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食用油历史

花生瓜子矿泉水,啤酒饮料八宝粥。来腿收一下

蒙内铁路14年开始建设的论知名度还得是1970的坦赞铁路.当时我们比非洲还穷,为什么他们自己建不出来?

援助非洲,用的是外汇储备美元,不能在国内使用,会造成通货膨胀。这是营销号独有的神逻辑啊

这个逻辑其实并没有错,企业赚的外汇,在央行那里换成人民币的时候,这部分货币就是印出来的,也就是说这部分美元其实在国内已经有相等的额度了,再发行确实会引起通货膨胀

金陵城。

朱元璋等人了然,这部分在提及货币发行的时候有提到过。

评论区中的讨论多集中在该不该援助,援助之后没看到好处,以及想的美好实际很残酷。

从逻辑上来讲的话,方向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评论区中提出的问题也是一针见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味的施恩并不是良方,恩威并施才是正确的做法。

这是自不必说的,一众人感兴趣的还是,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赚钱,包括此前天幕提及的,电力输送.可以知道,纵使是原理极其简单.这些在后世看来无比简单的事情,在其他国家看来也是难如登天。

可见,国和国之间的差距,也如人和人之间的一样。

个中原因无非是工业化底子不行,技术不行,或者原材料、国民素质的问题,总之这个活还真不是所有人能干的,就算你能干也顶不住人家成本低啊。

“原理.技术.”朱元璋喃喃想道,原理都是简单的,比如火力发电原理,但如何利用种种手段提高煤矿石的燃烧效率,提高能量转化效率,降低成本等这些技术活才是最值钱的地方。

比如安南地区,就是因为自身电力短缺,才被迫引入后世部分的电力。

又如铀的提纯等一如既往的朴实无华,但能做到的国家却少之又少。

这一切依靠科学部、工部等是不太现实的,最好的方式是利用民间的力量,商人趋利,有了利益驱动才有动力去改进这些东西。

但民众素质却不支持.

最近看到大西洋彼岸某个国家集体采购我国古代的兵书:武经七书,它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集。

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兵法、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是精华之作,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和战争实践、战略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铁们这种旷世名作,老外想通过一本来理解其中的原意,我认为是很难的,你不读原文就无法理解他的真意,就像我们读外国名著一样,并且由于时间跨度的原因,就算是我们去看都无法完全读懂其中的含义,更别说外国人了

咱们都知道M国一直都很重视研究我国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到西点军校还有专门研究孙子兵法的课程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和五轮书

那这次大张旗鼓采购兵书是想干嘛?按大鹅家媒体的说法,是阿拉巴马州的空军基地买来培训飞行员的这有点像扯犊子,你好好的飞行员飞你的飞机就行了.真实的原因可能不排除在军费开支上做一做文章啊

比如他们劣迹斑斑的历史9万一包的螺丝,600万的空运费九头山羊,12.8万的小推车,17000的小冰箱,1万的马桶圈,1400的塑料喂奶器,400一把的扳手,上千的咖啡杯,以上单位全都是刀乐

虽然这次采购只有600册,但鉴于以往的虚报,这里面有无其他内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奉天殿前。

“9万的螺丝还以为是高精度工艺下的螺丝.这9头山羊空运费才是贪婪啊.”

这要换算成后世的货币,得3000多万,按3元的米价,能买.1000万斤?

“乖乖!”一众武将眼睛都直了,要是粮食足够的话,他们现在可能连云南贵州、建州女真都给拿下了。

“从哪里空运到哪里?这事看起来一点都不合逻辑。”如果是当做肉食的话,9头显然是不够的,况且生的死的都没什么分别,如果不是伙食难道是拿来当宠物?而且一般的军队都有后勤部队供应

朱元璋一生最恨贪官,平时都恨不得将这些蛀虫、畜生扒皮抽筋,不过一想到这是M国的事情张了张嘴最后啧啧称奇“.6”。

“这M国的体制和大明倒是区别很大”朱标内心里琢磨,从天幕过往提及来看,这M国也是没有皇帝,只有几個党派靠选举上台,这居然能运行而没发生内乱实在是神奇。

“军需物资、粮食等不是朝廷负责采购供给的吗?而且就算是直接划拨军费,开支清单肯定也有人审核的,这么离谱的价格是怎么通得过去的?”一个个问题在胡惟庸等人的心中闪过,众人也都是老狐狸了一下子就想通其中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这事不单单是个人行为,而是从上到下的瞒报虚报,这里面涉及采购等一系列的官吏.全剥皮充草,胡惟庸敢保证没几个是无辜的。

这还是爆出来的,没爆出来的手段和过往的开支等就不得而知了。和传统的吃空饷相比,虽然性质没那么恶劣,但对财政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不过也只是疑惑了一下,众人又恢复了笑容,权当是看戏了。

有网友提问,食用油在古代是不是很稀罕,为什么从南宋起就吃得起油条了?

有网友这样说:古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小时候油条是稀罕物,根本没吃过多少次,记忆中只有过年时才会有炸货出现,我们家就那点油根本就舍不得去炸油条

我们其实真正过上吃饱喝足,物质丰盈的日子没有没有多少年的,也就是20多年,我不相信在我们那个地区,古代的日子比我小时候更好

用工资类比的话就是,当时我妈的工资也就200出头,500的瓜子油大概10块钱,问了下我妈她说应该是5块,也就是说一瓶油需要她工作半天到一整天

现在同样500品质更纯净的油,我在狗东上找到的都搭一点米和礼盒,价格通常不到20块,就按进场打螺丝的价格,最多1个半小时就能赚到,而5L5000的花生油,一个三口之家一般用2个多月.并且近些年居民饮食有重油重盐的趋势,所以国民饮食指南里有号召大家建康饮食.

其实查查古代文献书籍就知道了,先秦时期人们吃的是动物油,按头上有没有角分为脂、膏,所谓民脂民膏就说的是油

直到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胡麻芝麻,于是芝麻油成为主流,除了芝麻外,还有莱菔子、黄豆、菘菜子小白菜、油白菜、苏麻紫苏、芸薹子油菜花、茶籽等可榨油食用。

唐,长安城。

李世民等人看得津津有味,还从没有人对这些事进行过考古溯源,因此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这些事,不免觉得新鲜。

“这么大一桶,2个月吃完!!!”

“这是油桶吧!!”一众文臣武将都忍不住说道,他们当然知道后世的饮食和如今差异很大,其中最为特色的是后世以煎炒为主,像蒸、炖、闷、烤等如今常见的饮食习惯反而在小吃食上才见得着。

像铁锅这种厨具,不是普通人家有的,因为炒菜需要多很多的油,不舍得放油以及火候控制不到位的话,炒出来的肉、菜都黑乎乎的,舍得放油和控制火候后,菜确实香了很多。

重点是费油啊,普通人家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的。

不少大臣家中是有这种铁锅的,但用得相对较少,像府中一般几十到上百号人,有钱也不是这么使的不是。

从视觉来看,那5L的油都有大半个打水的水桶多了。

“说话就说话,能不能别放做饭的视频。”一众人实在忍不了天幕中放的各种烧烤、闷炖煎煮,看起来煎的像金黄色的牛、羊肉,油脂从中渗透出来,撒上椒盐等各种调料。

“真恁娘的奢侈啊。”说话的人又咽了咽口水.李世民无奈扶额,这成何体统啊说出去还以为朕亏待臣子,说我大唐臣子穷得连肉都吃不起了.

于是吩咐人去备酒肉。

“以如今的芝麻油的产量,如果三口之家每2个月用这么多油的话.”房玄龄等一众重臣对视了一眼,都知道那肯定是供应不上的。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种粮食都嫌地不够呢。

有人问为什么没有花生呢因为花生原产自南美洲巴西,传入我国的时候已经是大明崇祯朝了,估计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的时候还没普及吧

根据明末天工开物的记载,食用油,芝麻、莱菔子、黄豆、小白菜为上等,其次是紫苏、油菜花,再其次是茶籽油。

燃灯,则乌桕仁内水油为上,芸薹次之,亚麻子次之,棉花子次之,胡麻次之。

从如今的出油率来看,芝麻的出油率一般为4555。其它作物比如花生的出油率为4050、大豆的出油率为1317、菜籽的出油率为3045、油葵的出油率为3242等。

天工开物记载的古法榨油比如今的炼油技术是差了一些,出油率大概少个510左右,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与杞次之。杞木为者妨地湿则速朽

虽然出油率相差不是很大,但奈何生产力实在是拉胯,大家吃都吃不饱,哪有闲地种芝麻呀,而且老百姓的土地动不动就被乡绅恶霸、士族大家、宗室宦官等兼并,所以这些经济作物种植都是不够的,油就自然稀缺了

至于为什么南宋开始就有油条.其实也简单,普通百姓再怎么穷,城里总有人吃得起油条的,再者你一锅油用12个月,成本再怎么着也摊得很薄了

像郭德纲相声里说的红得发亮的油条,就是油用得太久了变红了,不然正常的油条就是金黄金黄的

金陵城。

不少榨油不榨油的作坊,各家的东家掌柜都眼前一亮,这是200多年后榨油的器具和房子啊。

虽然说出油率可能差了一点点,但好歹是能完整复刻出来的,不存在技术代差的啊。

和兴茶食店。

万掌柜也跟着抄录了天工开物所记载的方法,他不是干这行的,不知道这个方法比如今的改进有多大,但想必也会有些改进的。

不过重点还是胡麻这些作物没有更多种植的话,榨油方法改进了也没多大的作用,放到这个国家层面来看的话,多榨出来的份额也是杯水车薪。

作为消费者估计能获得一点点好处吧.

奉天殿前。

“花生.算上土豆红薯玉米,这是第四种作物了,这美洲还真是天选之地啊。”朱元璋轻声说道,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他知道,能被天幕特地提一嘴的作物都不简单,加上举例用的也是花生油,说明这种食用油是很普及才对。

“亩产较之芝麻如何呢?”胡惟庸也问出声,视频中并未提及,因此他将希望放在了评论区里。

“从土豆红薯玉米的产量来看,估计花生的产量也不会差吧?”

“这可不好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天幕提及的频率来讲,貌似后世花生油反而用的多一些,按理来说两者出油率差不多的情况下,花生的产量应该会比芝麻多。

“开头放的图片就是花生啊”众人看着那奇怪的形状,白色外壳里红色表皮的果实,不知道是不是花生。

“这美洲真是邪门啊.那么多高产作物,简直像是故意放在那的。”有人忍不住说道。

“其实准确来说,是南美洲”刘基也忍不住出声说道,“老夫更想知道的是,除了这四种作物,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物也是重要的。”

更像是故意放那的了.

朱元璋也是眼热.心中暗想,还是得尽快安排渡海登陆美洲啊,经过此前差不多1年准备和训练,已经有数千精锐组成的水师小队,能适应海上的生活、船舶的操作了。

加上此前就有遣使下南洋,许下土豆红薯玉米等种子的重诺后,促成南洋国家在路途上提供粮食、淡水、煤矿石等供给,也意味着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

关于高产作物,已经传遍南洋诸国,是人尽皆知的事了,就算带回来迟早也封锁不住的,否则朱元璋也不至于答应得这么痛快。只要我大明保持人口、技术领先,晾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波浪。

“要是有内燃机技术就好了”朱元璋心中想道,大明的实力只能触及到南洋诸国,过了这段之后实在是鞭长莫及了,他并不担心沿途国家的发难,因为天幕以前就提过,郑和下西洋其实是扬我国威去的。

如今的火炮技术、船舶技术,比历史上郑和的船队更加豪华,如果历史未曾大范围改变的话,南洋那些小国家是威胁不到这些精锐的,况且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

唯一的威胁来自海上,怕的是跨海跨一半燃料不足了,那只能等死要是有内燃机技术制成的船舶,其效率比蒸汽机高这么多,跨海登陆美洲的几率会高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