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找人、扩军、寻粮种

“现在难民已经安置妥当!先生把事情交给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呀!”

“说起皇子的事情,末将已经物色到合适的人选,难民营中有个孩童,无论是体貌还是身形都神似太子朱慈烺!”

“哦,没想到先生这么快就有眉目了,这样将人交给宫内的太监教导,学习皇室礼仪!至于孩子的父母!”

“大将军要不要”夏国相比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算了,我还没有这么没有人性,给孩子的父母一大笔金银让他们远走他乡吧!叮嘱他们管住嘴就是了!”

“还有,北方的城防一直没来得及派遣将领,实在是这几天实在没有人手,大战之后将士们也都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整一番。”

但是多尔衮不会善罢甘休的,建奴几次从喜峰口突破,在大明境内纵横上千里,我要选一员大将镇守北面的喜峰口等众多隘口,并且对这些隘口进行加固。

剩下的将领让吴三桂为难了,自己身边的将领两个坐镇山海关,吴志茂留在了居庸关,自己身边已经没有几个将领。

“将军,田见秀请缨!”吴三桂本来是想让吴应期镇守北方!但是有不好寒了田见秀的心,吴三桂看向李岩,李岩肯定的点了点头。

本着疑人不用的原则,吴三桂点头答应。“田将军,北方长城一直是北京城的弱点。”

“建奴多次叩关都是从北方攻破城池杀进中原,你带三万你原来的将士去镇守!我给你三百万两白银作为军饷还有十万石粮草!北方的安全就托付给你了”

“田某就算战死,也不让建奴跨越长城半步!”

“时不我待,田将军下去整军吧!”田见秀和众人告别便下去召集军队了。

“夏国相,待会召集一万步军去替换居庸关的五千关宁铁骑,用骑兵守城过于浪费了,关宁铁骑我要作为一只机动部队使用!”

接下来说重点“我军掌控北京城,我深感身边人才缺乏,当下我军应该多寻觅人才加入我军,我的意思是让军师来政事,夏国相主抓军事!”

两人点头算是同意了吴三桂的做法!

吴三桂向两人嘱咐起接下来要重点来做的事情

招收人才,不管是从民间还是留下来的官员中间甄选,尽快的将朝廷运转起来。

扩充军队,将军队扩充到二十万到二十五万左右,眼下吴三桂手里有几千万白银,几乎等于明朝十年的税收,有这么多银子才有扩军的底气。

随后吴三桂还列举了一些列人员名单,(张煌言,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宋应星,张名振)等等自己知道的一些人才都写了下来交给李岩,让李岩派出使者到江南寻找。

这些人都是有本事的人,而且对国家绝对忠诚,尤其是宋应星这位科技大佬,吴三桂计划将未来的技术上的事都交给他来领导。

使者携带圣旨,此刻江南恐怕还没收到崇祯皇帝的死讯,就算收到了,此刻南京城的那些人恐怕正忙着争权夺利吧。

李定国和李来亨是吴三桂最想要的统军大将,可惜此刻他们正在张献忠和李自成手里效命,吴三桂一时鞭长莫及,只能先把自己能网罗到手的人先弄回来。

交代完急需要办的事情,吴三桂让李岩等人下去办自己的事,吴应期将统计的阵亡将士名册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打开一看,北京城一战,关宁军阵亡八千余人,包含自己带来的关宁铁骑就战死了上千人,伤一万多人!

一场大战,关宁军几乎伤亡过半

吴应期,给山海关的杨坤去一封加急书信,让他留下三万人镇守山海关,其余招募到的士兵,包含闯军加入的都给我送到北京城来,此刻北京城军队加上闯军投降的士兵不足四万人。

吴三桂还要想着向南扩展,这点军队只能够自保!

“阵亡将士不但要补齐军饷,还要额外发放抚恤金,如果有妻儿的每年还要支付抚养费,直到儿女成才,如果没有妻女的,要奉养其父母直至归天。”

吴三桂把抚恤标准和吴应期说了下,还有战功的奖励两人也商量了下,等明日祭祀完阵亡将士就开始发放。

要想崛起,光靠一个北京城到山海关这块土地和人口不够,大国的标准,土地和人口,粮食缺一不可。

吴三桂一拍脑袋,“粮食,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吴应期快去把李岩追回来!”

不一会,吴应期带着已经走远的李岩又转了回来。

“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是这样的军师,我才想起来粮食,这次你派人去江南,还要负责采购一批粮食回来,北京城的粮食可是支撑不到夏收!”

“最重要的是要去找寻一些粮种回来,土豆,玉米,还有红薯!这些农作物都可以亩产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

“什么,李岩虽然不懂农事,但是也大概知道亩产七八百斤是什么概念。北方干旱,种植麦子为主,但是到三四百斤就已经算高产了!”李岩掐指一算,就知道如果这些粮食如果普及种植,那可以多养活多少人。

“将军,这些农作物对于种植有什么要求?”

“要求,没要求呀!这些农作物都耐旱,耐寒,耐虫害!而且比较容易储存,放几个月都没有问题,如果晒干了磨成粉放个一两年没有问题。”

随后吴三桂还手画了这些农作物的大概样子,递给李岩让他派使者到南方的时候分出人手去寻找这些农作物的种子,越多越好!

李岩拿过图纸,眼神里面都是欣喜。

明朝末年,土豆,红薯,玉米等都已经传入了华夏,在南方已经开始小规模种植,只是到了清朝,才大规模的推广,正是有了这些,清朝的人口才会暴涨。

吴三桂相信,如果北方开始种植这些,粮食短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只要百姓吃饱喝足,哪里会有造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