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我便不走了
“额……。”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自己一个藩王来处理邦交事务,这难免让其他大臣心里有所忌惮。
“父皇,刚刚儿臣不是说了吗,咱们大明马上就有用不完的银子了。”
朱棡道。
“你的意思是……。”
朱棡露出一个贼兮兮的笑容,道:“儿臣可是听说,在倭国北边的国土上,可是有着许多的金银矿!大明将圣学传播于倭国,乃是教化万民,以文治夷的功德,那么倭国借一块地给我大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吧?”
这句话让朱元璋瞬间重视起来。
“借地?大明这么多地还不够你嚯嚯的?为何要跟倭国借地?况且海外之地,取之何用?”
朱元璋一时间没扭过来。
但朱棡怀疑,老朱很有可能是装傻充愣。
以朱元璋的眼光跟政治思想,不可能不知道一个海外之地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朱元璋不挑明说,是因为他的身份摆在那,一个企图占有友邦国土的皇帝,是会被其他国家臣民所排斥的。
这不是老朱想当恶人就能当的,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两国的友好往来。
“父皇,海外之地没用,但海外之银……它有用啊!”
朱元璋微眯双眼。
朱棡托起老朱的胳膊,将朱元璋引到一张舆图之前,在朱元璋的寝宫偏殿一直都有一张很大的舆图,几乎涵盖了亚洲各地,东到倭国,西至印度,南到大琉球,北至西伯利亚。
……
“殖民?”
这是老朱第一次从朱棡的嘴里听到这个词语。
“是,殖民!”
朱棡其实也不想踏上殖民主义的道路,但在这个时代,人类发展的资源就那么多,需要争抢,需要抢占时机!在原本就稀少的资源上进一步的扩张,去探索发现。
“殖民便是强国向弱国传播先进技术,将我们国家高级的技术传播给他们!”
这是朱棡对于殖民的解释。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解释并没有错误,甚至说,这就是殖民主义的表面解释。
但更深层次的就是:奴役原有居民、大国对外扩展、抑制他国发展。
这里面每一条,都是血与泪。
他不想殖民,但是对于倭国这个国家,他下得去手!
有些血与仇是不能忘记的,它刻在了骨头上,融入了血液里,等待着苏醒的时候往曾经的仇人砍去!
“能成功?”朱元璋不确定的问道。
朱棡点头:“能!”
“不过儿臣需要一个人!”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拿着咱的令去请便是!”
朱棡点头。
“若是倭国答应殖民,你待如何?”
朱棡沉吟道:“派船队开辟一个港口,驻扎我大明的学子,另外,为了防范于蔚然,大明要派出一支卫队保护学子们以及圣人之后的安全!”
军队?
朱元璋心领神会。
点头道:“不错,儒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是该派遣一些劳力去照看他们。”
“那……高丽呢?”
说到高丽,朱棡愣了一下。
“高丽不能这么做。”朱棡斩钉截铁的道。
“为何高丽不能?”朱元璋问道。
朱棡深吸一口气,“高丽这些年受大明影响,加上大明在对漠北战争之中取得了胜利,让高丽原本两头顾的心思变成了一心向着大明,从洪武五年开始,高丽几乎是一年三贡!”
“不错,这两年高丽频繁进贡,朝会上咱不搭理那丫头,也是因为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太高调。同时,咱也是想看看倭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朱棡放下手里的棍子,到朱元璋跟前,道:“父皇,倭国如此着急需要医书跟匠工,怕是国内会有一番新动作。”
“新动作?”
“父皇你忘了,五弟的民风医院?”
“你是说,倭国也开始新建医学了?”朱元璋错愕道。
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个问题,但是在后世,对待‘匠心’这两个字上,倭国确实做的更为出色。
也更大程度的保留了自华夏传播过去的一些文化。
在融入了当地的特色之后加以改进,最终形成了后世倭国的一些传承。
“是。”朱棡点头。
朱元璋凝眉。
“那这医书……。”
“决不能给!一张纸都不行!”朱棡咬牙切齿的道。
“任何想要将我大明医书、匠工书本甚至是一些奇淫巧技书籍赠送给倭国的,都是卖国贼!本国的文化就该本国人传承下去,送给外邦,万一将来成了他们的怎么办?”
“他敢!”朱元璋哼了一声。
别说,还真敢。
朱元璋负手,朝着殿外走去。
朱棡紧随其后。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集天下能工巧匠,给他们职位,给他们俸禄,让他们为国开路!只需要他们醉心于自己的职业,锻更好的铁,打更锋利的兵器,造更快的车!”
“父皇,儿臣心里一直有些话想说。”
两人走到了殿外的屋檐下,朱元璋负手看着明月,整个乾清宫静悄悄的,周围站着的宫女太监也丝毫不敢露出半点动静。
“要说就说。”朱元璋道。
“儿臣觉得,或许以文兴国只是安邦的其中一条路,但这条路已经被前面的朝代走过无数次了,为何咱们不试试……以其他的方式兴国?”
……
朱元璋的身影还停留在乾清宫门口。
久久矗立。
如同一尊气势恢宏的雕像。
朱棡站在殿外,回头看去,眼中有些感慨。
感慨的是一代帝王朱元璋真的是为了民,更感慨的是老朱的变化。
“王爷,夜深了,回吧,宫门马上就闭了。”
宦官轻巧的在旁边提醒道。
朱棡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宫门。
回到王府,天色已晚。
第四百八十八章:我便不走了
“额……。”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自己一个藩王来处理邦交事务,这难免让其他大臣心里有所忌惮。
“父皇,刚刚儿臣不是说了吗,咱们大明马上就有用不完的银子了。”
朱棡道。
“你的意思是……。”
朱棡露出一个贼兮兮的笑容,道:“儿臣可是听说,在倭国北边的国土上,可是有着许多的金银矿!大明将圣学传播于倭国,乃是教化万民,以文治夷的功德,那么倭国借一块地给我大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吧?”
这句话让朱元璋瞬间重视起来。
“借地?大明这么多地还不够你嚯嚯的?为何要跟倭国借地?况且海外之地,取之何用?”
朱元璋一时间没扭过来。
但朱棡怀疑,老朱很有可能是装傻充愣。
以朱元璋的眼光跟政治思想,不可能不知道一个海外之地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朱元璋不挑明说,是因为他的身份摆在那,一个企图占有友邦国土的皇帝,是会被其他国家臣民所排斥的。
这不是老朱想当恶人就能当的,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两国的友好往来。
“父皇,海外之地没用,但海外之银……它有用啊!”
朱元璋微眯双眼。
朱棡托起老朱的胳膊,将朱元璋引到一张舆图之前,在朱元璋的寝宫偏殿一直都有一张很大的舆图,几乎涵盖了亚洲各地,东到倭国,西至印度,南到大琉球,北至西伯利亚。
……
“殖民?”
这是老朱第一次从朱棡的嘴里听到这个词语。
“是,殖民!”
朱棡其实也不想踏上殖民主义的道路,但在这个时代,人类发展的资源就那么多,需要争抢,需要抢占时机!在原本就稀少的资源上进一步的扩张,去探索发现。
“殖民便是强国向弱国传播先进技术,将我们国家高级的技术传播给他们!”
这是朱棡对于殖民的解释。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解释并没有错误,甚至说,这就是殖民主义的表面解释。
但更深层次的就是:奴役原有居民、大国对外扩展、抑制他国发展。
这里面每一条,都是血与泪。
他不想殖民,但是对于倭国这个国家,他下得去手!
有些血与仇是不能忘记的,它刻在了骨头上,融入了血液里,等待着苏醒的时候往曾经的仇人砍去!
“能成功?”朱元璋不确定的问道。
朱棡点头:“能!”
“不过儿臣需要一个人!”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拿着咱的令去请便是!”
朱棡点头。
“若是倭国答应殖民,你待如何?”
朱棡沉吟道:“派船队开辟一个港口,驻扎我大明的学子,另外,为了防范于蔚然,大明要派出一支卫队保护学子们以及圣人之后的安全!”
军队?
朱元璋心领神会。
点头道:“不错,儒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是该派遣一些劳力去照看他们。”
“那……高丽呢?”
说到高丽,朱棡愣了一下。
“高丽不能这么做。”朱棡斩钉截铁的道。
“为何高丽不能?”朱元璋问道。
朱棡深吸一口气,“高丽这些年受大明影响,加上大明在对漠北战争之中取得了胜利,让高丽原本两头顾的心思变成了一心向着大明,从洪武五年开始,高丽几乎是一年三贡!”
“不错,这两年高丽频繁进贡,朝会上咱不搭理那丫头,也是因为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太高调。同时,咱也是想看看倭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朱棡放下手里的棍子,到朱元璋跟前,道:“父皇,倭国如此着急需要医书跟匠工,怕是国内会有一番新动作。”
“新动作?”
“父皇你忘了,五弟的民风医院?”
“你是说,倭国也开始新建医学了?”朱元璋错愕道。
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个问题,但是在后世,对待‘匠心’这两个字上,倭国确实做的更为出色。
也更大程度的保留了自华夏传播过去的一些文化。
在融入了当地的特色之后加以改进,最终形成了后世倭国的一些传承。
“是。”朱棡点头。
朱元璋凝眉。
“那这医书……。”
“决不能给!一张纸都不行!”朱棡咬牙切齿的道。
“任何想要将我大明医书、匠工书本甚至是一些奇淫巧技书籍赠送给倭国的,都是卖国贼!本国的文化就该本国人传承下去,送给外邦,万一将来成了他们的怎么办?”
“他敢!”朱元璋哼了一声。
别说,还真敢。
朱元璋负手,朝着殿外走去。
朱棡紧随其后。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集天下能工巧匠,给他们职位,给他们俸禄,让他们为国开路!只需要他们醉心于自己的职业,锻更好的铁,打更锋利的兵器,造更快的车!”
“父皇,儿臣心里一直有些话想说。”
两人走到了殿外的屋檐下,朱元璋负手看着明月,整个乾清宫静悄悄的,周围站着的宫女太监也丝毫不敢露出半点动静。
“要说就说。”朱元璋道。
“儿臣觉得,或许以文兴国只是安邦的其中一条路,但这条路已经被前面的朝代走过无数次了,为何咱们不试试……以其他的方式兴国?”
……
朱元璋的身影还停留在乾清宫门口。
久久矗立。
如同一尊气势恢宏的雕像。
朱棡站在殿外,回头看去,眼中有些感慨。
感慨的是一代帝王朱元璋真的是为了民,更感慨的是老朱的变化。
“王爷,夜深了,回吧,宫门马上就闭了。”
宦官轻巧的在旁边提醒道。
朱棡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宫门。
回到王府,天色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