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说的有道理。”方天林托着下巴,略一想便同意自家媳妇这个观点。这是他生活两辈子的国家民众的通病,脸面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说那些将名誉看得比性命还重的少部分人,就连寻常平民百姓,也是在力所能及之下,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外人,至于内里,这不重要。
不过这也并非全是坏事,外面名声好,真有事情发生,那也是八方支援,起码比人厌狗嫌的人家更容易度过难关。
眼看快到约定时间,方天林跟沈家河一人一骑直奔袁家酒楼,将帖子给酒楼掌柜看过,掌柜当即将方天林一行人引入早就备好的雅间。
“方老爷,好久不见,最近可好?”袁成安得到小二禀报的消息,起身到雅间门口相迎,待两人落座后,明知故问,“不知这位是?”
“姓沈,我家当家的。”方天林没有避讳这些。
袁成安听了不置可否,就算真是沈老爷当家,那也是你说了算,这点眼力见他还有。当然,这话他心里面想想也就罢了,不可能真当面说出口,听话听音,他直接绕过这一话题,顺势同沈家河打了声招呼,随后说道:“方老爷,沈老爷,现在就上菜?”
“不急,袁老爷,这次找你还真有事情要商谈,饭菜等会再上吧。”
“行,说说,这次又有什么好事?”
“袁老爷,你先看下盒子里的东西,里面放有小纸条,上面标明了各种物品功用。”说完这些,方天林便跟沈家河一道,一边品茗,一边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
袁成安不明所以,便照着方天林的意思将锦盒打开,起初他还有些不以为意,待拿起那张小纸条一看,眼睛都瞪圆了,一时间竟有些失声,好半晌,他才神情郑重地开口:“方老爷,需要我怎么做?”
“这些物品的价值,想必袁老爷心中有数,光我们沈家吃不下这么大一块肉,只要袁老爷愿意帮沈家牵这个头,将林山县富商都拉到沈家这条船上,好处少不了你们袁家。”方天林开门见山地说道,末了还提醒了一句,“我指的是林山县所有富商,连袁家死对头都算上。”
闻听此言,袁成安神色变了变,随即又恢复正常。沈家来这里果然所图不小,把各家都算上,连死对头都包含在内,这么一来,他们这些本地人就无法形成铁板一块,沈家应对起来,就要省事许多。
不过在商言商,只要有利可图,暂时跟碍眼的人一起共事,也不是不可以。袁成安心念电转之下,很快将心中那一点不渝给压下去:“方老爷,袁家能得到什么好处?”
“不用付出其他代价,额外获得其中一个作坊半成之内分红,只分红,不计入袁家持有的份额,至于袁家到底能得到多少,就要看袁老爷的本事。”方天林开出价码,一点不觉得这么做过于生疏。
最高只有百分之五,这数目看似很少,那只是局限于林山县,要是能将货品推到其他州县,这里面赚头可就大了,袁成安经过一番权衡之后,答应下来。
最大的问题解决,余下那些就好办了,袁成安见谈得差不多,抽空让人上好酒好菜,几人边吃边聊,等双方谈完,夜幕早就四合。
晚上林山县城没有太多可玩的地方,除了酒楼饭馆之外,也就那些娱乐场所,方天林自不会带着沈家河去那些地方,两人牵着马慢悠悠往回走。
两人倒是轻松了,袁成安可是快愁白了头。
跟袁家交好之人自是不必说,让人看过那些新鲜物事,他们直接就答应下来,另外那些跟袁家不好不坏,没多少交情之人,派出他们一系多名有名望之人去当说客,磨一磨,也不是多大麻烦事。
真正让人闹心的是那些跟袁家不对付,甚至龃龉不断之人,不是办不成,而是袁家抹不开这个面子。最终袁成安集合族里诸位族老商议,决定暂且放弃前嫌,托关系央那些跟双方都有联系,关系却都不算亲近的人上门做说客。
袁成安没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没有从中作梗,再不爽那几家,也还是照着方天林的意思,拉他们进沈家组织的林山县商盟。不过他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绝没有非求着他们加入不可的念头。
方老爷做人还算讲情面,并没把话说死,要是那些跟袁家不对付的人家,在袁成安托人邀请他们跟沈家进行合作时,他们依然拿乔不肯的话,他可不会三催四请,这不是上赶着让他们看笑话吗?若非利益大到没边,这事他可不干。别忘了,双方立场不同,他们这么做,正中袁成安下怀,他巴不得他们如此。
邱家前院书房。
“爹,这个沈家到底什么来头,他家怎么弄到这么多好东西?”
邱老太爷摇了摇头,这一点他也不清楚:“沈家是外乡人,到林山县不过两年时间,去年底之前,沈家没有任何出格的动作,年底那时,也只在小青山口买了一些荒地建村,动静虽然不小,倒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建祖地一事,只要有钱就行,并不只沈家一家这么做。就是这次跟以往都不同,沈家这可真是大手笔,要是这些东西成本不高,那利益简直不可想象。”
“爹,您的意思是跟沈家合作?”不等其他人发言,邱三爷立刻如炸了毛的猫般情绪激动,就差没跳起来,“我们跟袁家可是多年对头,不是有他家没我家吗?跟袁家共事你们不觉得难受?”
“老三,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做生意利益为上,只要有钱可赚,暂时跟不对付的人合作又怎么了?要想我们邱家屹立不倒,这点胸襟气度必须要有。”邱大老爷按了按额头,这个爱憎分明的三弟,实在是让他头大,这样的性子,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该踏入生意场。
要是全照三弟的意思来,邱家生意估计会缩水不少。令人无奈的是,邱家是以商起家,不做生意,就只能去乡下收租了,除此之外,竟然没别的出路,总不能让一个大老爷们整天游手好闲,成为一个老纨绔吧?
“哼,看袁家那些人我就不爽,每次见到他们,我就恨不得上前抽他们一顿。”
“三弟,消消气,袁家是可气了一些,说到底也没有生死大仇,撇开袁家不谈,其实之前我们还不是跟其他有摩擦的商家进行过短暂合作?袁家并非特例,你用不着这么生气。”
“这事我不管了,爹,大哥,你们商量好了告诉我结果便是。”说完,邱三爷气呼呼抬脚走人。
在场众人都知晓邱三爷的脾气,邱老太爷老神在在坐在上首,半眯着眼,将眼前这一幕当成一个乐子看,完全没有阻止的意思。
等书房门再次合上,邱老太爷才发话:“好了,不用管老三,继续前面的话题。”
过了许久,书房门大开,邱老太爷打头,一行人鱼贯而出,这次机遇自是要把握住,至于袁家,无视就行。
当然,并不是所有商家都跟邱家做出一样的选择,总有那么一些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看不清楚状况,态度好的,还能客客气气将上门游说之人请出家门,态度糟糕的,甚至连门都没让人进。
商人是精明,但也不乏目光短浅顽固守旧之人,要不然但凡商户,就各个腰包鼓起,哪还有做亏本生意一说?
第172章
跟本地商家合作一事,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这期间,方天林跟沈家河已经着人将三胞胎送回荒谷。一路上,除了护卫随行之外,还有招财进宝和鸽子二号三号护航。饶是如此,担忧也无可避免,直到两人看了二号传回来的消息,知道儿子们平安到家,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荒谷中有沈老爷子坐镇,还有沈家湖他们帮着照料,方天林很放心,并不急于回去。现在前置事情已经基本办完,接下来怎么做,就看袁成安的办事效率。
这些日子方天林跟沈家河可说是很清闲,两人在林山县城压根就不认识几个人,城内也都逛遍了,没多大意思,起初几天,两人多半时候都窝在宅子中。
时间不能浪费,方天林趁空开始琢磨待开发物品的实际生产流程,当然,就目前林山县的工艺水平,还达不到自动化生产,依旧以人工为主,他最多拿出一些人力机械。
其中以手工皂生产最为简单,若是运用土法制作,这一项直接就能上马,只是受限于材料,无法大规模生产,而要满足这一点,这就涉及化工原料油脂和碱,需要的生产设备更加先进。
在原始工艺就能满足眼下需求的前提下,方天林并不打算舍简求繁,他把大半心神都放在罐头一事上。
罐头包罗万象,只要能吃的,几乎都能做成罐头食品。这些还不算什么,除了口味独特,就好这一口之人,大部分人其实对罐头并不热衷,也就犯懒或想换口味的时候,才会把目光放在这些东西上面。但有一点却是其他所不能比,那就是罐头保质期很长。
林山县这边气候湿热,尤其是夏天,食物腐败速度非常快,很多当季物品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田地山林中。罐头的出现,能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到时候,水果蔬菜肉类这些不易保存的当地特色产品,便可以输往全国各地。
这里面利润可就大了,物以稀为贵,罐头食品就算口感可能要稍次一些,光本地所没有这一项,就足够令人趋之若鹜。任何稀罕物事,那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价格只要不是高得太过离谱,销量将会非常可观。
方天林在书房中写写画画,沈家河也没闲着。他就不是个闲的住之人,这才没过两天清闲日子,便给自己找了个活干。跟方天林商量后,沈家河决定趁着这段空闲时光,拓宽沈家人际交往渠道,白天去会见袁家介绍过来的一些关系户,晚上将袁成安传递过来的信息汇总,并盘算怎么分配各代良种。
祖祖辈辈下来,粮食的重要性已经深入靖朝人骨髓,有钱就买地,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几无人例外。沈家手里握着这么好的东西,现在生活也安定下来,不可能放着这样的资源不用,良种往外推广成了必然,否则就算方天林再厉害,受粮食制约,即便有再大的本事,恐怕也没多少用武之地。
前朝曾有规定,不许商户置田,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绕过这一条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做法便是,找个可靠之人,将田地记在他名下,便能办理红契,要是不放心,那就只办白契,将地契握在手中,就算名义上田地的主人告上衙门,想要胜诉也是麻烦重重,除非他突然起家,比原东家还厉害。
到了本朝,这个制度一开始就被废除,商家也能置田,只是数目有限制。
林山县县衙权力被当地士绅所瓜分,这一条完全可以无视。要知道,多半商户可不单是生意人这么简单,应该这么说,地主乡绅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跨足商界,反过来也有,但并不多。是以,跟沈家打交道的这些商家,实际上大多数并非纯粹商人,而是当地士绅。
粮食都被各家所看重,推销罐头之类新式物品容易,要推广粮种,这难度就有点大了。
沈家河曾在同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试探着提起过这一话题,结果并不太乐观。这些人不愧是商人,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过他也不气馁,只要他们跟沈家的合作能成,多的不行,余出几亩田地来种沈家提供的良种,完全不成问题,就当是卖沈家一个人情。
就是可惜这一季估计无法扩大种植面积,只能零星试种。
沈家河放下手中书册,见方天林还埋头案牍之中,起身推门而出,此刻外面已是月上柳梢头,这个时候,恐怕不少人都已经上床睡觉。
想了下,沈家河拿了一根甘蔗进厨房,很快便将其削皮切段。
“天林,时间不早了,剩下那些明天做。”沈家河端着一盆甘蔗进房。
方天林闻声抬头:“什么时辰了?”
“亥时初。”沈家河把盆子搁在一张板凳上,“今天我让人去买了些甘蔗,味道还行,你尝尝。”
“甘蔗?”方天林一愣,随后合上书册,将桌子收整一番,把那些不宜见光的物品都收起来,“我都把这个给忘了,我记得我们刚来林山县时,买了些甘蔗当种苗,现在有多大规模了?”
“只种了几亩,我见你一直没用,就放在沈家铺子中卖,还算赚了点钱,不过没有全卖,剩下那些还存放在库房中。”
开春前后,甘蔗陆续从蔗塘里起出来,再放下去估计就要发芽了。
“还剩多少?”自家种植的甘蔗,方天林不可能没吃过,只是那会他心思不在这上头,便一时没想起来当初种植甘蔗的缘由,不过现在记起也不晚。
“大概还有一两亩的量,你要是没用,我都打算全卖了。”冬天能吃的水果种类少,甘蔗却是其中一种,还是甜度极高的那种,颇受孩子大人喜欢。沈家河老家在广延村,那边可没有甘蔗让他吃,要不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也会对其喜爱非常。
“这东西城里价格如何?”
“我让人打听过,当季的时候很便宜,现在价格就要高上许多。这边储藏方式不及我们家,能顺利过冬的甘蔗不少,就是水分流失比较大,吃起来口感不太好,今天买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