条路。

一、忍辱负重接受赔款,惨惨苟活,但最终却难逃被泷国逐步蚕食吞并的命运。

接受赔款后,泷国定会得寸进尺,不断提出更多苛刻要求,直至吴国彻底沦陷。

二是拼死一搏,可他也深知,他吴国对上泷国,连拼死一搏的机会都没有。

许久,周京隆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即将目光重新落在沈文承身上:

“沈爱卿,那以爱卿之见,我吴国如今应当如何应对这困局?”

沈文承一听,咬咬牙,上前一步,拱手回道:

“皇上,微臣有一策,或许可保我吴国,只是此策......。”

“还请皇上恕微臣不敬之罪。”说着,沈文承便朝周京隆跪了下来。

周京隆见状,心中隐隐猜到了沈文承话中意思,但他还是微微抬手:

“爱卿快快请起,朕知你一心为吴国谋划,有何想法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便是。”

沈文承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道:

“皇上,如今,泷国势力大增,即使吴、魏、燕三国联盟也无力抗衡泷国。”

“以微臣之见,我吴国可借参加泷国新皇江凡登基大典之际,携带重礼,在大典之上,向泷国表示,我吴国愿意对其称臣纳贡,成为其附属国。”

“如此,或可保我吴国。”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有一大臣立刻站了出来,情绪激动地反对道:

“皇上,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我吴国二百余年,从未向他国称过臣,纳过贡。”

“若如此行事,我吴国将颜面无存,祖宗的基业也会蒙羞,百姓更会心生悲愤,对朝廷失去信心。”

沈文承扭头看了一眼那大臣,目光坚定,继续说道:

“皇上,微臣也深知此举定会让我吴国颜面扫地,祖宗蒙羞,百姓心生悲愤。”

“可如今,对于我吴国来说,只有保住根基,才有其他。”

“否则,一旦江凡挥师西下,那便是国破家亡,宗庙尽毁,江山易主!”

“那时,又何止是颜面扫地,祖宗蒙羞!”

“而我们,也将成为吴国的千古罪人。”

“皇上。”沈文承说着,再次朝周京隆跪了下来:

“称臣纳贡虽会令我们暂时低头,但却有可能暂时保住吴国,保住祖宗基业。”

“还望皇上以大局为重,忍一时之辱,谋千秋之业。”

“哎!”周京隆双了口气,微微抬手:

“起身吧。”

沈文承的话,虽有一定道理,可他内心却满是纠结与痛苦。

身为一国之君,向他国下跪低头的屈辱,始终让他难以接受。

一想到他向江凡跪地磕头,卑躬屈膝的画面,他便有一种心如刀绞的感觉。

可若不如此,虽维护了尊严,但却让整个吴国陪葬,祖宗打下的基业也将毁于一旦。

此刻,大殿内一片寂静,一众大臣皆低垂着头,不敢言语。

他们深知,周京隆正处于艰难的抉择之中,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来。

终于,姜宇锋上前一步,打破了沉默:

“皇上,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臣之见,沈大人之计虽有辱国体,但却是我吴国此时的无奈之选。”

〝我吴国两百年余年的传承,不可就此断绝。”

“不如?就暂且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再图复兴大业!”

见姜宇锋也如此说,周京隆长叹一口气,眼中满是痛苦与不甘,最终心一横:

“为了吴国的存续,为了黎民百姓,朕愿忍此奇耻大辱。”

“可若江凡不同意我吴国称臣纳贡,成为其附属国,执意要灭我吴国,我等又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