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论辩

  要回答这个终极问题,就要首先来看看这个能带来的“花无数”景象的造反诱惑到底有多大的可能。

  一般来说,认为曾国藩当时造反条件不成熟的学者主要的论据有四个方面:

  一是当时的清廷对曾国藩有可能造反已经做了军事上的准备。当时绿营与八旗积极在长江以北布防,天京城破之后两天,慈禧就派了钦差大臣来南京,说是犒赏三军,其实是来暗中查防曾国藩有无造反迹象。

  二是曾国藩的军饷不够。湘军和太平军作战十余年,最大的瓶颈就是军饷问题,因为曾国藩采取的高薪养廉的政策,而湘军本质上属于团练,多数情况下要自筹军饷,所以没钱怎么打仗?没钱他怎么敢造反呢?

  三是湘军内讧,已有分裂之势。最著名的就是曾国藩与左宗棠的矛盾,另外不仅左宗棠,像江西巡抚沈葆桢与曾国藩也一直有矛盾,甚至有学者认为李鸿章已经自立山头了,他们与曾国藩都有矛盾,都不会跟着他造反的。

  四是曾国藩自身的顾忌。他起兵檄文里是以儒家知识分子的忠诚、“血诚”的信仰来号召天下的,现在他要造反了,这不是自食其言吗?那还不被天下人骂为乱臣贼子!这样的话就得不到民心,所以即使造反也很难成功。

  这四条理由貌似说得都很有理,但我个人以为,其实都经不起推敲。

  第一,清廷是对曾国藩有了布防与准备,但实力摆在那里,绿营面对太平军就毫无招架之力,纨绔的八旗子弟就更不用说了。当时从军事力量看,湘军的战斗力天下无敌,远超过清政府军绿营和八旗,所以绿营和八旗再布防也不过是形同虚设。这在军事上是一种很清楚的判断。

  第二,湘军是一直有军饷的问题,但就是因为不造反才有军饷的问题,一造反反而就没有军饷的问题了。当时曾国藩控制着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当时最为富庶的地区,《清史稿》说当时“天下财赋,半出东南”,这还是往小里说,不仅不夸张,甚至还夸小了。曾国藩如果造反,经济上绝对没有后顾之忧。

  第三,湘军内部意见不统一,甚至内讧,有分裂之势,其中对曾国藩牵制最大的就是手握重兵的左宗棠与李鸿章。至于曾、左不和,我们在评说曾国藩家训的“识人”部分曾专章分析过,两人在打下南京后互相揭发,甚至吵成一团,多少还有演戏的成份。况且“鼎之轻重,或可问焉”的造反劝谏,也正出于左公之手。至于李鸿章,那是曾老师最贴心的学生,也是曾国藩最重要的政治接班人,如果有改朝换代的机会,他会扯自己老师后腿吗?

  第四,曾国藩要果真有造反之心,还怕别人骂自己是乱臣贼子吗?哪一个开国元勋不是在成片的唾骂声中吊民伐罪、重开天地的?况且以曾国藩要办“有主义团队”的治军思想,他总应该比腐败透顶、无恶不作的清政府军更容易得民心吧!

  所以,四条造反的不利条件看似有道理,其实都不可能成为导致曾国藩坚决不反的关键原因。而反过来看,若以条件来论,曾国藩的造反在当时可谓是“万事俱备,东风不欠”。

  第一,军事上强弱分明,清政府军根本不是湘军的对手。

  第二,经济上强弱分明,曾国藩控制地区的强大经济实力完全可以成为他北伐的坚实后盾。

  第三,湘军内部造反情绪盛行,曾国藩一呼百应,只要他肯点个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四,当时“天下英才,尽归曾幕”(王闿运《湘军志》),曾国藩的人才团队无与伦比。

  第五,因为当时曾国藩已经开辟洋务运动并努力施行多年,所以湘军与英法美德等西方列强的关系很好,曾国藩如果造反,西方列强即使不成为支持的力量,也绝对不会成为阻碍的力量。

  所以,就中国封建历史来看,限于中国北高南低的整体局势,南征总是容易成功,北伐总是很难成功,唯一的例外是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北伐一举扫荡北元,奠定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基业。如果曾国藩能狠下心来造了满清的反,我个人以为历史上第二次成功北伐并奠定一个王朝基业的事就有了很大的可能。