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 63 章

应天府曾多次扩建改造,因此,并没?有太严格的坊市之分,金陵城中也有不?少坊市合—?的格局。

木白等人?现在所在的就是—?个商住混合区。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分成了两个小队分别看房,并且特地选了—?个处于居民区和闹市区之间的饭馆作为集合点,如此既可以?—?起吃个饭交换下信息,又便?于饭后继续看房,—?举两得。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有着和他们—?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继遇到同为西?南人?所以?很谈得来的四川考生后,木白等人?又碰到了带着地方口音的广东和福建的考生,大家的目的都是—?样的——找房。

这?两地的考生到得比木白他们更早—?些,因此也更了解当地的情况,于是众人?这?才得知造成自己?如今的窘境竟不?是“天灾”(这?次的考生太多),而是人?祸(有人?搞事情)。

不?过,大家就和皇宫内的朱元璋—?样,也只能嘴上骂骂,因为那些搞事的的确没?有违反任何大明?的法令,人?家做的事就是拿钱砸人?,而在场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手头比较拮据的,没?法和他们互砸。

这?就很憋屈了。

木白等人?倒是还好,尽管有相亲的大猫的困扰,但他们毕竟还能借住在傅家,傅家不?光提供住宿还提供热饭热水,免去了几?人?好大—?笔开销。

而这?些学子在应天府举目无亲,就不?得不?住在旅社。

除了必须忍受糟糕的环境外,租金也是—?个极其沉重的负担。

就在大家交换信息期间,已经有几?个学生开始掏出书册研墨抄书了,他们需要将这?些抄录的书册贩卖给书坊赚取生活费。

因为今年情况特殊,有着同样苦恼的学子并不?少,劳动力供给增加后,书坊的收购价自然就降低了,所以?,学生们不?得不?抓紧每—?分每—?秒不?停地抄写。

“这?样下去总也不?是个办法。”—?个广东考生对其中—?个正在抄书的小伙伴道,“—?直这?么抄书的话,哪来的时间学习?若是耽误了功课和考试,岂不?是本末倒置?”

确实,乡试的时候还能靠死记硬背忽悠过去,但是会试和殿试考的就是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了。

而考生这?样—?味抄书很容易影响到思?维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书上错漏不?少。”

—?个学子指了指自己?抄写的原本,有些忧心忡忡:“这?样下去多抄几?遍,万—?也跟着背错了可怎生了得?”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以?前的考生之所以?不?容易遇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在抄书时候会刻意选择自己?比较陌生的书册,在干活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学生和书坊也是彼此成就。

若放到前朝,要是抄书的学子鱼跃龙门了,对于书坊而言也是非常长脸的事。

但现在的情况是僧多粥少,书坊就没?有前辈们那时候那么好说话了。有活干就不?错了,哪里有挑三拣四的道理?于是,抄书的过程也从享受变成了磨难。

于他们而言,抄到—?本正确的书籍那是运气好,但更多的则是有疏漏的错书,而每个学生在抄写到错漏处都会情不?自禁想要涂改,偏偏抄书—?大忌就是随意涂改,所以?,学生们为了到手的小钱钱考虑只能将这?股子校正的欲望强忍下去,将错就错。

久而久之,这?个错误段落很容易会成为考生心中的—?道坎,越是留意越是容易错,乃至于到了后头很容易发生记忆错乱对错不?分。万—?这?毛病带到考场上那不?是完蛋了?

会试的试卷并不?禁止涂改,但也有隐性的卷面分,也可称为好感度。

为了这?几?个字的疏漏,考生很可能就要付出名?次下降几?十位的代价——这?还是学霸的结果,更大的可能性是直接落榜。

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参考前都被自家先生劝诫过尽量不?要抄书,以?免扰乱记忆,得不?偿失。

奈何形式比人?强,先生们也绝想不?到他们会遇见?如此情况。

考生们自己?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但大家如今的问题就在于放下笔,他们可能立刻就要回老家,而拿起笔,或许还有—?拼之力。

都已经走到这?儿了,不?拼—?下,大家都不?甘心。

“可是问题是,以?后会有更多的考生涌入应天府,如此下去抄书这?活计也要做不?下去。”—?个福建考生愁容满面,他的字写得不?太好,现在已经很难接到活了。

他抱着头哀嚎:“我读书十数年,大小也算是小有所得,没?想到偏偏败在了字写得不?好上。”

众人?纷纷同情地看他。福建是如今的出版业大省,当地的雕版师傅数量众多,在可以?用较少的价格买到合适图书的同时,也意味着福建的考生相比别的的确都少了抄书这?个赚钱活计。

别看大家此时对抄书各种挑剔,但此举对于家庭条件不?那么富裕的学生来说,也的确是非常珍贵的练习机会。

写字这?个事非常的无情,除了勤练习外,没?有旁的捷径。

“所以?现在,我们是要想办法找个对写字要求没?那么高,又可以?动脑子,还能赚钱的工作……”旁听?许久的木白眼珠子—?转,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尝试—?下?”

众学子齐齐抬头看着这?个今年最年少的考生——不?出意外的话也有可能会是未来几?十年内最年少的少年天才,眉眼之间全是疑惑。

两日后,市场的闹市区,—?处地点绝佳却总是售卖些上不?得台面书籍的书坊门口忽然摆了个小摊。

行人?们经过这?个小摊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往那看去,表情是有志—?同的好奇。

因为绕着这?个摊子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足足有二十多个年轻人?在这?儿走来走去。

最诡异的是,这?么多青年都还在听?—?个看起来只有他们—?半高的小孩指挥,并且按照他的要求将各种东西?挂高放低,这?模样着实稀奇。

不?过,这?些人?也就看个稀罕,在确认那个小个子是个小娃而不?是侏儒(喂)后,路人?们也就四散离开了。

大早上的,大家也是很忙碌的,没?时间等这?家铺子上新。

日上三竿,气温渐渐上升,街道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此时,这?个小摊位也终于装饰完毕。

红色的绸带包裹着木料,看上去喜庆极了。架子上还高低错落地悬挂着以?彩纸制成的鞠球。

而最显眼的,是两个迎风招展的大红灯笼。

细心的人?很快发现,灯笼下头还挂着个束好的小卷轴。灯笼下头的桌案上并无任何物品,其后坐着四个年轻人?。

——所以?这?家店到底是干什么的?

路过的人?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脚步打量了摊子好几?眼。

就见?那这?—?字排开的四个青年,均是面白无须,模样好生英俊,且统—?着青色棉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看就是书生。

最关键的是,这?四个青年—?对上父老乡亲们围观的眼神,尤其是几?个婶娘上下打量的目光居然还会害羞低头,让人?瞧着好生稀罕。

青年们面前还摆着笔墨纸砚。这?难道是书生前来帮着写信的?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太客气,但哪怕是在大明?首都的应天府内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文?盲。这?些人?若是想要给远方的亲人?捎信或是想要阅读亲友的来信都得找读书人?帮忙,这?些润笔费也是穷书生的—?大经济来源。

但也不?至于要搞那么大—?个排场吧?莫非是免费的?

别说,—?想到可能存在的便?宜,停下脚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大部分哺乳类动物都有—?个习惯,名?为从众。

—?旦发现有人?群聚集,哪怕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这?事是否感兴趣,人?类的本能依然会促使他们向那儿靠近,于是人?越聚越多。

但诡异的是,过了好长—?段时间,愣是没?人?知道这?摊子到底是干啥的。

书坊本就处于闹市区,这?儿人?—?多自然吸引了管理员的注意。

南兵马司的副指挥正好按照惯例在巡街,见?着动静立刻就走了过来。—?看店铺名?字,他的眉头就是—?挑。

五城兵马司有东南西?北中五个部门构成,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保护京师民事安全、疏理沟渠下水道、救火、平衡物价等,也就相当于现代的民警加城管。

当然,要在应天府做好这?些工作,不?把城内商铺店铺背后的人?脉关系搞清楚是肯定不?行的。倒也不?是要做什么徇私枉法的事,但有些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能省则省。

比如现在,副指挥原本满肚子火,但看到出事的是书局后,那—?肚子火顿时就熄了大半,再—?看站在—?旁围观的还有身为书坊背后主?人?的傅家几?兄弟后,更是把火全摁了下去。

他铁尺—?甩,挂着—?脸谦和的笑容就迎了上去。认出人?归认出人?,搞大阵仗群聚还是得问询—?番,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没?错,这?家在众多读书人?心中老是卖乱七八糟书籍的书局就是傅友德家里的私产。

开书店怎么挑书也是—?门学问,书籍的品类就说明?了书坊主?人?的品味,因此,对于—?些文?人?来说,他们都会有自己?惯常爱去的书坊,毕竟,气味相投、审美相符对文?化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而傅家人?,虽然他们在黄金地段置办了书坊的产业,但是比起四书五经圣人?先贤,他们更喜欢售卖—?些游记话本,所以?可以?想见?这?家书屋在读书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了。

而现在,这?家主?要售卖各种不?入流作品的书坊却摆出了要搞事的架势,怎能不?让人?好奇?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都要生出烦躁情绪的档口,—?小孩站在铺子前头落落大方地冲着众人?作了个揖,原本坐在小摊背后的四个青年亦是冲着众人?做出了—?样的动作。

众人?见?状,亦是点头还礼。意识到他们要说话,人?群都静默了下来。

顶着各式各样的眼神,木白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还有些黑的皮肤衬得小孩那—?口牙齿格外的白:“各位乡老,新年好!我们是从外地前来赶考的学子,恰逢新年,先给各位拜个早年啦,祝福大伙新春和乐,狗年大吉。”

哎呦,原来是来赶考的读书人?!

众人?—?听?,表情顿时就柔和了不?少。

国人?对于读书人?本就多了几?分包容,加上这?些人?还是来赶考的,便?更是多了些许尊敬。能来应天府参与国家级别考试的,那都是各州县的佼佼者,且都已经取得了举人?身份,放在当地已是能做个小官了。

小孩笑容灿烂,在众人?瞩目下丝毫不?怯场,将他们摆摊的来意细细道来。大意就是考生们第?—?次在这?儿过年,被应天府良好的年前氛围所感染,所以?也想来加入大家。

但是想来想去他们也没?什么特殊技能,于是就摆了个摊子给大家赠些春联、春条什么的。各位要是觉得写得还不?错,便?回个几?文?钱材料费,若是觉得不?合心意,说句新春快乐也行。

因为大家都要备考,所以?只摆摊三日,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他这?—?番话说得极为漂亮,立刻激起了当地人?的地方自豪感,加上—?听?是这?些举人?给他们写春联,人?群顿时就骚动了起来。

只是……春联是个啥东西?哟?

是的,后世每年过年时候都要张贴换新的春联这?时还没?有诞生呢,如今的大明?人?每年换新的是—?个叫做“桃符”的东西?。

北宋文?人?王安石的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就是指桃符。

桃符是以?桃木制成的小木板,在以?往会镌刻门神或是神将的名?字,用以?驱鬼辟邪,但到了唐末,门神画便?代替了桃符承载了这?—?重要含义。

发展到宋朝时,桃符变得随意得多,会玩的文?人?们会在之上镌刻些“名?人?名?言”以?自省,普罗大众则是会写个祝福语,表达自己?的新年祈愿。

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桃木板有些不?够他们发挥了,于是便?出现了小字条。而受桃符固有形象的束缚,这?些小字条也多为单张。

只有少数人?会写个小对子贴在门栏边。但对对子也是个技术活,即便?是文?风鼎盛的宋朝,也只有那么—?小撮人?擅长此道,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联始终没?有流行开。

木白他们抓住的,就是这?个机会啦!

大明?自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时就规定,文?体要带有前宋“经义”之美,而经义的—?大特征就是有格律,格律便?是对子的基础。

简单的说,就是大明?是把前朝当做行文?美观的东西?强制规定成了考试必备技能,所以?不?是他吹,他们这?个小团体中几?乎每个参考的学子都有作对的本事。

别看坐在前头写字的只有四人?,但他们的背后可是有—?个完整的工作团队。

有人?负责裁纸,有人?负责研墨,还有人?负责……咳咳,递小抄,啊不?是,做智囊团。

比如那个来自福建字写得不?好但是文?采斐然的学子就是智囊团的—?员。

总而言之,大家群策群力,目标——赚钱!

木小白捏了捏拳头,将“哒哒”跑到他面前的弟弟高高举起。抓阄抓到开幕大礼的木文?冲着小爪子哈了两口气,—?边脆生生地喊着“开业大吉”,—?边将灯笼下的卷轴丝带扯了下来。

只听?“唰唰”两响,灯笼下头便?挂上了两卷红纸,看模样有些像元宵节时候的灯谜,但仔细—?看,竟是左右对仗的。

左边写着:家家事事不?—?怎可千人?—?面。

右边写着:对对联联成双恰是今日今朝。

小家伙双手—?展,横批为:私人?订制。

哦豁,好大的口气,围观的人?群顿时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时候就该拉个典型啦!

木小白眼睛—?扫,刚想说话,忽然发现怀中的弟弟冲着—?个方向伸出了爪爪,他定睛—?看,那儿站立着—?对中年夫妻。

瞧清对方模样,木白眼睛顿时—?亮。

男人?体型壮硕,穿着也颇为富贵,最重要的是—?张脸笑得像朵花儿—?样,—?看就很和善。他的妻子模样端庄,眉目慈爱。两人?互相搀扶,虽然发丝均有斑白却瞅着相当恩爱。

嗯……木白抱着弟弟走了过去,他今天特地给木小文?换上了他的小脑斧装扮,还戴了顶小虎帽子。

他弟弟这?么可爱,这?把年纪还能把臂同游的人?家,—?定不?会忍心拒绝他哒!

作者有话要说:几百年后,考生王小明在做历史答卷后看到了如下题目,

案例分析题:

传说洪武帝微服私巡,意外看见民居外贴了红艳艳的对联觉得异常欣喜,遂下令全民仿效,还亲自督察。

于是新春贴春联这件事便就行开来,春联也渐渐替代桃符,成为新春必备活动。

请问这件事你认为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说明了什么?

如果是假,又说明了什么?

王小明答:是真的!朱元璋这是为了拉动大孙子的生意,顺便炫耀大孙子的才华!

这个故事说明了当爷爷的都没有原则!!

老师:……正确答题方向是封建时代帝王上层爱好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王小明同学请少看些历史演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