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这群狗大户!

对石油公司来说,再好的计划,终究还是要着落在油田上。石油产量高的石油公司,即使成本巨大,也能做到坚若磐石;石油产量低的石油公司,即使利润丰厚,也如同无根浮萍。

苏城早就准备顺着阿齐久油田的高产能做文章了,事实上,自从获得阿齐久油田以后,他就命令战略事业部和信息局做秘密企划,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见到越来越多的产油井。

第一口井的高产是以地下巨大压力为条件的,日产1万吨的油井,维护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做好油气分离和油水分离之后,井下的压力仍然不免随着原油的喷出而渐渐变小,虽然不至于立刻进入二次采油阶段,但以目前的石油技术,一次采油阶段的单井要维持万吨水平,多少是要有些运气的,那多半与井下的地质条件有关,例如局部的压力聚集就能延长一次采油的油井寿命,但是,在可以预测的三四十年内,科技都不可能达到准确描绘地下数千米地质结构的程度,换言之,在能做的都做了以后,总有一部分是撞大运的。

第一口油井令人羡慕的日产7万桶,必然会有所回落。要想迅速的达成阿齐久油田的高产能,唯一的途径就是快速的钻出第二口油井,第三口油井……

证明了大油田,证明了大油区的存在,不等出售石油,苏城纠集的七家公司体就能通过期货市场来获利。无论是出于套期保值的需要,还是纯粹的投机需求,石油公司和石油期货向来是金融市场上的大宗,身处在未入世的中国,大华实业若是不做几笔内线交易,都对不起自己。

至于入世以后也不用担心,内线交易原本就是非常难以成立的指控,若是欧美的上市公司,或许还会看在证券委员会的面子上,稍微低调一点,外国非上市公司就不必如此了,甩他们一脸都没有问题。

正常情况下,欧美的证券管理机构也很少去做这样的调查,稍微拖几年,怕是连诉讼有效期都要过去。

美好的愿望一层层的分解下来,最终还是要着落在海上钻井平台上。

采油井虽然比勘探井简单,但这同样是艰苦的工作。

对钻井平台上的工人尤其如此。

恶劣的自然条件,不可能百分百安全的环境,以及巨大的压力,始终笼罩在钻井工人的心头。

雇佣来的外国工人也就罢了,大华实业自己的工人是一心一意的加快速度,加上公司鼓励高效,五个运行中的钻井平台都憋足了劲在竞争。

这时候赢了,不光是荣誉和奖金,还有可能在“特殊贡献名单”上更进一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需要争先的。

落在来访诸人的眼中,此时的大华工人,多少有些拼命的架势。

迎风挂在甲板另一头的锦旗“日进千尺”更是令人浮想联翩。

“任何一天只要进尺超过千米,所在的班组就发锦旗。”杨明用过中文用英文,只是外语蹩脚,很难听懂。

“千尺?”王德煌若有所思,就海上钻井平台而言,这个数字是很高了,若是能保持在相应的水准,采油井可以钻的很快。

苏城笑着回应道:“现在,5个钻井平台,应该都有得到千尺锦旗了。其中有一个钻井平台,是近日才达到的。”

“确认了油田深度以后?”

“没错。”

“这么说,大华对下面的地质情况了解很多了?”王德煌据此来判断大华油田的状况。

然而,苏城对阿齐久油田的信心却不是地质报告提供的,他也不会就这样将地质报告拿出来,那会有反作用。

因此,苏城笑而不语,令王德煌等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杨明接过话来道:“我们对下面的了解终究是猜测,一切还要看钻井的结果。”

王德煌哑然,就现在的技术而言,最终结果总是要看钻井结果的,没有哪种地质学报告能够清晰的告诉地底的真实情况,不过,总有些征兆代表着比较大的概率,另一些征兆代表着比较小的概率……若是能够看到关于前者的信息,他自然可以给出倾向于大油田的判断。

苏城没有专程说明的意思,陪着几个老外说了会话,才转过头来,问道:“你们有没有带随身的物品,我们准备在海上小住几天时间了,也建议你们住下来。”

“住在钻井平台上?”王德煌吃惊不小:“没有地方住了吧。”

他们先前在下面转了一大圈,印象最深的地方,就包括生活空间的狭小。

还是杨明解释说:“住在辅助轮上,傍晚的时候它就开过来了,明天早上8点,它会开走,提前下来船就好了。”

“为什么要住在海上?”

“因为另一个海上钻井平台503号已经开钻到了2500米,最近3天,随时能见到结果。”苏城的声音在海风中飘着:“上一口油井是在2860米见油的,如果是同一个油田,很有希望在短时间内见到原油。”

“如果见到原油呢?”王德煌不太明白,两口油井也不能证明大油田的存在啊。

苏城笑笑,道:“你们休息一会,等辅助轮来了,我们直接去503所在的地方。”

他虚指了一下前方,什么都看不到。

几个老外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王德煌更加不明白了,低声对考察团的人道:“这有什么好兴奋的?一个油田出两个油井难道还变成奇事了?”

“除非不是一个油田。”施万可熟悉海上油田的运作,同样放低声音道:“大华一共准备了八个海上钻井平台,现在建成的是五个,你说,五个平台难道会挤到一块吗?”

就在几天前,这些钻井平台还处于勘探状态,所以,分布在尽量广的地区是正常的。

王德煌缓缓点头,又道:“他们特意说2860米是什么意思。”

“如果距离很远的两个油田有同样的来源,深度相似也就不奇怪了。”施万可回想着众多的石油生成理论做着猜测。

90年代,或者说,直到20年以后,石油生成都没有普遍承认的权威理论,曾经用来说明石油稀缺的生物生成理论,正在露出越来越多的破绽。不过,尽管对来源的解释很难服众,但在油田的分布方面,理论体系还是相对完善了。

是找到了两个dú • lì的油田,还是一个油区,在目前阶段,是要套用理论的。

最重要的是资本市场上,敏感的投资人们也会相信这样的理论。

苏城邀请的公司代表,即是见证人,也是参与者。

第二天开始,被整晚的噪音吵的头昏脑胀的王德煌等人,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考察之旅。

施万可借机申请住到海上钻井平台上去,遭到了拒绝以后,就每天清晨上平台,傍晚回来。

苏城等人聚在一起,不停的开着秘密会议。

涉及到巨额资金和内线交易,七家公司的协调并不容易,再没有比海上钻井平台更保密和恰当的地方了。

最可怜的是两名纯行政官员,他们原本是被派来和“小鬼”打交道的,寄希望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以判断大华的油田规模。

可惜,钻井平台上的工人们和行政系的“小鬼”是两个频率波段,二人根本是无用武之地。

第三天中午,503号钻井平台进尺到了2860米。

王德煌满怀期待的等着他们试油,然而,503上的钻井队长并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选择了继续下钻。

王德煌失望以及,找到苏城道:“到了位置,至少应该试一试吧。”

苏城摇头笑道:“我不懂钻井,没有他们懂。我以前在采油队的时候,是修机械的小工,什么时候试油恰当,现场判断最准。”

“那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王德煌看看附近不停交流的老外,无奈的道:“我们几个呆在海上,也没有什么事,要不先送我们回巴库,等到海上有了好消息,我们再过来。”

他是想要借助中石油在阿塞拜疆的人员了。

苏城却不想他到巴库嗅来嗅去,拍拍他的肩,道:“都等了三天时间了,再等一两天有什么关系,正好,我们在谈一笔生意,你们也听一下……是有关油管的。”

王德煌本想无论如何都要派两个人回巴库,不料听到了“油管”一词,犹豫了下来,半推半就的跟着苏城过去了。

他在中石油系统内,是坚定支持配套自产的,也就是石油机械自己生产,而不是从其他系统或者国外工厂订购,不仅如此,他还建议向石油机械加大投资,以出口创汇。这其中,油管正是一个大宗。

王德煌并不清楚苏城是不是调查过自己,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坚持配套自产明显是比派两个人去巴库重要的事。

闷着头到了一个阴凉处,叉着手说小话的老外自然而然的聚拢了过来,比鸡圈里的散养鸡还自觉。

苏城指了一下王德煌,用英语道:“中国石油总公司也生产油管,4万米的管子,估计半年就能交货。王总工,您报个价。法国菲纳公司准备承接我们的外包业务,如果价格相差不大的话,他们优先使用咱们的产品。”

“咱们?”

“大华实业和石油总公司还是合作关系嘛。”苏城哈哈一笑,道:“我还是石油总公司的独董。”

王德煌失笑,道:“我们的油管是按吨计算的,每吨2万元左右吧,一米是吨的样子,4万米就是万吨,亿!”

算出了数字,王德煌自己吓了一大跳。

苏城轻笑,用3万元换算成美元给菲纳公司报价。

法国人颔首道:“价格合理,就看质量如何了。”

苏城回头给王德煌笑道:“船上有卫星电话和传真机,你问一下具体的情况,要是成了,也是一笔收入不是?”

王德煌有点失神的点头。

就这么谈成了20亿的生意?

他转念又一想,苏城这两天都在和外国公司的人谈生意,有时候还谈的挺激烈,那他们又在谈多大的生意?

这群狗大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