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摇钱树

从这话江风就能听出来,肯定是不同意的居多。

毕竟部落里上了年纪的人占大多数,观念一时半会改变不了也正常,江风说:“我会以投票的方式让大家自行作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公平公正公开。”

“那如果不愿意的更多怎么办?”思栗内心有些忐忑的问道。

“不愿意,只能继续这样的生活,我也无能为力了~”

他是个人,又不是许愿机器,凡事能找到解决办法已经很好了,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也没辙。

思栗问:“你会离开孟噶吗?”

“会。”江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无论你们愿不愿意,我都会离开,不过本来打算把你们未来的日子安排好,我再离开,现在不接受我的办法,我也爱莫能助……”

原来这是他给孟噶居民规划的未来,思栗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此番举动肯定是利大于弊。

若是真的等江风失望离开,错失机会,那孟噶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思栗神色焦急:“你可以多给我们一些时间吗?我一定会想到办法说服他们!”

“可以。”

江风知道希望都在年轻一辈人的身上,有了他们的帮助,才有可能逆转形势。

无论何时,一个族群里必须要有头脑清醒的人才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效果。

现在看来,恐怕只有靠年轻一辈扛起孟噶的出路了。

得到同意,思栗松了一口气:“我这就去找大家商量!”

说完,她一路小跑走了。

江风站在原地,等小瓜吃完早饭,又让他带自己去昨天的后山,顺便把叶媛也叫上了。

这次上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勘察清楚龙脑香樟的具体数量以及生长情况,从而估算出未来10年能够带来的收益价值。

三人行走在森林里,小瓜速度很快,像只小松鼠在山林穿梭自如。

后面的叶媛紧紧牵住江风的手,跟着他的脚步前进。

今天的路线是采用江风提前画好的一张图,看看直线距离究竟有多远,好最大程度的缩短龙脑樟树林和部落之间的距离。

半个小时之后,三人进入了一处高大的樟树林。

叶媛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随即亮起一抹光彩,“是龙脑樟树!”

“我看看。”江风爬上树,随机摘下几棵树上的叶片,放在手中揉碎。

香气袭人,提神醒脑,果然是龙脑樟树!

这让他十分惊喜,“看来龙脑樟树林的实际生长面积要比我想象中的更大!”

这里距离昨天的龙脑樟树大约还有3公里的距离,也就是说,目前已知的龙脑樟树范围已经有6公里。

按概率来算,几百棵绝不是问题,多的话甚至可能有上千棵!

一直在旁边充当领路的小瓜总算听明白他们的话了,不禁好奇问:“老大,这些树很重要吗?”

“嗯,对孟噶来说非常重要。”

只要将所有龙脑樟树都纳入孟噶部落所有,做好防护措施,带来的收益绝对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丰厚。

叶媛一边记录下龙脑樟树的数量,一边观察生长情况。

国内的药材市场与香料市场十分庞大,这些野生的龙脑樟树无疑是一颗颗摇钱树,采摘叶片,就能换回无数的钱。

对于贫瘠落后的孟噶来说,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总算把后山龙脑樟树的数量统计完成。

“一共有998棵,其中有388棵是幼龄苗,260棵5年以上,其余都是10年以上,枝叶繁茂,可以直接采摘。”

来之前完全没想到龙脑樟树的数量居然多,而且全部野生,别说是在缅国了,就算报道出去,在世界上也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发现。

江风看着这些参天大树,既高兴又有几分担心。

如果孟噶真的不愿意让瓦朗军代管,那眼前能够改变他们未来的摇钱树极有可能会变成一把把利刃,反向伤害孟噶。

毕竟利益面前,没有人会在乎区区几百人的死活。

一旦发生多方争抢,离的最近孟噶首当其冲,绝对会被夷为平地。

“走吧~”见时间不早了,以免被人发现端倪,他们不能在后山待的太久。

三人原路下山。

时间已到中午,厨房飘出袅袅炊烟。

刚走到前院,迎面碰见阿肯。

看见江风,阿肯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不过仍然守规矩的打了声招呼:“老大……”

“嗯。”江风淡淡应下。

双方没有多余的交流,擦肩而过。

等人走后,几个年轻一点的小伙子凑到江风面前,“老大,听说瓦朗军要掌管孟木了是不是?”

江风知道他们都听说了消息,没有隐瞒:“是,孟木常年被人当成战场,有了瓦朗军的庇护,才能发展起来。”

“那可太好了!”

听到他的话,年轻一辈都显得很高兴。

以前去孟木,看到他们不仅通了水电,还有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能看人演的电视,还能随时用手机跟人交流,羡慕的不行。

结果对方说,孟木是缅国发展最差的地方,这些都算不了什么,要是往克曼和瓦朗去,各式各样国际流行的东西都有,那才叫先进呢!

盼着盼着,总算梦想成真了!

“等孟木发展好了,孟噶肯定也差不了!”

“到时候我要买个电脑,看看到底什么叫上网。”

“我要先买套流行时装,像老大和军哥他们穿过来的一样,帅呆了!”

“不知道加入瓦朗军难不难?听说他们的武器可先进了,连直升机都有……”

几人叽叽喳喳的讨论,仿佛理想中的生活近在眼前。

不过他们想的也没错,一切顺利的话,这些确实唾手可得。

听了一会,江风打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