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舌尖上的祖国,对这些超级冷知识的普及。
沈锦不会磨豆浆,但是在沈梅娘加毛驴的帮助下,他们很快磨出了一大桶的豆浆。
沈梅娘最开始还以为沈锦是打算做豆腐,拿着盐水点了卤,做出一小盆还没压干水的豆腐花。
沈锦也没阻止给几个孩子,一人盛了一碗。
至清县地处中原,但是这边众人的习惯却更偏向于南方一点,吃的是甜豆腐脑。
沈锦本来还担心这些豆腐花是拿盐水点卤出来的,可能会味道偏咸,但吃一口却发现鲜嫩软滑的豆腐花根本尝不出什么咸味。
因为不谈剂量谈咸度同样也是耍流氓。
沈锦在外头买了一个超级大水缸,将粗盐水融化其中,哪怕底下有一些没有融化的,她也并不在乎。浇了两瓢豆浆进去后,清澈的盐水中开始出现白色絮状物的沉淀。
沈锦当年也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对于具体分量根本不清楚,能大概想起这么件事情都全靠潜意识记忆力。
所以关于配比问题,她也只能够自己摸索。
豆子并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因为种过豆子的土地,来年肥力增加,可以种植其他东西。所以平民百姓们为了改善土壤,即便不是家家户都种豆子,那么隔个两年也会种上。
比起收税极重的白盐来说,豆浆的损失是足够承担的。
而沈锦却更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比例,既不会造成浪费,也能够尽量的和那些会带来苦涩滋味的氯化镁,硫酸镁杂质产生反应,带走这些不好的味道。
再继续采用木炭过滤法,这些原本价格低廉的粗制红盐,水汽蒸发之后,便得到了雪白如沙的白盐。
而且这种盐根本不带一丁点的苦味,比起市面上常卖的普通白盐要更加纯粹的咸,又白又细。把两种盐摆在一块,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两者当中的差别,而尝过之后,普通白眼里面那么一丁点的苦味,就被对比的更加明显了。
沈锦兴高采烈的把四个孩子都叫了过来,还有常临邑自然也不能缺席,献宝似的把这雪白的盐藏在他们面前,叫她们好好尝一尝。
几个孩子尝过之后,觉得沈锦做出来的盐的确更白更好吃,但是再好吃那也只是盐而已啊?谁会有多么喜欢吃盐呢?
他们并不能理解沈锦的这种高兴。
常临邑尝过之后神色就复杂起来了,孩子们不懂得,他知道。
整个市面上都不会有比沈锦做出来的盐更好的!这既是一种创新改革,也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卖任何东西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噱头颇为重要的一环。
更何况食盐本就是人人必须的东西,不吃盐做事就没力气,甚至会心里发慌生病。可以说食盐平日里虽然吃的不多,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离开得了。
贫穷线的人或许会为了银子妥协,但是有钱人不会!
“阿锦,你是怎么想出这些来的?”点卤做豆腐,这个即便是连常临邑这种一心只读圣贤书,连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也都知晓。但不论是他还是旁人,都根本没有人想到过可以用这种方式去除粗盐中的苦涩滋味。
或者说根本没有人想到过去除盐中苦味。
哪怕是市面上常卖的白盐,其实也根本没有去除苦味这一个环节,它们之所以苦味更淡,只是因为海水的质量更好,杂质少。
可是红盐只是用来腌鱼的粗盐,粗糙烂制,哪怕是杂质更多也根本没人管,所以不仅颜色发黄,还带着些沙砾,苦味便是一尝便知道。
只有沈锦在这些生活细微之处,能够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制作出这样令人震惊的东西。
哪怕是当初的珍妮机,别人不清楚,但是常临邑作为亲自设计的人,却是完全了然。这个设想就是沈锦提出来的!
沈锦不好意思冒领化学书中各位前辈的研究,只能含糊不清的说道,“好像是不记得在哪本书里无意间扫了一眼,想是想不起来了,但是要用的时候,它就自己蹦出来了。”
“没想到还当真挺有用的。”沈锦笑嘻嘻的说道。
沈梅娘可是对这件事情最为夸奖的人,“我以前也是天天帮着人家打豆腐的,可是哪里能想得到啊?娘子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这脑子也好使。”
“娘,娘子说了,这都是看书看到的。我也想看书。”沈玉竹眨巴眨巴眼。
她听着娘亲和姐姐的话,天天在家里绣花。
可是那多无聊啊!
沈朵姐姐,还有沈锦每天都能去上学,能够和好多好多的小朋友玩,还会背那些好听的诗。
看书多好啊,可以学好多东西呢。
沈锦本来就高兴的很,一把将沈玉竹抱起来,“好,我送你们去上学。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读书不一定是为了考功名,学到的东西才算是有用呢!”
沈玉竹重重的点头。
没错,她也要跟着沈朵姐姐一块去上学!这样子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一块玩了。
“这怎么好?”沈梅娘也很高兴,只是自己一家三口都是被沈锦收留,能有口饭吃,有片瓦遮身挡雨对他们家来说就已经是恩重如山,怎么还好让娘子花钱送她们上学?
“那有什么关系?我家还缺这点银子吗?”沈锦还笑着把沈锦也抱在怀里,一边抱着一边。
她自从布庄的生意开起来,每日里客人就如同流水一般,哗啦啦的进账。客人们害怕买不着东西,每次一开门就跟野狼看见肉一样,赶紧的抢。
别人只觉得她降这么多的价,是跳河血亏,可却没人知道,在珍妮机的强大作用下,她这里的成本下降了四分之三不止。顾家父女俩开始做事之后,甚至还提议想让沈锦,去西边包下一大片田,专门用来种植棉花,就连原料的价都能压下去。
可惜的是她手头没人,就算是想自己包下原料,也找不到个可以信任的人,倒不如和商会合作。他们量拿的大,价格就能往下压。
“可是那也是您的银子呀?我们何必浪费这个钱呢?”沈梅娘还是有几分不愿意,准确来说是并不好意思接受沈锦这么多的好意。
她们家一穷二白,既没有手艺又没有力气,而沈锦越是这样对她们好,越叫沈梅娘难以承担,这种完全回报不起的压力。
沈锦听见沈梅娘的话,便转头说道,“那,我准备开个糖果铺子,你来帮我守店,自己赚银子送女儿上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