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皇后回宫

“郡主要不要再睡一会儿?离天明还有一个时辰呢。”清灵守在安容锦身边问。

安国公离开后,安容锦发了一会儿呆,也没什么睡意。

但夜里寒冷刺骨,她也没想要做什么,就坐在床上发呆。

“睡不着了,姑母还未回宫,这宫里的事也需要有个人做主,我正在想,谁比较适合。”

皇后不在,但皇帝的葬礼女眷们也需要个德高望重的夫人来统帅。

清灵想了想,说:“郡主身份地位都足够了,为何不自己安排?如此也能防备有人趁机闹事。”

皇位未定,女眷们也肯定也要暗中谋划的。

安容锦却摇头说:“不好,容易让人误以为我安家把持朝政。”

“可后宫里连两位皇子的生母都死了,剩下的只有几个毫不起眼的低阶妃嫔。”

这样的女主主持内宫肯定是不合适的。

安容锦脑海里筛过一遍人选,最后定了宋家的老夫人来帮衬。

等天一亮,她就让人去请宋老夫人来凤梧宫。

以宋家的品级,嫡出少爷夫人们都得进宫跪拜,宋老夫人年纪大,昨夜没有进宫。

安容锦用过早膳才等来了宋老夫人,她穿着素色的丧服,满头银发,看起来精神矍铄。

“老夫人身体可受得住?”安容锦关怀地问。

宋老夫人虽说拄着拐杖,但身体并不差。

她笑着说:“多谢郡主关心,老身还撑得住,不知郡主寻老身来是有何吩咐?”

虽说郡主是小辈,可宋老夫人并没有当自己是长辈。

“是这样的,皇后娘娘未归,这后宫里没个主事人,容锦年纪尚小,也没经历过这些,想请老夫人暂代管理命妇们。”

宋老夫人没有一口答应,她一瞬间想清了利弊。

答应此事,于宋家没什么好处。

此时人心浮动,太出风头不是好事。

毕竟谁也猜不到下一任继位者是谁?又是否愿意看到此时上蹦下跳的人家。

但这也是个机会,一个让宋家屹立在百官之首的机会。

宋大人官拜宰相,自然是一等一的重臣,但文官相轻,党派也不少,与宋家不和的人家也不少。

“老夫人可是有何顾虑?”

宋老夫人抬头时已经做下了决定,笑了笑,“郡主信任老身,老身自当略尽绵力。”

“多谢老夫人慷慨相助。”

宋老夫人心道:从前外人总说瑶光郡主如何不通情理,如何专横跋扈,实则大家都看走了眼啊。

“一会儿我就让后宫主事的几位掌事姑姑和总管来见老夫人,还请老夫人安排他们做事。”

这宫里自有一套规矩,其实不用宋老夫人多说什么,她只需要坐镇即可。

“好,时间紧迫,老身也就不客气了。”

“这是自然,老夫人也不要太劳累,有事尽管吩咐他们去做。”

宋老夫人暂时接手了后宫调度。

其他命妇们得知后也没有异议。

宋老夫人年纪身份摆在这里,等级比她高的辈分没她高,辈分高的等级不及她。

所以,她还是可以做这个主事人的。

皇后一行人是在三天后进宫的,全员素缟,连马车都挂着白灯笼。

帝王驾崩,最伤心的必然是后宫妃嫔。

她们许多人是依附皇帝而活着,没有了皇帝,她们将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若是新帝残暴,说不定还会命她们殉葬。

皇后进宫后短暂地休息片刻,沐浴更衣后就接手了后宫的事。

宋老夫人劳心劳力了三天,皇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她赞赏有加,又加封了宋家几位少夫人的诰命之身。

官眷们看到此情此景,自然明白,以后宋家肯定是要站在安国公府那边了。

这一文一武配合着,还真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

皇后回来以后,皇帝才开始小殓和大殓,停灵一个月后方才下葬。

但除了最开始的七日,后面皇帝的尸体摆在大殿中无人问津。

皇后忙着处理积压的公务,以及稳定后宫。

冬季的雪降下来后,朝臣们也忙碌起来了,北方的大雪与战事往往是一起发生的。

这才是大事。

匈奴与瓦刺得知圣朝皇帝驾崩,朝政不稳,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安国公将龙武军的兵权交到诚郡王手中,然后带着亲卫和安世子赶赴安北。

而凉州大都护于波,原本已经带兵赶往京城,他收到太子的密函,犹豫了几日才打算发兵。

结果才到半日,就被安国公派来的人截住了,只需将太子的罪行交到于都护手中,他自会做出决断。

于波虽然投靠了太子,可如今大势已去,他去京城也扭转不了乾坤,干脆假装自己只是出门巡边,改道往边境去了。

这一改道还让于波巧遇了准备偷袭边境的匈奴大军。

他带足了兵马和粮草,与匈奴大军奋战半个月,尽数歼灭敌军,狠狠立了一把战功。

而安国公那边也还算顺利。

皇帝死得突然,消息传到塞外,两国也没太多时间准备,仓促间调兵南下,根本不是安北军的对手。

皇帝出殡之日,太子果然被放出来了。

他形同走尸,双目无神,一点精气神也没有。

将帝王棺椁放入皇陵后,太子在棺椁前倒下了。

他如今也不是太子了,废太子的诏书早颁布出去,传遍天下。

一个有罪的皇子死了,无法引起轰动。

随着皇陵关闭,太子永远留在了皇陵,至于这对父子是否能在地下相遇,那就凭大家的想象了。

朝堂上,每日都在争吵。

谁才是下一任帝王,人人意见不同,无法统一。

二皇子和三皇子变着花样表现自己,闹了不少笑话。

这让大臣们更加难以抉择了,实在是半斤和八两之间,选谁都头大。

也有大臣选择了五皇子,只因为五皇子年纪还小,可塑性强。

且他如今养在皇后膝下,想必安家是有意扶持这位小皇子的。

对兵权在握,权势滔天的安国公府而言,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皇子,更适合掌控。

幼主上位,权臣把持朝政,他们已经能遇见圣朝未来的走向了。

因此,如宋大人这样的文官,是不赞同五皇子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