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行动与执行

  曾国藩是个主张“言多必失,做多必得”的人,他提出“五到、五勤”的理论,并因此开辟了中国由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跨进的洋务运动,这些都说明曾国藩的身上有着强大的行动力,也就是鲜明的实践精神。所以他在家训中教育子弟时有一句名言,叫做“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这句话,充满了行动的智慧!

  那么这种行动力与曾国藩所标举的“明强挺经”精神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说过,曾国藩的“明强挺经”关键之处在一个“刚”字,蒋介石即曾对曾国藩的行动力特色有过一句精辟的总结,他说:“曾文正行法主刚。”(《蒋介石日记》)也是说曾国藩的行动智慧可以体现为一个“刚”字,而这个“刚”正是曾国藩明强挺经所追求的那个“刚”。

  这种“刚”首先体现为一种高效的、雷厉风行的行动精神。你看他当年拜师学艺,唐鉴教他要静坐,他立刻每日静坐一个时辰,虽然一开始并无所得,并没有收到什么成效,甚至反而使得自己更加心猿意马,可这种修身的方法,他一旦听说并认为可行之后,便毫不犹豫,就算错也敢于试错。

  在唐鉴之后,倭仁又教给他写日记的方法,并让他在日记里展开凌厉的“自我批评”。你看他在日记里对自己的谩骂,那种自省的程度简直不逊于“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残酷。倭仁如此说说而已,曾国藩立刻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这种自省式的日记一写就是三十多年,甚至晚年在已盲一目的情况下还坚持不辍,甚至到临终前的前一天还在写。这种行动能力实在是太过惊人。

  其次,这种“刚”还体现为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曾国藩是一个不做事则已,一做事就全身心投入的人。他在家训里也曾反复教育子弟说:“凡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曾国藩全集·家书》)你看他办团练,开始虽然在出山与否上十分犹豫,但一旦下定决心出山之后,立刻付诸全部精力,又是办审案局,又是平当地会匪之乱,又是招兵买马训练团练,甚至还越俎代庖地去整训本来不属于他管的绿营。他之所以会去越俎代庖,就是因为他太投入了,只奔着一个目的去,不管其他,甚至也不想其他,结果后来绿营哗变,弄得曾国藩不仅差点丢了老命,还成了长沙官场的笑柄。

  就是在长沙之辱之后,曾国藩开始反思,反思自己这种高效率、高投入的行动方式到底有何缺陷。反思的结果便是“明强挺经”中行动力向执行力的升华。

  什么是执行力呢?

  美国文化是很推崇执行力的,所以他们喜欢称一个企业的行政总裁叫“首席执行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eo。美国戴尔电脑公司的ceo,也是它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说:“执行力就是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这样最终的结果是长期目标的完美达成。”

  这句话里有两个关键层面,一个是“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层面,一个是“长期目标”的层面,也就是系统与全局、环节与细节的两个层面。如果执行力的核心确实在这两个层面上,那么曾国藩虽然没有提出“执行力”这么现代的词汇,但他应该已经有了这种较为现代的思想,因为他的家训中有这样一句名言: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全集·家书》)

  “规模远大”就是全局观,就是“长期目标”;“综理密微”就是“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一个细节”。

  如此看来,曾国藩至少已经有了有关执行力内涵的清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