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明末清初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1]

临死前,崇祯留下这样一道遗诏,听着远处攻城的炮火声,回想自己这一生所为。

他自认勤政爱民,为何大明江山却偏偏葬送在他手中?

到底是哪里错了?

是文官的错?

是内宦的错?

是武将的错?

还是他朱由检的错?

如果他有成祖的铁血手腕,这天下是不是就不是如今这战火纷飞,百姓衣食无着的局面了。

崇祯与窝阔台一样,心中都有许多不甘。

不同的是,窝阔台的求告失败了。崇祯却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

刚刚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崇祯帝就又回到了初初登基时。

崇祯望着寝宫的幔帐看了许久。他回来了,不知是何方神灵,听到了他内心的呐喊,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

可是,哪怕重来一回,崇祯也没把握,能将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给继续延续下去。

上一辈子,他殚精竭虑、旰食宵衣、恭俭劳勤,最终却葬送了大明江山。

外敌入侵,宦官干政,政治腐败,党同伐异,财政枯竭,军队疲乏。天灾不断,百姓活不下去,纷纷起义……,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比一个更严重。

崇祯彻底的失眠了。

第二天一早,崇祯罢朝一日,前去太庙,独自拜见大明历代皇帝。

他一个人跪在祖宗牌位前,沉思良久,静默不言。其实,他心里还在呼喊相助他的神灵。

若上天有眼,真有神灵相助,他希望能当面感谢他,求得仙人的指点。

直到膝盖跪的都麻了,腹内唱起了空城计,崇祯皇帝朱由检才扶着膝盖,打算起来。

怎么也是当过十七年皇帝的人,他本就不是个天真的人,此时见事不可为。自然会回去想办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不过,他还没站起来,就察觉到了不对,抬头一看,只见祖宗牌位前,站了一位白衣女子。

只看背影,就可知那是一位绝色女子。

可这儿是太庙,是戒备森严的皇宫大内。

此前,他绝没听到任何声响,门外的护卫内监,也无一人发现有人潜了进来。

那这白衣女子是从哪里来的?她是人还是鬼?

崇祯死过一回,哪怕是鬼,对于他来说,也并不觉可怕。

他低低道:“你是何人?”

唐一菲并未回答,只淡淡道:“就是你叫我来的。”

崇祯:“朕何时……”说到此,他忽然想到,他一直在心中呼唤相助过自己的神灵。莫非眼前女子就是令他重来一次的神仙。

看眼前人的气度与威势,确有几分神仙的可能。

崇祯试探道:“您是在梦中给朕送治国宝典的仙长么!”

唐一菲眨了眨眼:“你可还记得煤山上那棵歪脖子树。”

崇祯:……

这个问题也太不友好了,但这也代表了眼前的人,真正知道他的来历。

崇祯诚心向唐一菲行了一个大礼:“原来是仙长当面,刚刚由检放肆了。还望仙长莫怪。”

唐一菲转过身来,细细打量眼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天子。这人身材匀称,面容姣好,皮肤白皙,目若寒星,英武有威仪,可谓是龙章凤姿,人中俊杰。兼之其年轻气色好,比之十七年后,挂在歪脖子树上的崇祯,似有天壤之别。

只可惜,那双寒星似的眸子,带着沉沉的沉郁之色,让这年轻人少了几分朝气。多了丝晦暗。

尽管如此,他也比后金那群人好看太多了。不仅颜值够高,衣着发饰,看着也让人舒服。

唐一菲:“你可有把握,挽救大明江山,令中原百姓衣食无忧,令后金再不敢犯边关。”

崇祯摇头:“还请仙长指点!”

唐一菲:“求人不如求己。”

崇祯叩首:“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求仙长指点!”

唐一菲:“罢了,救人救到底,送佛送上西。”

崇祯心中狂喜,以为仙人要赐他撒豆成兵之能,或直接派天兵天将相助于他。

却听唐一菲指着那一排牌位道:“你选一个吧。”

崇祯不明所以:“什么?”

唐一菲:“大明的天下和百姓,自然该由大明朝的皇帝来守护。你现在就可以选一位皇帝来帮你。”

崇祯:“……”

是他想的那个意思么?

“仙长,您是说,我的祖宗们都还在。”

唐一菲微微点头:“有一大半还滞留人间。”

崇祯很想问,如果他选的那个人,恰巧已经去投胎了呢。

唐一菲十分善解人意的回答了他心中的问题:“你若选错了,你重来一回,又不能力挽狂澜,那也只能说明,大明的气数真的尽了。要被那群发形奇特的外族人,占去中原。”

崇祯惊道:“是金人占了我大明的江山?李自成呢?”

唐一菲:“哦,你并不知道,在你死后没几天,李自成称帝,逃出京城。”

崇祯:“……???”

是不是,他多坚持几天,哪怕找个地方藏起来,都能等到李自成逃出京城了?

不对,他为什么要逃走,是金兵入关了?还是勤王之师赶到了?

不应该啊?

崇祯心中有许多疑问,但唐一菲并没给他问问题的时间,只催促道:“选一个吧。”

崇祯瞪大双眼,紧紧盯着那一排排牌位。他深呼吸调整了下紧张到极点的心情,终于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唐一菲微微点头,似是非常认可他的选择。

崇祯皇帝眼巴巴看着唐一菲。

唐一菲:“哦,忘记给你开天眼了。”

崇祯:……怎么感觉这位仙长这么不靠谱呢?她不会是在糊弄自己吧。

唐一菲并未在意崇祯的神色转变,直接给他贴了张见鬼符。

崇祯庆幸自己一直是跪着的,不然,他不保证自己此时还能站得住。

崇祯:“……爹,大哥……”

一众皇帝鬼也没想到,他们还有和自己后辈对话的机会。

“这是怎么一回事?”

崇祯不想说话,然而,在这些祖宗面前,他不是一言九鼎,万人之上的皇帝,而是一个小辈。还是个丢了大明江山的小辈。

崇祯心中思绪万千,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只因唐一菲已经传音给他,让他自己想办法打动他的祖宗,出来给他干活。

不然,就算他选了老祖宗朱棣,老祖宗不知详情,不配合,不出力,不了解当前情况,也是没办法帮他的。

丧丧的崇祯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将自己上一辈子丢了大明的事,给说了出来。

朱翊钧不可置信:“钱呢,我大明富有四海,朝廷怎么就精穷了?”

朱祐樘:“错一事则罢一官,丢一城则杀一将,你这办法不行。苛责太过,谁还敢为你办事,给你守大明。杀到最后,武将人人自危,在你这里连命都保不住,还不是能投降的都投降了。”

朱厚照:“御驾亲征,一次将后金那些蛮夷给打压下去,哪还有后面的事。”

朱厚熜:“朕二十年没上朝,大明也没亡了。”

朱由校:“宦官干政,虽于社稷不利。然,你把宦官的势力除了,文官独大,这朝堂还能安稳?”

朱佑樘:“……”

朱祁钰:“……”

诸位皇帝你一言我一语,将崇祯批判的几乎把脑袋埋到地底下去了。

他弱弱为自己分辩了一句:“祖宗们,不说我接手大明时,大明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文官朋党,宦官专权,武力废弛,国库没钱,只说我本是个闲王,从未接触过朝政……”

他越说越觉委屈,最后伏地大哭:“求祖宗们救救大明,救救百姓,救救孩子吧。”

一众皇帝被说的哑口无言,崇祯手里的烂摊子,是不太好收拾。

朱厚照:“这样,你要能给朕弄个身体,朕给你带兵,你不信别人,总不能连祖宗也不信了吧。我总不可能通敌叛国,去投靠后金吧。”

崇祯还想为自己辩解一二:“当初袁崇焕先杀毛文龙,后……”后面的话,他自己也有些说不下去了,终究是他疑心太重,又太过急切,听了宦官这言,将一代忠臣,千刀万剐。等事后明白过了,说什么都晚了。

几个皇帝翻着白眼,不搭他这话,当皇帝的谁手上没有个冤死鬼。可是崇祯自断臂膀,信任太监的那个劲,还真是令他们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明明知道宦官干政的危害,可他不信百官,不信武将,还偏偏就信他身边的太监。

朱佑樘:“内政方面,朕可以给你帮把手,但朕一个鬼魂,有心无力啊。”

崇祯抬头看了一眼一直不说话的朱棣:“祖宗,您发句话吧。”

朱棣:“大明竟亡于后金。罢了,你既然相信朕,朕就让你瞧瞧朕的手腕。”

朱厚照:“祖宗,带上我吧,我进可攻,退可守,驻守山海一线,就不信,有我坐镇,谁还敢投敌叛国,里通外敌。”

朱棣:“若真由你统兵,你只怕宁愿冒险,攻入对方的老巢,也不愿意留在山海关种蘑菇吧。”

朱厚照嘿嘿一笑:“不会,如今大明危在旦夕,朕还是知道轻重的。”等先掌握了军队再说。

朱棣:“一切的根由,还是天灾不断,官员贪腐,老百姓没饭吃。打仗倒还是其次。”想他朱棣一辈子打过多少次仗,他还真不怕外敌。

他看向唐一菲郑重道:“不知仙长在何处修仙。可否相助我大明,祭天请雨。”

唐一菲:“本座唐一菲,于天外天修行。崇祯帝死前曾立遗诏‘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大明亡后,李自成溃不成军,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朝立国后,要求中原百姓剃发易服,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汉人多有不从,反抗者众,后清军武力镇压,才有了‘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事件。

另大清入关后,自命为主,我汉族百姓在他们眼中,皆为奴才。

在大清的统治下,百姓感怀明恩,更感念崇祯‘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之恩。

故本座下界使崇祯重生。”

崇祯:“仙长,大清就是后金建国后的称号么,‘嘉定三屠’是何意?”

唐一菲点头:“嘉定百姓反对剃发斗争颇为激烈。清兵分别于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崇祯:……

众皇帝:……

他们虽然都是皇帝,却从没想到,自家之后的下家,竟然为了统治中原,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

朱棣:“他们是怕步了元朝的后尘,这才一力镇压,他们这是要将我中原百姓的脊梁给压弯,彻底轮为他们口中的狗奴才。杀人诛心,中华之风骨,莫非就断在这些人手中。”

唐一菲心说,谁说不是呢,如果不是清廷的统治,压弯了百姓的脊梁,从根子上奴役了百姓的思想。中原又岂会落到日后那般境地。

更不谈,他们的发型是真的丑,丑拒。不管别人拒绝不拒绝,唐一菲是拒绝满眼都是金钱鼠尾辫,光溜溜的脑袋,只在后脑勺那留铜钱大小一点的头发,编成个辫子坠在后面。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可惜,一切早已成了历史。

不过,在这方小世界,她还有改变一切的机会。

朱厚照:“仙长,给朕个机会,朕一定将那群蛮夷给赶到大沙漠里去吃沙子。”

唐一菲叹了口气,并未答他的话,反而继续刚刚的话题:“至于说崇祯上位后的天灾,此为自然灾旱,我就算解了一时的困难。日后,大明再遇灾害,一样过不去这个槛。靠天吃饭不是个长久的办法。”

崇祯:“仙长,求仙长为我大明,解燃眉之急。”

唐一菲:“大明本就有可亩产千金的高产粮食: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粮食抗旱,又不挑土地,你们只要大力推广这三种作物,百姓就算不能衣食无忧,至少也不至于到饿殍遍野,易子相食的地步。

同时,你们可以以工代赈,让工部看看,在哪里挖些河沟用来引水通渠,在哪些地方挖井取水,日后再遇干旱,也好有个应对之策。”

崇祯松了一口气,有了上一辈子的经验,他也知道,只要百姓能勉强填饱肚子,就不会想着犯上作乱。有私心,有野心,想当皇帝的人,毕竟万不存一,只要没有百姓响应,他们也闹不出多大的乱子。

可惜,天灾不断,外有强敌,起义不断,内乱不止,文官武将,个有个的心思,唉。

朱厚熜:“可若天不降一滴雨水,就算再抗旱多产的作物,只怕也长不起来吧。”

唐一菲:“真到那时,我自然会出手相助。然我在此界,不会待太久,或三年五载,或十年八载。你们若不能在这段时间内,令百姓休养生息,填满库仓,存粮于民,再有天灾,可就没人能给你们下雨了。”

朱棣:“能得仙长眷顾一二,已是大明之幸。朱棣不敢多求。却不知,仙长可否令我等像常人一样行动自如。”

唐一菲讶道:“你们都要出山?”

众皇帝纷纷点头,当鬼多少年了,能再当一回人,谁不愿意呢,更不说,这是他们大明自己的江山了。

“我就想问问,你们都出来了,谁听谁的?都说天无二日,政出一门。一个皇朝,几个皇帝站班,可非大明之幸啊。”

朱棣:“自然是听我的。”

其他人没异议,不说辈分的问题,只说朱棣一生的政绩,旁人就不敢多言。

朱棣继续道:“我们出去了,朕当皇帝,崇祯为太子,你们就委屈一下,易名改姓给朕去做一回臣子。或在朝中管理内政,或于地方治理一方,或驻守边关,或专心理财,或监察百官,负责锦衣卫、东西两厂事务,大家一起为大明国库添砖加瓦。尔等可有异议。”

说实话,没异议的几乎没有,无论政绩如何,执政时间长短,都是当了一辈子皇帝的人,谁愿意听别人的命令行事呢。

但眼前做出这一要求的人,是他们的祖宗朱棣。

而他们,当了这么多年的鬼,是真不愿意再做一个鬼了。

是以,在沉思片刻后,他们还是同意了。

唐一菲好像忘记了,自己先前说过的话,令崇祯自己选一个人帮他的事情。她微微一笑:“很好,就这么办吧。”

除朱棣是照着他年轻时候的样子,给他准备了一具傀儡身体。其他人,都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或力大无穷,英武不凡的武将;或温文儒雅、智计在握的书生;或出尘脱俗,一派仙家风犯的道士。虽个个看起来都是帅哥美男,却绝对让人猜不到,他们都曾是这个皇朝的皇帝。

……

唐一菲对于造神迹一事,已经十分精通。

第二日大朝会刚刚开始,朱棣就带着自己那一班‘文臣武将国师’自天而降。接手了大明朝的皇帝位,刚刚登基不过十天的崇祯帝,就成了太子爷。

崇祯从皇帝,降到了太子,但他并不见半分不满,反而面含欣喜,一颗一直提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他就不信了,祖宗们都来帮他了,神仙都显灵了,大明还能断在他手里。

魏忠贤一看清来人容貌,率先跪倒在地。

他魂都快被吓没了,要死了。成祖爷的手段,他可不敢领教,还是投诚吧,希望他老人家不嫌自己粗鄙。

一众大臣:……

QAQ,容他们想想先帝,先先帝,怎么来了这么一位强势又难缠的祖宗。这还让他们怎么活?

朱棣:“怎么,诸位臣工不乐意朕从天上下来,继续当大明朝的皇帝。”

所有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朱棣看着众文武百官,嗤笑一声:“你们若不愿意,朕请太.祖前来,给你们当皇帝,如何?”

文武百官跪地高呼:“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轻哼一声,要是他爹在此,满朝文武,只怕剩不下几人。

作者有话要说:[1]出自明崇祯遗诏。

小天使们,这故事不是正史,千万不要考剧。

这是发生在《飞狐外传》一系列故事前,再早之前的故事,

故事到后面,像胡一刀、田归农等人的祖宗们也会出来露个面的。

最后,大概会有个雪山飞狐的番外,

就是这样子哒。

祝小天使们节日快乐!

明天见

感谢在2020-09-3022:13:24~2020-10-0211:59: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ngels爱薇儿~?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