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深沉

  曾国藩为了帮助李鸿章,还把自己最亲信的两个亲兵营也送给了他,说是“赠嫁之资”。也就是说,他帮李鸿章建立淮军,就像父亲嫁女儿要赔上嫁妆一样,可见他对这个学生的爱护之心。

  李鸿章现在有了初具规模的淮军,不禁信心大增,出发前向曾老师保证,立志到了上海滩要大展拳脚,不辜负曾老师的栽培与期望。

  曾国藩一听这话不禁眉头紧锁,出发前特意把李鸿章找来深谈。

  曾国藩问李鸿章到上海后打算怎样大展拳脚?

  李鸿章回答说:“我要秉承老师您的治国主张,一方面清吏治、办洋务,另一方面择机与李秀成开战,要一战功成,在上海滩建立起声名与威望。”

  曾国藩一听,给了四个字的评价—大错特错!

  然后,又给了两个字的建议,这两个关键字是—深沉。

  曾国藩为什么要给李鸿章“深沉”两字呢?

  这首先是针对李鸿章的性格特点出发的。李鸿章年轻气盛,人极聪明,但却浮躁,才气纵横,但却孤傲,甚至有时候还比较任性,所以才会有曾经背弃师门的事发生。但你要以为曾国藩的“深沉”两字只是对李鸿章浮躁性格的提醒,那也大错特错了。

  曾国藩后来在与李鸿章的书信中解释过这个“深沉”之道,针对带兵打仗,他很明确地说:“鄙意用兵之道,最贵自立,不贵求人。”(《曾国藩全集·书札》)这话是说,打仗这回事,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千万别养成靠别人、求别人帮忙的习惯。这就和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句“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的意思完全一致了。

  但还是有人会问,靠自己就是深沉了吗?为什么不能靠别人,难道面对危险与压力的时候就不能变通一下吗?

  对此,曾国藩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诠释说,深沉就是“君子不重则不威”。

  关于《论语》中的这句名言,历来也有争论,主要在于这个“重”到底指的是什么?有的人说是君子要自重,有的说是要庄重,有的说是要有自尊心,还有的说是要厚重。个人感觉这些说法都没错,但又都只停留在表层,没有点到根本上。

  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后面还有半句话,叫“学则不固”。这句“学则不固”,有人认为与前一句无关,是说君子如果喜欢学习的话就不会固陋,就不会浅薄了。但更多的人认为这一句和上一句是紧密关系的,是说君子不重的话,就没有威严,甚至所学就不巩固,就不牢固。个人主张这两句是有紧密联系的,一是从句式与语气上看,“不重则不威”与“学则不固”应该是一个很明显的递进关系。另外,要是没关系的话,孔子这话就应该先说学习的事儿,再说重不重与威不威的事儿。

  既然有关联,我们又要问了,为什么不自重、不庄重、不厚重的话,连学习的效果都会变得不牢固、不坚固呢?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显得很模糊,这也就说明这个“重”绝不是“自重、庄重、厚重”这么简单,或者并不是简单的给“重”组个词,就能诠释其内涵的。

  因为曾国藩在书信里引用了这句话,所以他同样也有自己的解释,他的解释是:“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广延纳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曾国藩全集·书札》)

  我个人认为,曾国藩的这句话是对“君子不重,学则不固”的最好解释。他是说一个人要集思广益、要广泛学习这本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关键的根本是要能做到“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这样一来,就算你再怎么广泛涉猎、广收博种,你都能做到万流奔壑、百川归海,这样就能做出大学问与真学问来了。

  这个“辔”是马缰绳的意思,六辔是同时驾四匹马的车。同时驾驭四匹马这就像你要同时学习很多知识、同时面对很多情况一样,怎么才能做到成功的控制与驾驭呢?只有一个办法,曾国藩提出来的办法就是这四个字—“内持

  定见”。

  好了,从告诉李鸿章要“深沉”,到引用“君子不重则不威”,再到“内持定见”,我们现在明白了,曾国藩所说的“深沉”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重”,而这个“重”的本质,就是“内持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