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就算旁人再怎么传有间客栈的名声不好,风水不佳,不吉利,这些考生也会赖定了不肯走了。
风水好不好他们不知道,反正住了进来他们就身心舒畅是真的。
便是再忌惮那风水之说,但自己只有住进来才舒坦,他们又有什么法子?
难不成硬要住进其他客栈,到时候拖着病体进考场?
除此之外,萧君离还准备了其他的法子,法子换了,但核心却还是没换,依旧是坑蒙拐骗——萧君离让人给几名考生托梦了。
托梦要怎么托?萧君离就算再神通广大,也没有直接入梦的本领。
不能真的托梦,当然就只能装神弄鬼。
就算是装神弄鬼,也要好好地下一番功夫,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的。
为了让他们打心底里信服此事,便是托梦也要托到心坎上去。
萧君离派人将名单上的考生的祖宗十八代都扒了一遍,哪些考生近几年有亲近长辈去世的?
但凡有这样的情况的,就被萧君离选定为可以托梦的对象,而入梦的人,便是他们亲近的长辈。
近几年去世的亲近长辈突然给他托梦,当然比随随便便不认识的人托梦更有可信度。
为了能演得逼真,萧君离的人自然是把那位已逝亲人的高矮胖瘦都打听清楚。
不然如果别人的祖父是个矮胖的小老头儿,他们却选了一个高瘦的人去装神弄鬼,那就算对方受了迷魂药的影响,只怕也会生出怀疑。
萧君离当初听了牧晚秋的全盘计划,对于该如何行事,他心中便已经有了思量。
所以他最初派出人手,便安排他们打探了这些消息。
他的人手多,像撒网一般撒出去,又有明确的目的,打探消息自然也不难。
消息打探清楚了,装神弄鬼的条件便齐活儿了。
下一点迷魂药,保管能叫他们迷迷瞪瞪,然后萧君离的人便开始装神弄鬼,引导他们去投宿有间客栈。
为什么必须要投宿在有间客栈?因为那间客栈风水好,住进去能保他们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那些外头传的那间客栈风水不好的传言,都是假的,不可信。
给自家儿孙托了梦,末了还不忘嘱咐一句千万不可把托梦之事对旁人言说,不然恐会对考试的结果产生影响。
第二天那些被托梦的考生迷迷糊糊醒来,必然会对自己昨夜的梦境将信将疑。
抱着求证的心理,他们也会去打探这京城是不是真的有一家客栈叫有间客栈,而且那家客栈对外的名声还不好。
这一打探之下证明确有其事,他们那最后的疑虑自然就会消除,坚信自己昨夜真的是被自家长辈托梦了。
不然,他们的长辈都已经去世多年,更从未进过燕京,又岂会知道这里有那么一间客栈,还知道那客栈的名声不好?
就这么着,他们必然会立马换到有间客栈投宿,哪怕是再遇到别的人劝阻他们,说那客栈风水不好,他们也不会改变主意。
而且因为梦中被长辈嘱托,他们更会把这件事牢牢地埋在心里,半个字都不会往外说。
如此也就杜绝了被托梦的考生互相通气,知道大家都做了怪梦之事。
托梦这个套路,可以用的范围更广,也就能一次性解决掉一大部分考生。
但有些考生却并没有这样一个合适的长辈托梦,这样的考生就不能用托梦的套路。
身体不适的法子也不能同时用在太多考生身上,只能用来忽悠三两个考生,不然人一多,大家一对口供,自然就产生了怀疑。
这两个法子不行,自然就还有其他法子。
比如有好几个考生刚一进城,银子就被偷了,口袋比脸还光。
走投无路之下,恰好就遇上了个好心人,而这好心人,还是有间客栈的伙计,这伙计对读书人有天然的尊敬,便主动把他们领回了有间客栈,为他们提供免费吃住。
只是这件事不能让别的考生知道,免得他们闹情绪,生出不满来。
不过,也不是真的让他们白住,待他们考中了之后要为有间客栈留下墨宝,还要帮他们客栈好生宣扬。
受恩于人,这点小要求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他们日后若真的金榜题名,入朝为官,难道还会拖欠这点子银钱吗?
就算客栈不主动讨要,他们也会把银子奉上。
这样,客栈不仅半点不亏,反而还能平白赚取了一个大恩情。
见到牧晚秋对此十分关心,萧君离便只能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将自己的法子一一道来。
牧晚秋听得简直惊叹连连,这些阴谋诡计耍的,简直一套接一套,那些个尚未迈入仕途,只一心埋首苦读的读书人,怎么可能识破这样的阴谋诡计?
他们不仅被耍得团团转,有些人被卖了还帮着他数钱呢。
不过,想到这件事是她让萧君离去办的,牧晚秋瞬间就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立场去同情这些读书人了。
真要算起来,她才是最黑心的那一个呢。
不过,她这么做,也只是小小的利用了一下他们,实际上对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没有带来太大的伤害不是吗?
这么想着,牧晚秋就心安理得多了。
牧晚秋望着萧君离,满脸感叹,“殿下当真是老奸巨猾。”
萧君离冷眼扫过来,眼含威胁,“本王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牧晚秋当即改口,“我是说,殿下不愧是殿下,简直足智多谋,聪明绝顶,令小女子深感佩服!”
萧君离见她开始耍嘴皮子,看起来心情不错的样子,心中也略松了一口气。
她这样应当是不生方才的气了吧。
牧晚秋这会儿喜滋滋的,哪里顾得上生气?
若是这件事真的顺利办成了,那他们的客栈必然能声名大噪,广受读书人的追捧。
读书人是最不好收买的,但方法用对了,又是最好收买的。
有了这第一步,之后,有间客栈还可以慢慢发展成读书人汇聚的荟萃之地。
读书人在此汇聚,以后的舆论传播和引导,他们也就有了更大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