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番外二

冬季天黑得总是要早一些, 空气中雪花飘扬。

江柏离开的第十一年,江城医院已经渐渐被改成了江城研究所,寻常病人不再被安排进入这里。

同医院刺鼻的消毒水味不同,研究所内的每一寸地面都极干净, 噌亮的墙壁与地板反照出光芒, 越往深走, 就越是僻静。

而长廊之内仅停放一位病人。

“……方医生?”一道声音通过广播穿进走廊。

廊内原本佝偻的身体缓缓转头,看向走廊外的玻璃门。

广播就在门上。

江柏离开的时候,老方是51岁, 如今62, 头发已然花白,正站在空旷的走廊内, 身上穿着很夸张的防护服。他身形很瘦,防护服看着有点空,但依旧站如松, 透明罩下的眼睛深沉又犀利。

“今晚的手术时间定了, 七点半到八点, 状态好的话会立刻注射麻醉。”广播内的声音说:“……要给您在观察室里安排位置吗?”

作为“亲属”,老方是不能参与进这台手术的。

方群立沉默两秒,转头看向内里的停放室。

那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因为停放时间过久,里边的机器与药液安排得越来越多。冰冷的器物管道自上而下好像一个巨大的水母, 触角垂坠,有的内化为根根细线进入面前的一个窄小的仓囊, 有的则向外伸, 运输着为了避免人频繁进出而放在上边的营养液与药物。

很难想象, 如此大的运转机制, 都是一个人在承受。

也很难想象,这一切仅仅是为了让这个人“活着”。

老方看了里边的机器许久,轻轻摇头,然后迈开步伐,离开了走廊。

他走得很慢,脊背弯曲,因为手肘不便,褪去防护服时过于缓慢,甚至需要人在后边帮忙拉扯。那小护士似乎很熟悉老方,替他扯了扯防护服后便打开身侧的门说:“今天的资料都给您准备好了。”

老方于是往门内走,那小护士大概已经习惯了他的沉默,想想还是忍不住活络气氛道:“他状态很好,今晚的手术蒲医生也说了成功率很高,您啊,就放心吧,啊?”

老方没吱声。

十一年前,为了让江柏能多停留一天等待一个上一位患者突然停用,辗转在路上的心脏,老方签下了病患**冷冻实验协议。研究组会以特殊的药理方式,让江柏陷入深眠状态,以此将他身体器官的周转降至最低,减少负荷,等待心脏的到来。

可江柏的心血管实在是太畸形了,手术难度过高,饶是老方都没能做成功。

而那心脏也因为超出预计时间失活,根本没来得及等老方摘心。

研究组于是提议,再等一个月。

那个心脏本就不是供应给江柏的,送到医院失活不是江柏的错,他在名单上还是第一位。且这个冷冻实验一旦成功,在人类突破生命与疾病的领域绝对是巨大的一次迈步。

“他还这么年轻,本该有大把的时间,您不想看见他再次站在您面前,能跑,能跳吗?”研究员冷静道:“植物人状态复苏的病人不甚其数,您是知道的,而我们可以保证我们能给他提供最好的躯体运载,只是再等一个月而已。”

然后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

有期待就有贪婪,期待无止尽,贪婪无止境。

而当老方坚定地说出“不想了!”时,他已经在一张又一张的协议里,失去在这件事上绝对的拒绝权了。

这个实验太重要,他们竟然维持了一个本该死亡的病人那么长时间,并且还能有手术成功复苏的希望。一旦这项实验成功,实在意味了太多。

江柏于是拥有了全球最顶级的疗养团、观察团、研究团,大把大把资金不要钱似的洒在他身上。

而老方在某次大闹实验室后,突然就变得不爱说话了。

他性格越来越固执,行事也越来越偏执。医院担心他的状态会影响手术,但数次观察下发现,老方在手术时永远清明冷静,面对病人时也永远具有绝对的耐心。

他在心血管研究上的造诣越来越高,手术也越做越多。从理性讲,他想快一点推进畸形手术的进步,如果真的有那天,或许该不负等待,而从感性讲,他在积福。

只是私下里固执着和自己犟劲而已。

除此之外,老方每一天都会来两趟研究所。上班前,下班后,他可以不回家,但绝不能不来研究所。

因为这地方实在是太冷清了。江柏一个人睡在数百平米的房间里,身体在经年的沉睡状态下越来越虚弱,看着像张纸片。

所以两个月前,当江柏突然出现强烈的躯体反应,研究员几乎快无法将他救回时,老方焦急的同时,又莫名松了口气。

他希望江柏活,但大多时候又觉得,就这样安安静静走了,别受苦了,也很好。

……却没想到,往后还能有两个月。

研究员并不隐瞒老方实情,一方面他已经算是家属,而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样一位老医生面前着实是隐瞒不了太多。

而老方接到那次躯体反应报告后,一个人在江城研究院外的老树下坐了很久。

研究报告指明,那个冷冻系统为了维系江柏的大脑反应,给他制造了一个“梦境”。这是很多特种兵在现实中也会使用的方法,他们让大脑进入幻想状态,由此让身体运转变弱,让疼痛感知降低,让时间流逝变快。

但区别是人们自主想象的梦境总是自己喜爱或觉得有意思的。

江柏的却不同。

为了不让他的大脑因为梦境过于美妙,从而沉溺其中不愿意离开,所以冷冻系统粗暴地为他准备了一个痛苦的梦境。

让他活,又不让他留恋。

这机器也是刚做成不久,江柏是第一批第三个实验者,前后都出现了类似的状态,前两位早早离世,直至江柏再度出现同样的状态,研究员才确定这一点。

但江柏又和前两位不太相同。

在那次剧烈的躯体反应之后,维持他的整个冷冻系统都因为繁杂的数据交错而崩坏了,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捕捉不到他的脑波,好像他人已经完全陷进了系统之内的世界。

研究员非常好奇,这位在实验中存活了最长时间的病患,究竟经历了什么,冷冻系统给他编制的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而今天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好像一切都能揭晓。

手术由方群立的徒弟主刀,这是他要求的,研究所的人只能当副手。而从七点开始,观察室里就开始进人,最后密密麻麻地坐成了一片。

等到七点四十,蒲医生冷静的声音传来,宣布即将注射麻醉时,观察室的门突然又开了一次。

老方走了进来。

小护士见状连忙要给他搬备用椅,但老方却摆了摆手,没要。

只抬眼看向观察室中心的荧幕。

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手术,里边坐着的人每一个都在疯狂记录笔记。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病例,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病人。

只有老方没有记,他冷静地看着医生的手术刀,每一分毫都不错过,在脑海里模拟自己手术的样子。大概是因为年纪大了,他专注时,气管的呼吸会有点重。

而这场在众人看来里程碑意味的手术,最后竟然只持续了二十分钟。

脑波从处理血管时的低平,到预备摘心时突然高亢,再到一阵跌宕起伏,最终归于一片虚无。

观察室内的人几乎都傻了。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这场被那么多人期待,耗费了那么多资金,那么多准备的手术会结束得那么快且突然。

而抬首望去,原本站在门口的老方已经走了。

他坐在研究院的大榕树下,看着眼前昏暗的天空什么也没说,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总是这么干,研究院里的人都不得其解,只有过去江城医院里的人知道。

那小孩儿以前还活着的时候,经常坐在这棵榕树下玩老方送给他的小笛子,吹的时候热闹,不吹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地呆着。

就这样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道人影突然出现在老方身后。

“师父。”手术结束后有个漫长的会议,蒲俊宁坐下后拍了拍疲累的腿,沉默数秒:“我尽力了。”

老方应了声:“知道。”

“没成功,小柏还是去那个世界了。”蒲俊宁说。

老方不吭声。

“手术记录您看吗?我给您留了份,还有后续处理。”

“看。”

“……您也别太难过了,真真假假的,谁知道咱们这个就是真的呢,小柏能在那边待那么多年,那万一那边才是真的,或者也是个真的呢?”

老方沉默了很长时间,转头:“记录在哪,你电脑里?”

蒲俊宁愣了愣:“哎。”

老方于是起身往回走。

这会儿已经是大半夜了,研究院里边还在就刚才的手术开会,这是一项跨度太长的实验,里边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需要敲清楚。

而老方则目不斜视地穿过他们的会议室,慢吞吞地走进蒲俊宁的办公间,翻出了他的电脑。

老方用电脑不太利索,但也没太迟钝,这年头早就改成了电子病历。

而老方则在翻开蒲俊宁的记录片刻后,戴上了耳机。

耳机里传出的,是监控器捕捉到的江柏黏糊的呼吸声,以及他极微弱的心跳。老方一边听,一边垂眸看着上边的手术记录。

这些实操老方在观察室里早就看见了,他现在看的主要是电脑显示的具体指标。看了一遍又一遍,好像想从里边评估这场手术江柏到底经历了多少次躯体反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多少痛苦。

老方皱着眼睛看了很久很久,直到他耳边江柏的呼吸声突然变得急促,心跳声也变得急促时,老方突然捕捉到了一点别于心跳与呼吸的,奇怪的声音。

蒲俊宁正好推门而入,老方急急招他:“你过来。”

“怎么了?”

“这儿,声音,放大。”

“呼吸啊这不是,这个地方的心跳--”

“不是,你放大,你把这个地方的机器音也放出来。”江柏是被养在仓囊内的。

“机器音?”蒲俊宁愣了愣,开始调试设备,电脑里顿时传出滋滋啦啦的电流声。

“这,没什么啊。”

“有,再大点,大。”老方急。

蒲俊宁将声音调到了最大,耳机嗡响刺耳,但老方还是将耳朵凑了过去。蒲俊宁见状,也连忙跟上,但他除了震耳欲聋的声响以外,根本什么也没有听见。

直到老方不断回播,他才好像隐隐约约听见了什么。

那是夹杂在复杂电流声中,极其微小的一段声音。因为错乱覆盖在上边的电流实在太多,那声音听起来就好像是复杂电路管道内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蒲俊宁一开始都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他使劲听,最后才终于听明白,那是一段……琴乐。

往前之所以模糊难明,是因为琴乐暴躁到好像和电流交杂在了一起。直至陷入痛苦的低鸣,蒲俊宁才渐渐听清楚。

他或许不太熟悉这样的声音,可老方却不同。

这些年里他想过梦过多少次,终于再度在他耳边响起。并在最终将那痛苦打破,穿越时间与线路,于老方耳边开出温暖的花来。

蒲俊宁愣住了。

而等他回过头时,身侧的老方不知什么时候竟蹚出两行热泪,呜咽出声。佝偻的身子骨里好像释放出了压抑已久的巨大悲鸣。

窗外暮色深。

但待明日之后,却又是一年春。 w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