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吗?我五年级期末考试退步厉害,老师叫您去学校面谈。您回来就把我一顿狠揍。老师说我不专心听讲,总操心您为什么不当演员。”
提起往事我只想笑,我知道妈也开心。
可是张阳和护士怎么不笑反哭呢?我有些茫然。
直到张阳帮我擦去脸上的泪水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在笑着流泪。
“妈,您还不想起床吗?”
刚开口我就后悔了,凌晨三点让妈起来干嘛?不懂事!
“妈,您知道黑夜让我想起了什么?想起那张老照片了。”
说到这时,我的眼前蹦出一幅熟悉的画面。
一个小脸脏的和猫似的女孩,卯足劲将一个大箱子拽了出来。看着古董一样的箱子,她的好奇心顿生,上去就是一阵乱踢,终于,箱子被踢开了。
那个女孩,就是我。
“咦,这里面怎么全是相册呀?”
我在箱子里来回翻找,可除了几本老相册之外再无其他。那一刻,我无比失望,躺在地上又踢又打。
这么踢打了一会儿,还真被我发现了一个宝贝。
那是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她长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整个人看上去英姿飒爽。
她长得真像我妈,这咋还拿着枪呢?真的假的?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一溜烟跑去找我爸了。
“嗯,她就是你妈,这是她十八岁时候照的。你妈是向家村的民兵连长,既要带领民兵进行训练,又要在夜里四处巡逻,经常都是一个人出去。”
爸一边笑眯眯的看着照片,一边讲着和妈有关的往事,语气里都是满满的骄傲。我当然也佩服妈,可毕竟年龄小,有些事压根不懂,只得继续请教我爸。
“爸,啥叫民兵?”
幼稚的问题让爸立时没了聊天的兴致,他将照片放到抽屉里锁好,起身去客厅看电视了。
“您瞧,我将这宝贝保存的多好,您看了肯定夸我。”
我拿着照片在妈眼前晃动,我知道她能看见,她在用心“看”。
“滴滴,滴滴……”
猛不防的,手机响了。
“文文,你妈妈怎么样了?”
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问候,姜宇阿姨发来的。
“文文,你妈手术情况怎么样?醒了吗?还发烧吗?”
马瑞阿姨对妈的关心,总是这么细致体贴。
“四姐,得知你突发脑溢血我真不敢相信。”
展阳叔叔不管聊天还是发信息,都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
“云,你不是要和我们出国吗?可,可,唉!”
姚萍阿姨的慌乱,全都体现在了字里行间。
逐一回复了几位长辈之后,我将收到的信息一条一条念给妈听。她绝对想知道信息内容,因为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五姐弟。
几位叔叔阿姨都是知识青年,其中姜宇阿姨年龄最大,展杨叔叔年龄最小。
他们是1971年在向家村工作时结识的,虽无血缘却胜似亲生姐弟。彼此相互照应,相互关心,不管谁有困难一起解决,从来没有谁抱怨过一句。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友谊没有随着时间和空间而改变,就算时至今日,就算姜宇阿姨去了国外,他们依然联系不断。这种至真至浓的情谊让我深受感动。
算的话,1971年既是妈的友谊开端之年,也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于她而言,这一年非比寻常,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
为此,我特意“专访”我妈,请她谈谈自己第一年工作时的感想。我还买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想将我们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我写工作感想用得上。
可我等了半天,就听妈说了六个字便再不吭声了。
对此,我是万般纠结,不甘心的继续问道:“妈,请您说详细点,我这还准备认真记录呢。”
妈看了我一眼,利落地说了俩字:“完了!”
“啥?完了?这也太通俗易懂了。”
我锲而不舍的第三次“专访”,直到听到妈斩钉截铁的“嗯”,我终于放弃了“专访”。
打开笔记本,我失望地写下六个字:“很激动,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