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徐宁玉的心情都不太好,就闷头在屋里写他的《小淘气上学记》,都不太爱出门了。家里人知道他为什么不开心,好笑地没来打扰他。
某个人也挺心虚,第二天来找徐宁玉的时候没那么张扬了,表情甚至有些讨好:“我弄了个酒瓶盖子,还有红糖,我们去熬糖稀吃。”
小孩子总是想着法的玩,弄个瓶盖,里面放点红糖,在火上熬一段时间就能熬成糖稀。李磊知道小玉爱吃糖稀,虽然家里就有糖稀果,可是自己熬又好玩又能吃,多有意思。
可惜徐宁玉不领情,还把头扭到一边,用后脑勺对着他:“不去。你寒假作业写了吗?昨天一天没写字,赶紧坐下写,不写二十面不许出去玩。”
李磊一呆,欲哭无泪地坐到徐宁玉身旁。昨天可是大年初一啊,徐宁玉给他放了假,他疯玩了一整天,已经把写作业的事忘到老家去了。
不过他没郁闷一会儿,刚捏着笔,忽然就扑哧地笑出了声。他赶紧捂住嘴巴,徐宁玉已经回过头来,瞬间犀利起来的小眼神也如同刀子一般向他刺过来。没办法,小玉刚刚讲话太快,漏风得厉害,实在太好笑了!
是的,昨天徐宁玉身上发生了一件流血惨案——他被那块奶糖崩掉了大门牙!
当时徐宁玉捂着嘴跑回家,李磊急得跟在后面。回去徐宁玉一松手,嘴里全是血水,可把李磊吓坏了。
徐建兵开始也吓到了,还是徐宁玉捂着嘴含糊地说:“窝牙掉呐。”徐建兵这才松了口气。
给徐宁玉倒了盐水漱口,徐建兵回头见李磊一脸紧张,安慰他:“小玉这是换牙了,这个年纪很正常的,很快就长新牙了。”
李磊记不清自己什么时候换的牙,凑在旁边歪着脑袋看徐宁玉嘴巴里的豁口,有些担心:“小玉,你疼不疼?”
徐宁玉摇摇头,徐建兵见儿子心情貌似有些低落,就哄着他道:“小玉,把你换的牙丢到你床底下,很快就能长出又结实又漂亮的新牙了。”
不知道是哪里的说法,徐宁玉也不管了,小跑进屋,把牙丢到了床底下,在心里默默念叨了一句:赶紧长出新牙来吧。
大家没多会儿就适应了徐宁玉的新变化。邻居阿姨婶子见他这个样子实在可爱,纷纷逗他:“哎呀,小玉豁牙啦,啃不了骨头啦。”
徐宁玉板着脸,任她们怎么逗也不说话。因为一张嘴就会露出豁口,这就算了,讲话还严重漏风,导致他现在很不爱开口说话。
造出他现在这副的罪魁祸首就是那颗糖,而糖是李磊给的,徐宁玉就迁怒到他身上了,
面对盛怒中的小玉,李磊还能怎么办呢,只好任他折腾。不过李磊实在觉得好笑,在凳子上坐不住,憋了半天还是想逗小玉说话。他故意拿起寒假作业,指着一个字问:“小玉,这念什么啊?”
徐宁玉瞪他,把新华字典拍到他面前:“自己查。”
李磊被吼得往后缩了缩脑袋,心想:难道大门牙是个开关,能控制脾气,掉了一个竟然能让火气变大这么多?他哼哧哼哧地憋笑,赶紧低头翻找着偏旁部首。
自己查字典好麻烦啊,以前小玉都会直接把字告诉他的,而且小玉查字典特别厉害,一翻就翻到了。希望小玉赶紧长牙,可是讲话漏风的小玉也好可爱!李磊又是皱眉又是想笑,跟学了变脸似的,脸上一会儿一个样。
徐宁玉看到李磊那副样子,更气了。他气哼哼的,就把掉牙的事情也写到了小说里:
小淘气不爱刷牙,晚上还躲在被窝里偷吃糖果,于是这天吃肉骨头的时候,被崩掉了大门牙,啃不了他最爱吃的肉骨头,可惨了。
徐宁玉飞快地写完这一段,就伸头去看李磊的寒假作业,指出几个写得不规范的字,让他擦掉重新认真写。从现实到书里都折腾了李磊一番,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小孩子过年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日子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有附近农村人扛着口袋来卖糯米面,比白面还贵。糖也不便宜,吃一顿元宵花费可不少。
徐家也是,总共就做了十六个。一大早,一人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徐宁玉两个,徐建兵六个,徐馨宁和王梅都是四个,都是双数,这样才吉利。再配上炸得金黄的馍片,也能吃饱。
徐宁玉低头看看这两个白胖胖的大元宵,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他肯定吃不掉。想了想,就去拿了个小碗,舀了一个出来:“我吃不掉,这个留给李磊哥哥吃,他昨天说他家今天不做元宵。”
徐建兵就拦着他:“你吃你的,我的给他留一个。”就要从自己碗里舀出一个。
徐宁玉赶紧抱着碗,摇摇小脑袋:“爸爸你吃吧,我真吃不完,太大啦。”
“那行吧。”徐建兵笑着感叹了一句,“你跟李磊感情还真好啊,跟亲兄弟似的。”
感觉爸爸的语气好像有点酸,徐宁玉就没吭声,埋头吃软乎乎的大元宵。因为缺了大门牙,他现在吃饭只能用两边的牙齿,元宵软和,咬起来不费劲,他很喜欢。馅是芝麻红糖的,汤里还放了米酒和糖,甜丝丝的,很好吃。
等李磊来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小玉给自己留了一个大元宵,他扭头问:“小玉,你吃过了?”
“是啊,就是给你留的,你热热吃吧。”徐宁玉指了指厨房。
“好!”李磊快活地应了声。元宵被倒回了锅里,李磊就打开电炒锅的开关,看水咕嘟咕嘟地翻起水花才盛了出来。他也不嫌烫,一口下去元宵少了一半,流出了黑红色的芝麻糖水。他把糖水舀起来喝掉,开心地眯起了眼:“真甜。”
徐宁玉看不得他这么快活,就催促道:“赶紧吃完,来写作业了。”
小玉简直比老师还可怕。李磊端着碗几口把米酒甜汤喝完,颠颠地跟进去写作业了。
写了快两个小时,李磊就从旁边的架子上拿了个鸡毛毽子,拍了拍徐宁玉:“小玉,出去玩一会儿,歇歇眼,你都写一页了。”
鸡毛毽子是新做的。徐家过年家里买了两只大公鸡,最长最漂亮的尾羽被徐宁玉收集了起来,给了李磊。李磊从他的宝贝箱里找出几个金属垫圈,又把铁皮瓶盖砸成了圆片,剪了一小截羽毛管插鸡毛,让他奶帮忙用碎布缝在了一起。
手工缝制的毽子模样不是多好看,但格外结实。底部又加了铁片,特别有分量,踢起来有劲得很。
徐宁玉现在还有些放不开,但已经尽量把自己当小孩,该玩就玩。总是绷着神经,人会受不了的。他点头,又朝外喊了声:“姐,去踢毽子。”叫上了徐馨宁,一起来到楼下玩。
看到他们手里的毽子,路边有两三个瞎跑着玩的小孩就被吸引了过来。这时候玩具少,即使是这么简陋的毽子也不是谁都有的。
“带我们一个玩啊。”小孩也不怕生,直接就开口了。
李磊低声问徐宁玉:“要带他们吗?”
徐宁玉点头。他也无所谓,多些人还热闹。
“那我们分队,来比赛。”李磊这才让几个小孩加入进来。大家按人数分成两队,两边轮流踢毽子,落地就换人,看哪队加起来踢得最多。
冬□□服穿得太厚,徐宁玉抬腿很费劲,一次只踢了五个,很快毽子就掉在地上,他也光荣下场。不过他还不是最差的,有两个小孩连毽子边都踢不到,一脚出去踢个空,懊悔坏了。
李磊也没好到哪儿去。虽然他劲大,可是没两下就把毽子踢飞了,腿伸老长也够不到,看得徐宁玉只想笑。
还是徐馨宁最会踢,一次踢了几十个了,还没落地,还能从后面踢,用左腿踢。一群孩子欢呼着,一起拍着巴掌给她数数,都特别兴奋。
等到下午徐宁玉在屋里写差不多两小时,徐馨宁也来喊他出去踢毽子。这还是李磊特别拜托的,他下午要去捡鸡蛋,就让徐馨宁记得提醒徐宁玉休息。
很快楼下又聚了一帮小孩,正欢快地踢着毽子,徐宁玉就听见有人在后面喊他的名字:“徐宁玉!”声音特别熟悉。
他一回头,竟然是魏校长。魏校长骑着自行车,带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见他回头,两个人下了车,推着朝他走过来。男人挺瘦的,戴着副眼镜,手里还拿着个公文包,看着很像干部。
孩子们也不踢毽子了,都停下来看热闹。魏校长笑眯眯地朝徐宁玉招招手:“玩儿呢?我有点事想问你。”
徐宁玉不明所以。周围这么多人,魏校长也不可能对他怎么样,就走过去,喊了声:“校长好。
“你好啊。”魏校长笑着给两边的人介绍,指着身旁的人告诉徐宁玉:“这位是《儿童文学》的余编辑,他说你给他们杂志投了稿,他找到学校来说要看看你,我就带他过来了。这位小朋友就是徐宁玉了。”
余编辑是《儿童文学》杂志社的副总编,过完年没几天,他们杂志社负责审核投稿的年轻编辑送了一份稿件过来,兴奋地跟他说:“余总编,您瞧瞧这篇小说,我觉得很特别,跟其它写学生的故事都不大一样。”
余编辑脾气好,编辑部的年轻人有事都喜欢来找他。他这两天正烦心呢,和一位熟悉的作家约的长篇稿质量出奇的差,根本不能用。可手上其他作品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只能硬着头皮用了。
听到年轻编辑的话,他立马来了兴趣。不过他看了这么多年的文章,什么优秀的稿子没见过,已经不会再像年轻人一样激动,就笑道:“行,拿来我看看。”
他接过稿子,一目十行地看过去,脸上轻松的表情渐渐被沉思所代替。
这时候的人把文字看得很严肃,总觉得“文以载道”,作品里一定要宣传某些思想才算是好作品。即便是儿童小说,里面也多少带点说教的成分,或是用些成语典故。
之前看多了这样的小说,余编辑还不觉得什么,可和手里的稿子一对比,那些小说就显得有些陈腐了。
他手里这稿子短短一万多字,没有一句说教,通篇用特别简单通俗的语言,写出了发生在小主人公身上的各种趣事,非常清新自然。小主人公的很多想法新奇,
余编辑当即做出判断:这绝对会成为小读者们喜欢的作品!
这样长篇的作品如果刊登,自然是要分成几期连载。对连载作品的选择,杂志社非常重视,不会贸贸然就做决定,万一后面稿子质量跟不上,可就砸了招牌。
余编辑当即对年轻编辑说:“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我来联系作者,了解一下对方后面的部分完成得怎么样了,你把稿子再拿给总编看一看。”他把作者的地址姓名抄下来,把稿子重新交给年轻编辑。
年轻编辑第一次推荐的作品就得到副总编的肯定,激动地去和总编报告了。
余编辑作为副总编,办公室自然安装了电话。他拨了淮水市的区号,跟接线员说了对方的单位,接线员查了半天,总算联系到了那个偏远的矿中学。
学校虽然还在放假,但有值班的老师。余编辑和对方打听之后,意外得知全校只有一个叫徐宁玉的人,但对方是三年级的学生,当即就懵了。
“徐宁玉是个学生?真没有叫徐宁玉的老师吗?”他反复确认了几遍,最后不得不相信了这个惊人的事实。
事情好像变得复杂了起来。余编辑沉思后,和总编商量过,决定亲自去看看。这时候的编辑为了一部好作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拜访作者的事也时有发生。《儿童文学》的编辑部在金陵市,和淮水市相隔不远,坐火车只要三个多小时,他们出去采风也经常不止跑这么远。
一大早,他就坐上了火车,到了淮水市后,按照地址,辗转来到了西桥矿四十八中。得知他是《儿童文学》的编辑,魏校长非常热情,当即亲自带他来找徐宁玉。
虽然余编辑已经知道了作者是位三年级小学生,但看到徐宁玉本人,他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你就是写了《小淘气上学记》的徐宁玉?”实在是他面前的孩子太小了点,模样是挺好看,可哪里像是三年级的,说是学前班的都行。
没想到杂志社的编辑会亲自找上门,徐宁玉也很惊讶。他仰头快速打量了这位余编辑一眼,才回答:“是的,那是我写的。”
魏校长也看出了余编辑眼里的惊疑,马上帮忙解释:“别看徐宁玉年纪小,跳级念了三年级,下学期就升到五年级了。之前他还发表过很多篇文章,是个小神童。”
竟然还是个能跳级念书的神童?真是出乎意料。余编辑仔细看了徐宁玉一眼,再看已经有大人围了过来,忙笑道:“徐同学你好,能去你家里坐坐吗?关于你的稿子,我想和你谈一谈。”
徐宁玉看看他,又看了看一脸鼓励的魏校长,忽然客气地问:“余伯伯你好,我能看看你的工作证吗?”
余编辑和魏校长都是一愣。魏校长怕人家大编辑不高兴,马上打着圆场:“小孩子肯定是电视看多了,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余编辑您别介意。”
“没事没事,毕竟我也是第一次来,太冒昧了。”要是个大人这么说,余编辑可能会觉得受到了冒犯。可对方是个这么漂亮的小娃娃,说话特别严肃,可是一张嘴就露出个小豁牙,实在是太可爱了,让人怎么可能跟他生气。
余编辑觉得这小孩真有意思,特别有想法,从包里掏出了工作证、编辑证,笑着送到徐宁玉面前:“你看看,是不是真的。”
徐宁玉仔细看了一遍,照片、单位的钢印、红章,都很清晰,这才把工作证又递回去:“麻烦伯伯了。我家住楼上,您跟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